一种利用水流运动排泄代谢物及残饵的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198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水流运动排泄代谢物及残饵的养殖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流运动排泄代谢物及残饵的养殖池。



背景技术:

在现代集约化渔业养殖池中,养殖池中代谢物及残饵需定期清理或排出,以免影响水质。现有养殖技术中清理代谢物及残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养殖池出水端距离池边50cm处安装一个挡板,挡板的上边与养殖池等高,左右两边与养殖池壁契合固定,底部与池底留一个缝隙,养殖池后部建造锥形集污池,集污池底安装排污管及阀门,排放时水流经挡板下缝隙时,水流速度加快,在养殖池底部形成潜流,养殖池底部的沉积物随潜流被吸入挡板后,进入挡板后的大型沉积物被留在排污管周边且通过排污阀门排出,小型沉积物随水流进入养殖池后的锥形集污池,此方法投入较大,且需要专人看护,以防养殖池中的鱼卡在挡板上。第二种方法通过安装在养殖池底部的旋转排污器清理代谢物及残饵,通过池底旋转排污器产生漩涡流带动吸收沉降在池底的代谢物及残饵,但此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旋转排污器漩涡流带动范围有限,噪声大,影响养殖池中鱼类的正常生长,且残饵较为分散,因此排泄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利用水流运动排泄代谢物及残饵的养殖池,解决目前养殖池代谢物及残饵清理运行成本高,费时费力,排泄不顺畅的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水流运动排泄代谢物及残饵的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形状为立体矩形池,立体矩形池的四个角为圆弧状,底部呈中间深,两边浅的锥形锅底形状;

所述的养殖池中心安装有双层回水管路;

所述养殖池的上方一侧安装有进水主管,所述进水主管包含两个进水支管,所述两个进水支管从进水主管的两端伸入养殖池水面以下的两个对角,伸入高度为一高一低,并且两个进水支管的注水方向相反,注水速度相同,且通过调节进水支管注水速度,控制养殖池表面水体的旋转速度在0.4-2.0m/s,且注水支管注水角度均为-30°,从而带动池中的水形成微漩涡流动。

作为优化:所述立体矩形池的四个角的弧度均为π/2,弧长为边长的1/6至1/4。

作为优化:所述养殖池底部中心坡度为0.03至0.05。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主管内径φ110mm。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支管内径φ50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向心力的作用和“茶叶悖论”原理设计养殖池的外部形状,并确定适合现代渔业养殖的弧度角及中心坡度,创造性的利用深入池里的两个注水支管带动养殖池水体旋转,形成为漩涡流动,从而及时排出代谢物及残饵,解决了现有技术排泄代谢物及残饵不畅且能耗较大的问题。

具体如下:养殖池形状为立体矩形,矩形池四个角设计圆弧状,池底部设计为中间深,两边浅的锥形锅底形状,综合养殖池圆弧度,底部坡度,水流速度三个因素,使养殖池代谢物及残饵排泄效果最佳,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的养殖池上方一侧,安装一个进水主管,该进水主管包含两个进水支管,两个进水支管从进水主管的两端伸入养殖池水面以下两个对角里,伸入高度一高一低,并且两个进水支管注水方向相反,带动池中的水形成微漩涡流动。

水流在养殖池中旋转,分解开看其内部水流实则是两种运动,一是水流圆周运动,产生向外的离心力,然而靠近养殖池底部外侧的水体由于杯壁的摩擦减慢旋转速度,其离心力也随之减弱,且压差对水流的作用力大于离心力。二是水流内部的循环补给,在养殖池中,旋转在底部较慢,压力坡度产生并随之产生沿底部向内的波流,而在池水的上表面,水体流向外侧。如果将水池左右侧分开的话,则左边做逆时针循环补给,右边做顺时针循环补给。鱼饵在这两种水流作用下慢慢聚集到养殖池底部中间,但水流速较慢,鱼饵由于重力作用无法上升,结合第一种水流作用,鱼饵最终将在养殖池底部中间螺旋,最终通过排水管管孔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通过养殖池设计过程中的实验模拟做具体说明。模拟养殖池边长为6420 mm,池壁厚度100 mm,池底中心深度1500 mm。

如图1、图2所示揭示了一种利用水流运动排泄代谢物及残饵的养殖池,包括养殖池1,进水主管2,进水支管3,双层回水管路4。实施例建造4组养殖池,每组包括两个养殖池,形状均为立体倒圆弧矩形,底部为锥形,养殖池边长均为6420mm,四周圆弧均为π/2。进水主管2安装在养殖池上方,该进水主管包含两个进水支管3,两个进水支管3从进水主管2的两端伸入养殖池水面以下两个对角里,伸入高度一高一低,并且两个进水支管3注水方向相反,进水主管2内径φ110mm,进水支管3末端进水角度为-30°,进水支管3内径φ50mm。实施过程中4组养殖池投入已回收的食物残饵均为2kg,且考虑到旋转水体流速的差异,水体流速均在距离养殖池中心相同的一点测量控制流速。

具体实施例1

依照上述方式建造第一组养殖池,三个养殖池底部中心坡度均控制为0.03,通过调节进水支管进水速度控制养殖池表面水体转度在1.4m/s左右。但该组第一个养殖池四周圆弧角弧长为1/4边长,第二个养殖池四周圆弧角弧长为1/6边长,第三个养殖池四周圆弧角弧长为1/8边长。经流速仪测量水体流速稳定在1.4m/s后,向两组养殖池中分别撒入残饵,投入时残饵尽量在水体中均匀分布。撒入后即开始测量两个养殖池中残饵聚集到养殖池中间底部的时间(少量边缘残饵可以忽略)和从双层回水管路完全排出所用的时间,计入表1。

具体实施例2

依照上述方式建造第二组养殖池,第三组养殖池共有3个实验池,两个养殖池四周圆弧角弧长均控制为1/6边长,通过调节进水支管进水速度控制养殖池表面水体速度在1.4m/s左右。但该组第一个养殖池底部中心坡度控制为0.03,第二个养殖池底部中心坡度控制为0.04,第二个养殖池底部中心坡度控制为0.05。经流速仪测量水体流速稳定在0.4m/s后,向两组养殖池中分别撒入残饵,投入时残饵尽量在水体中均匀分布。撒入后即开始测量两个养殖池中残饵聚集到养殖池中间底部的时间(少量边缘残饵可以忽略)和从双层回水管路完全排出所用的时间,计入表2。

具体实施例3

依照上述方式建造第三组养殖池,第三组养殖池共有5个实验池,5个养殖池四周圆弧角弧长均控制为1/6边长,底部中心坡度均控制为0.03。但通过调节进水支管进水速度控制第一个养殖池表面水体速度在0.4m/s左右,通过调节进水支管进水速度控制第二个养殖池表面水体速度在1m/s左右,通过调节进水支管进水速度控制第三个养殖池表面水体速度在1.4m/s左右,通过调节进水支管进水速度控制第四个养殖池表面水体速度在1.6m/s左右,通过调节进水支管进水速度控制第二个养殖池表面水体速度在2m/s左右,经流速仪测量水体流速稳定在0.4m/s、1m/s、1.4m/s、1.6m/s、2m/s后,向两组养殖池中分别撒入残饵,投入时残饵尽量在水体中均匀分布。撒入后即开始测量两个养殖池中残饵聚集到养殖池中间底部的时间(少量边缘残饵可以忽略)和从双层回水管路完全排出所用的时间,计入表3。

具体实施例4

依照上述方式建造第四组养殖池,第一个养殖池四周圆弧角弧长控制为1/6边长,养殖池底部中心坡度控制为0.03,养殖池水体流速控制为0.4m/s。第二个养殖池四周圆弧角弧长控制为1/4边长,养殖池底部中心坡度控制为0.05,养殖池水体流速控制在0.8m/s。经流速仪测量水体流速稳定在0.4m/s和0.8m/s后,向两组养殖池中分别撒入残饵,投入时残饵尽量在水体中均匀分布。撒入后即开始测量两个养殖池中残饵聚集到养殖池中间底部的时间(少量边缘残饵可以忽略)和从双层回水管路完全排出所用的时间,计入表4。

通过分析表格,可以看出来,在这四组实施例中,排泄时间均较短,都在40min之内,且排泄效果均较为理想。圆弧角弧长对于残饵聚集及排放的影响时间不大,但弧长越大,排泄时间会相应减少,但考虑到实际建造的空间利用要求和养殖池的容量需求,因此,圆弧角弧长不超过边长1/4。其次,在中心坡度较小的范围之内,中心坡度对于残饵聚集及排放的影响时间不大,但坡度越大,排泄时间也会相应的减少,但考虑到养殖池建造成本控制需求和养殖池容量需求,因此,中心坡度不宜超过0.05。最后可以看出,水体转速对于残饵聚集及排放的影响较大,在一定范围内,水体流速越快,残饵聚集及排放所需时间越短,但水流不能过大,否则水流冲击力过大,不能使代谢物及残饵聚集,且影响养殖池鱼类生长,因此,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确定1.6m/s左右的流速为该养殖池最佳排泄鱼饵的水流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到不同鱼类养殖过程中,并且可以有各种改进、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和范围内,所做的修改、润饰、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