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蒜收获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96887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收获机械,确切地说是一种大蒜收获机。

背景技术:
大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用途广泛,具有杀菌、抑菌、抗毒等医疗和保健功能。大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中国种植面积大约1200万亩,占全球种植面积90%以上,主要区域在山东、河南、安徽以及江苏一带,以紫皮大蒜和白皮大蒜两大品种为主。近年来,大蒜越来越受国内外的关注,其栽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长期以来,大蒜收获主要靠传统的人工刨挖和捡拾,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每人平均每天仅能收获0.4亩,生产成本高,而且容易损伤蒜头,影响大蒜品质,直接影响蒜农的经济收益。大蒜的收获还受到季节的限制,最佳的收获期只有9d,在这期间收获大蒜既能保证品质和价格,又能保证产量。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直接影响到大蒜的商品价值。因此,每到大蒜收获期间,大蒜田间人山人海挖大蒜,收获成本高、质量差,大蒜收获难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蒜产业的发展,广大蒜农迫切需要性能稳定、工作可靠、适应性强的大蒜收获机械,为大蒜收获提供技术支撑。因此,研制推广先进的大蒜收获机械,改变大蒜收获落后状况,促进大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是目前相关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授权公告号为CN10166941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蒜收获机,主要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动力机,安装在机架上的作业状态行走前轮和作业状态行走后轮以及作业铲,整机由大蒜收获机械和配套动力机械两部分组成,作业状态行走后轮设置于配套动力机械上,作业状态行走前轮与作业铲设置于大蒜收获机械上,作业状态行走前轮设置于作业铲之前并与转向操作装置相连,作业状态行走前轮与作业状态行走后轮均对应于作业铲作业蒜行之行间设置或设置带式夹拔输送或链式夹拔输送的捡拾装置,而且在大蒜收获机械上专门设有司机座位,只设作业铲而不设捡拾装置时当大蒜收获机械前后径较小时也可将司机座位设置于配套动力机械之上。上述装置可以实现大蒜的收获并在收获中对根系进行切割;但上述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1)没有实现蒜头与蒜杆的分离;(2)收获过程中,对根系进行切割,在后续的收集过程中,蒜头与蒜头之间易碰撞而受损伤,受损的蒜头在存储过程中易腐烂;(3)夹拔输送带传送,由于输送带的张力不均衡,易在传送过程中发生脱落;(4)缺少大蒜收集装置;无法对收获的大蒜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蒜收获机,能够将田地中的大蒜收获且能有效去除大蒜根部的泥土,并能够实现蒜头与大蒜秸秆的分离,实现蒜头的收集且在收集过程避免蒜头受到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大蒜收获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前端的扶持机构、挖掘机构,设置在机架后部的收集机构,设置在挖掘机构及收集机构之间的夹持输送机构,所述的机架包括收集斗支架,收集斗支架设有承重轮;收集斗支架的前端设有竖向固定架,收集斗支架在竖向固定架一端的两侧设有方向控制梁,收集斗支架的中心设有承重大梁;竖向固定架两侧的底部设有夹持输送前固定架,夹持输送机构设有夹持输送支架;夹持输送支架的前端通过夹持输送前固定架连接固定,夹持输送支架的后端与收集斗之间设有支撑架;竖向固定架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挖掘铲。夹持输送机构倾斜设置在机架上,夹持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挖掘机构的上方,夹持输送机构的后端位于收集机构的上方;夹持输送机构的前端连接扶持机构,扶持机构设有倾斜设置的扶持棒;夹持输送机构设有并排设置的输送链,输送链与输送链夹持大蒜的秸杆向斜上方输送。夹持输送机构的下方设有去土机构、秸杆切割机构,秸杆切割机构设置在去土机构的斜上方;去土机构沿与夹持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有去土台阶;秸杆切割机构设有切割刀,切割刀切割输送链与输送链夹持的秸杆。输送链优选国家标准08BF1双侧单排尖齿链条2条,每条总长度3米,工作长度1.5米,工作时两组电机驱动的两条链条其中一侧紧靠在一起,输送链紧靠侧运动方向相同,调整输送链初始位置让紧靠处的尖齿交错排布,可以把大蒜秸秆夹持牢固,输送链导轨是在大蒜收获机上纵向倾斜安装的,输送链前端在大蒜挖掘铲前2cm-3cm处且位置最低,距离地面仅5cm-7cm。为进一步保证输送链之间的张力,输送链安装多个轴承以保持链条紧靠,保证大蒜时刻被夹紧而不滑脱,轴承安装轴选择30mm*30mm*3mm的角铁,同输送链设置方式相同;以同样的张角如30°安装在轨道下方。切割机构的下方设有大蒜剪切输送导轨,大蒜剪切输送导轨的一端连接收集机构,收集机构设有分离筛、收集斗,收集斗设有进仓口,进仓口设置在分离筛的一端。为防止大蒜的蒜头的高低不一,防止切割过程中损伤大蒜的蒜头,大蒜剪切输送导轨为两根且平行设置,两根导轨之间设有10mm-16mm间距,该间距准许秸秆通过但蒜头无法通过,用此方法定位蒜头的位置,此时运输链继续向上方运行,秸秆自运输链上滑脱一段距离,从而实现在秸秆的一定高度分离切割分离蒜头与秸秆。为防止大蒜剪切输送导轨勒伤蒜头,大蒜剪切输送导轨相对的端面为弧面,弧面还可以加设弹性层。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夹持输送机构利用输送链输送,输送链条的张紧性高,输送性能稳定;通过设置去土台阶,在不切割根系的情况下,对蒜头根部的泥土进行去除,可以在蒜头收集的过程中,使蒜头的毛发状根部对收集过程中的大蒜形成防护,避免大蒜碰撞导致损伤;通过秸杆切割机构可以实现蒜头与秸秆的分离,实现秸杆还田;通过收集斗可以实现蒜头的收集;本装置结构简单,收获效果好。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所述的去土台阶呈阶梯状设置3-7级,去土台阶设有弹性层;去土台阶的上表面前端部中心点的连线与夹持输送机构平行,去土台阶通过台阶支撑架与机架连接固定。通过分级设置的去土台阶;可以有效去除根部的泥土;去土台阶的上表面前端部中心点的连线与夹持输送机构平行,可以使蒜头的根系与设置的每一级去土台阶的位置相对应。去土台阶可以由3-7根横向平行设置角钢组成;在大蒜被运输的过程中对根须进行碰撞,扫除大蒜根须上的土,角钢的包围2cm厚海绵的作为弹性层防止撞伤蒜头;角钢的型号可选择30cm*30cm*3cm。根须去土器设有根须土块拍打装置;根须土块拍打装置沿夹持输送机构平行设置;根须土块拍打装置设置在去土台阶的侧下方部;根须土块拍打装置设有成对间隔设置的拍板,拍板由电机带动的凸轮驱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复相对运动;拍板向中间靠拢过程中,对大蒜根部形成夹持,松散的土块在受力作用下会破碎脱落;而含水量较大较粘的土块在两个成对设置的拍板的挤压下,成块的泥土会形成沿输送装置延伸的泥饼;沿输送装置延伸的泥饼在大蒜的继续输送中,会触碰到呈阶梯状设置3-7级去土台阶;被挤压的较薄的泥饼通过多级的去土台阶反复碰撞破碎脱落。拍板成对设置,至少有一个拍板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凸柱;在拍打过程中,凸柱增加拍板拍打、挤压土块去土的能力;较松散的土块更易碎落;较湿的土挤压成较薄的泥饼会留有孔洞,易通过去土台阶碰落。拍板成对设置,其中一个拍板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凸柱,另一个拍板与凸柱相应的位置设有弹簧,拍打挤压过程中,弹簧套入凸柱。弹簧的长度大于凸柱的长度,可以防止凸柱粘接较湿的泥土。所述的切割刀设有定刀、动刀,定刀安装在大蒜剪切输送导轨上;定刀的一端沿与定刀平面垂直的方向设有转动轴,动刀的根部与转动轴连接,动刀的刃部与定刀的刃部配合。通过设置定刀、动刀,动刀的刃部与定刀的刃部配合形成剪刀进行剪切,实现蒜头与秸杆的分离。所述的动刀为3-8个,动刀以转动轴为轴心等圆心角设置。设置多个动刀,利用转动轴传动驱动,切割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所述的分离筛的两端设有筛挡板,分离筛由间隔设置的转辊组成,转辊的两端与筛挡板通过轴承连接;转辊设置呈圆弧形排布设置中间低两端高,分离筛进料端的转辊比出料端的转辊的位置高;收集斗的上表面为斜面,分离筛分离出的泥土通过斜面顶端滑动到斜面底端。通过设置筛挡板,可以防止大蒜头从分离筛的两端滑落;转辊设置呈圆弧形排布设置中间低两端高;在转大蒜滚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脱离蒜头根部的泥土,脱离的泥土自转辊之间的间隔落下;通过斜面导到地面,蒜头则通过转辊导入到收集斗。上述收集装置,在实现大蒜收集的同时,进一步分离的蒜头及泥土。收集斗在其底部或其侧壁上设有出仓口;通过设置出仓口,利用出仓口导出收集斗内的蒜头。所述的收集斗内设有导料槽,导料槽沿收集斗对角线倾斜设置,导料槽的顶端设置在进仓口,导料槽的顶端与连接槽的底端连接,连接槽的顶端与分离筛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的挖掘机构设有挖掘铲,挖掘铲的两端设有旋转隔离刀,旋转隔离刀由电机驱动对挖掘铲两侧的土地旋转切割。为提高经济效益,农作物常进行间作套种;考虑田间大蒜与棉花或其他作物的套种等情况,旋转隔离刀在挖掘大蒜时于大蒜和其他套种的作物如棉花间开掘一条隔离沟,防止挖掘铲带起大的土块伤害到套种的作物幼苗。旋转隔离刀可以通过12V锂电池做电源的步进电机驱动;旋转隔离刀通过安装座连接固定,安装座与电机的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的挖掘铲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为刃部,挖掘铲的上端面为平滑的弧面。挖掘铲的上端面设计为平滑弧面,挖掘铲厚度自后向前递减至零形成挖掘铲的刃部,便于更好地挖掘大蒜的过程中,减少阻力,提高泥土与挖掘铲的分离性能。所述的挖掘铲的起土角α为20°,挖掘铲的长度270mm,挖掘铲宽120mm。上述角度及铲的参数设置,挖掘过程中既能将大蒜收获,又能很好地实现泥土与挖掘铲的分离。所述的挖掘铲的后端面通过连接架与机架连接,连接架设有连接杆、连接套筒,连接杆与连接套筒上设有销孔、连接销,连接杆与连接套筒调节挖掘铲的挖掘深度。所述的扶持支架设有承重棒;承重棒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扶持棒、下扶持棒;扶持支架的根部通过支架开口宽度调节关节与大蒜归拢导轨棒的前端连接;大蒜归拢导轨棒的延伸至夹持输送机构的前端。上扶持棒用于大蒜秸秆上部的扶正;承重棒用于扶持支架承重,并且保持支架形状,下扶持棒扶持大蒜蒜头部分。支架开口宽度调节关节可以使用螺栓、螺母;当需要调节支架张角时调松螺母调到合适角度在紧固螺母即可;上述调节方式可以任意调节设置张角。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秸秆切割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扶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挖掘铲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6是图1中的收集斗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7是图1中去土机构的立体图。图8是图7中根须土块拍打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9是图7中去土台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斗设有的连接槽、导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导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拍板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拍板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扶持机构;2-挖掘机构;3-夹持输送机构;4-去土机构;5-切割机构;6-收集机构;7-输送链;8-切割刀;9-大蒜剪切输送导轨;10-分离筛;11-收集斗;12-去土台阶;13-支撑架;14-定刀;15-动刀;16-筛挡板;17-出仓口;18-进仓口;19-旋转隔离刀;20-连接杆;21-连接套筒;22-上扶持棒;23-承重棒;24-下扶持棒;25-支架开口宽度调节关节;26-收集斗支架;27-承重轮;28-竖向固定架;29-方向控制梁;30-承重大梁;31-夹持输送前固定架;32-夹持输送支架;33-台阶支撑架;34-连接架;35-挖掘铲;36-扶持固定架;37-转辊;38-斜面;39-根须土块拍打装置;40-拍板;41-弹簧;42-凸轮;43-弹性层;44-连接槽;45-导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蒜收获机,由机架,设置在机架前端的扶持机构1、挖掘机构2,设置在机架后部的收集机构6,设置在挖掘机构2及收集机构6之间的夹持输送机构3组成。参见图2可知;机架包括收集斗支架26,收集斗支架26设有承重轮27;收集斗支架26的前端设有竖向固定架28,收集斗支架26在竖向固定架28一端的两侧设有方向控制梁29,收集斗支架26的中心设有承重大梁30;竖向固定架28两侧的底部设有夹持输送前固定架31,夹持输送机构3设有夹持输送支架32;夹持输送支架32的前端通过夹持输送前固定架31连接固定,夹持输送支架32的后端与收集斗11之间设有支撑架13;竖向固定架28上设有连接杆20,连接杆20的底部安装挖掘铲35。夹持输送机构3倾斜设置在机架上,夹持输送机构3的前端位于挖掘机构2的上方,夹持输送机构3的后端位于收集机构6的上方;夹持输送机构3的前端连接扶持机构1,扶持机构1设有倾斜设置的扶持棒;夹持输送机构3设有并排设置的输送链7,输送链7与输送链7夹持大蒜的秸杆向斜上方输送。夹持输送机构3的下方设有去土机构4、秸杆切割机构5,秸杆切割机构5设置在去土机构4的斜上方;去土机构4沿与夹持输送机构3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有去土台阶12;秸杆切割机构5设有切割刀8,切割刀8切割输送链7与输送链7夹持的秸杆。输送链7优选国家标准08BF1双侧单排尖齿链条2条,每条总长度3米,工作长度1.5米,工作时两组电机驱动的两条链条其中一侧紧靠在一起,输送链7紧靠侧运动方向相同,调整输送链7初始位置让紧靠处的尖齿交错排布,可以把大蒜秸秆夹持牢固,输送链7导轨是在大蒜收获机上纵向倾斜安装的,输送链7前端在大蒜挖掘铲35前2cm-3cm处且位置最低,距离地面仅5cm-7cm。为进一步保证输送链7之间的张力,输送链7安装多个轴承以保持链条紧靠,保证大蒜时刻被夹紧而不滑脱,轴承安装轴选择30mm*30mm*3mm的角铁,同输送链7设置方式相同;以同样的张角如30°安装在轨道下方。切割机构5的下方设有大蒜剪切输送导轨9,大蒜剪切输送导轨9的一端连接收集机构6,收集机构6设有分离筛10、收集斗11,收集斗11设有进仓口18,进仓口18设置在分离筛10的一端。为防止大蒜的蒜头的高低不一,防止切割过程中损伤大蒜的蒜头,大蒜剪切输送导轨9为两根且平行设置,两根导轨之间设有10mm-16mm间距,该间距准许秸秆通过但蒜头无法通过,用此方法定位蒜头的位置,此时运输链继续向上方运行,秸秆自运输链上滑脱一段距离,从而实现在秸秆的一定高度分离切割分离蒜头与秸秆。为防止大蒜剪切输送导轨9勒伤蒜头,大蒜剪切输送导轨9相对的端面为弧面,弧面还可以加设弹性层。结合图1、2、3可知,切割刀8设有定刀14、动刀15,定刀14安装在大蒜剪切输送导轨9上;定刀14的一端沿与定刀14平面垂直的方向设有转动轴,动刀15的根部与转动轴连接,动刀15的刃部与定刀14的刃部配合。通过设置定刀14、动刀15,动刀15的刃部与定刀14的刃部配合形成剪刀进行剪切,实现蒜头与秸杆的分离。动刀15为3-8个,动刀15以转动轴为轴心等圆心角设置。设置多个动刀15,利用转动轴传动驱动,切割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动刀15及定刀14的刀具材质与普通剪刀、镰刀相同;动刀15的一端与轴连接固定。动刀15的转动轴通过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8mm带有标准键槽与转动轴联接;动刀15转动过程中循环工作,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定刀14的长度略大于大蒜剪切输送导轨9间距,定刀14安装于运输轨道下,定刀14与动刀15配合剪切大蒜桔杆,剪切位置调协在距蒜头3cm-4cm处,实现大蒜桔杆和蒜头的分离。结合图1、2、4可知;扶持支架设有承重棒23;承重棒2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扶持棒22、下扶持棒24;扶持支架的根部通过支架开口宽度调节关节25与大蒜归拢导轨棒的前端连接;大蒜归拢导轨棒的延伸至夹持输送机构3的前端。上扶持棒22用于大蒜秸秆上部的扶正;承重棒23用于扶持支架承重,并且保持支架形状,下扶持棒24扶持大蒜蒜头部分。支架开口宽度调节关节25可以使用螺栓、螺母;当需要调节支架张角时调松螺母调到合适角度在紧固螺母即可;上述调节方式可以任意调节设置张角。接合图1、2、9可知,去土台阶12呈阶梯状设置3-7级,去土台阶12设有弹性层;去土台阶12的上表面前端部中心点的连线与夹持输送机构3平行,去土台阶12通过台阶台阶支撑架33与机架连接固定。通过分级设置的去土台阶12;可以有效去除根部的泥土;去土台阶12的上表面前端部中心点的连线与夹持输送机构3平行,可以使蒜头的根系与设置的每一级去土台阶12的位置相对应。去土台阶12可以由3-7根横向平行设置角钢组成;在大蒜被运输的过程中对根须进行碰撞,扫除大蒜根须上的土,角钢的包围2cm厚海绵的作为弹性层防止撞伤蒜头;角钢的型号可选择30cm*30cm*3cm。接合图7、图8可知,根须去土器设有根须土块拍打装置39;根须土块拍打装置39沿夹持输送机构平行设置;根须土块拍打装置39设置在去土台阶的侧下方部;根须土块拍打装置39设有成对间隔设置的拍板40,拍板40由电机带动的凸轮42驱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往复相对运动。拍板40由两块对称设置钢板组成;钢板通过强力弹簧41与电机的机壳及机架连接固定;拍板40设置在夹持输送机构下方的大蒜根须经过处,拍板40在凸轮42和弹簧41合力的作用下对大蒜根须进行拍打、夹持去土。拍板40的顶部设有弹性层43,防止顶部碰伤蒜头。拍板40向中间靠拢过程中,对大蒜根部形成夹持,松散的土块在受力作用下会破碎脱落;而含水量较大较粘的土块在两个成对设置的拍板40的挤压下,成块的泥土会形成沿输送装置延伸的泥饼;沿输送装置延伸的泥饼在大蒜的继续输送中,会触碰到呈阶梯状设置3-7级去土台阶;被挤压的较薄的泥饼通过多级的去土台阶反复碰撞破碎脱落。结合图13可知,拍板40成对设置,至少有一个拍板40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凸柱46;在拍打过程中,凸柱46增加拍板拍打、挤压土块去土的能力;较松散的土块更易碎落;较湿的土挤压成较薄的泥饼会留有孔洞,易通过去土台阶12碰落。结合图14可知,拍板40成对设置,其中一个拍板40的表面设有间隔设置的凸柱46,另一个拍板与凸柱46相应的位置设有弹簧47,拍打挤压过程中,弹簧47套入凸柱46。弹簧47的长度大于凸柱46的长度,可以防止凸柱46粘接较湿的泥土。接合图1、2、5可知,挖掘机构2设有挖掘铲35,挖掘铲35的两端设有旋转隔离刀19,旋转隔离刀19由电机驱动对挖掘铲35两侧的土地旋转切割。挖掘铲35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为刃部,挖掘铲35的上端面为平滑的弧面。挖掘铲35的上端面设计为平滑弧面,挖掘铲35厚度自后向前递减至零形成挖掘铲35的刃部,便于更好地挖掘大蒜的过程中,减少阻力,提高泥土与挖掘铲35的分离性能。挖掘铲35的起土角α为20°,挖掘铲35的长度270mm,挖掘铲35宽120mm。上述角度及铲的参数设置,挖掘过程中既能将大蒜收获,又能很好地实现泥土与挖掘铲35的分离。挖掘铲35的后端面通过连接架34与机架连接,连接架34设有连接杆20、连接套筒21,连接杆20与连接套筒21上设有销孔、连接销,连接杆20与连接套筒21调节挖掘铲35的挖掘深度。旋转隔离刀19可以通过12V锂电池做电源的步进电机驱动;旋转隔离刀19通过安装座连接固定,安装座与电机的通过联轴器连接。为提高经济效益,农作物常进行间作套种;考虑田间大蒜与棉花或其他作物的套种等情况,旋转隔离刀19在挖掘大蒜时于大蒜和其他套种的作物如棉花间开掘一条隔离沟,防止挖掘铲35带起大的土块伤害到套种的作物幼苗。结合图1、2、6可知,分离筛10的两端设有筛挡板16,分离筛10由间隔设置的转辊37组成,转辊37的两端与筛挡板16通过轴承连接;转辊37设置呈圆弧形排布设置中间低两端高,分离筛10进料端的转辊37比出料端的转辊37的位置高;收集斗11的上表面为斜面38,分离筛10分离出的泥土通过斜面38顶端滑动到斜面38底端。通过设置筛挡板16,可以防止大蒜头从分离筛10的两端滑落;转辊37设置呈圆弧形排布设置中间低两端高;在转大蒜滚动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脱离蒜头根部的泥土,脱离的泥土自转辊37之间的间隔落下;通过斜面38导到地面,蒜头则通过转辊37导入到收集斗11。上述收集装置,在实现大蒜收集的同时,进一步分离的蒜头及泥土。收集斗11在其底部或其侧壁上设有出仓口17;通过设置出仓口17,利用出仓口17导出收集斗11内的蒜头。结合图10、图11及图12可知,所述的收集斗11内设有导料槽45,导料槽45沿收集斗11对角线倾斜设置,导料槽45的顶端设置在进仓口18,导料槽45的顶端与连接槽44的底端连接,连接槽44的顶端与分离筛10的出料端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夹持输送机构3利用输送链7输送,输送链7条的张紧性高,输送性能稳定;通过设置去土台阶12,在不切割根系的情况下,对蒜头根部的泥土进行去除,可以在蒜头收集的过程中,使蒜头的毛发状根部对收集过程中的大蒜形成防护,避免大蒜碰撞导致损伤;通过秸杆切割机构5可以实现蒜头与秸秆的分离,实现秸杆还田;通过收集斗11可以实现蒜头的收集;本装置结构简单,收获效果好。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大蒜的收获;并能实现蒜头的与蒜杆的分离;(2)收获过程中,实现蒜头根系去土,并保留根系,方便收集,防止碰撞损伤蒜头,提高蒜头的收集品质;(3)收获过程,传输稳定,传送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4)设有大蒜收集装置;更高效率地对收获的蒜头进行收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蒜头的及时储存。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