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洒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421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洒水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洒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安装在草坪上的或花园里的洒水器,有的洒水的距离恒定不变,使很多地方不能洒上水;有的能改变喷洒范围,但是往往加上电机、控制电路板等,成本比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成本低的、能改变喷洒范围的洒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洒水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动洒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进水部,所述进水部包括进水管,连接在进水管上端的插接管,以及连接在进水管与插接管之间的导流壁;所述插接管与导流壁之间成型有导流面,插接管外壁中部成型有外螺纹部,所述外螺纹部包括有沿着插接管周向均匀排列的三个以上,每个外螺纹部相对于插接管圆周的度数为90-110度;插接管侧壁上部均匀成型有至少三个出水槽;

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插接套管,以及密闭连接在插接套管上端的封堵头;所述插接套管侧壁上部均匀成型有多个能够驱动出水部顺时针旋转的洒水通孔;所述插接套管内壁中部成型有与外螺纹部相配合的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包括有沿插接套管周向均匀排列的三个,每个内螺纹部相对于插接套管圆周的度数为50-60度;所述插接管与插接套管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洒水通孔偏离插接套管半径方向的角度a为60-80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槽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洒水通孔之间的距离,并且两者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套管与插接管之间的缝隙大小为1-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出水槽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洒水通孔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整体洒水通孔水流不会间断; 2、每个所述洒水通孔偏离插接套管半径方向的角度a为60-80度,利用自来水的洒出的水的反作用力,产生力矩,使的出水部不断旋转;3、在出水部旋转过程中,相邻两个出水槽之间的插接管壁,对洒水通孔进行限流作用,从而改变了从洒水通孔喷出的水的距离;4、所述插接套管上的内螺纹部与插接管上的外螺纹部配合,这样只需要将插接套管顺时针旋到插接管上即可使出水部转动连接在进水部上,且由于插接套管在水力驱动下顺时针旋转,这样插接套管就不会脱离插接管。5、插接套管与插接管之间存在缝隙,部分水流从缝隙中排除,在导流壁、导流面的作用下,进一步达到了洒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迫使图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水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水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接套管的俯视图。

1、进水部;11、进水管;12、插接管;121、外螺纹部;122、出水槽;13、导流壁;2、出水部;21、插接套管;211、洒水通孔;212、内螺纹部;22、封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根据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动洒水器,包括有

进水部1,所述进水部1包括进水管11,连接在进水管11上端的插接管12,以及连接在进水管与插接管之间的导流壁13;所述插接管12与导流壁13之间成型有导流面,插接管12外壁中部成型有外螺纹部121,所述外螺纹部121包括有沿着插接管周向均匀排列的三个以上,每个外螺纹部121相对于插接管12圆周的度数为90-110度;插接管12侧壁上部均匀成型有至少三个出水槽122;

出水部2,所述出水部2包括插接套管21,以及密闭连接在插接套管21上端的封堵头22;所述插接套管21侧壁上部均匀成型有多个能够驱动出水部顺时针旋转的洒水通孔211;所述插接套管21内壁中部成型有与外螺纹部相配合的内螺纹部212,所述内螺纹部212包括有沿插接套管21周向均匀排列的三个,每个内螺纹部相对于插接套管圆周的度数为50-60度;所述插接管12与插接套管21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洒水通孔偏离插接套管半径方向的角度a为60-80度。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槽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洒水通孔之间的距离,并且两者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套管与插接管之间的缝隙大小为1-3mm。

把进水管装在自来水管上,由于出水槽长度大于相邻两个洒水通孔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整体洒水通孔水流不会间断,使得偏离插接套管半径方向的洒水通孔洒出的水的反作用力,能够产生力矩,使的出水部不断旋转;在出水部旋转过程中,相邻两个出水槽之间的插接管壁,对洒水通孔进行限流作用,从而改变了从洒水通孔喷出的水的距离;所述插接套管上的内螺纹部与插接管上的外螺纹部配合,这样只需要将插接套管顺时针旋到插接管上即可使出水部转动连接在进水部上,且由于插接套管在水力驱动下顺时针旋转,这样插接套管就不会脱离插接管。插接套管与插接管之间存在缝隙,部分水流从缝隙中排除,在导流壁、导流面的作用下,进一步达到了洒水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