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584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贝类育种器材,具体涉及一种贝类幼苗附着基。



背景技术:

在涉及贝类繁育的生产及科研活动中,附着是种苗由浮浪幼虫向稚贝转变的关键环节,目前广为采用的附着基有棕绳、尼龙网片及PVC塑料板三类。但此三类附着基均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如棕绳易腐烂、污染水体及不宜重复使用;尼龙网片可重复使用,但却存在投放粗放、单片附着面积较小的问题;PVC板经多片串连后可以提供足够的附着面积,但由于表面水体流动较弱而容易积累代谢废物等,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养殖水体局部恶化。综上,现有的附着基存在经济性和实用性低等方面的问题,均需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其构造合理,经济实用,可完全避免现有种类附着基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包括一片矩形附着网、若干根边框、若干根横撑以及一吊绳;所述矩形附着网包含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矩形网单元,每个矩形网单元的两对边上连接两根边框,相邻两矩形网单元之间设有一根横撑,所述横撑与相邻的四根边框转动连接,每根边框上设有吊绳固定柱,所述吊绳固定柱与吊绳连接。

进一步,一根边框通过一附着网固定刺与矩形网单元连接。

进一步,附着网固定刺设置在边框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一根边框上设有两个吊绳固定柱。

进一步,两个吊绳固定柱设置在附着网固定刺的两侧且与边框垂直,两个吊绳固定柱与矩形网单元平行。

进一步,每根边框的两端设有通孔,横撑的一端穿过通孔与边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附着基上矩形网单元数可自行增减以适应不同养殖水深及种苗密度,灵活实用;

2、矩形网单元间转动连接使其可以折叠,易于存放和运输;

3、种苗附着以后可以通过适时提拉吊绳,促使水流对网面表面进行清洁,避免污垢沉积;

4、所用材料均为无毒有机塑料,无腐败及污染水质之虞,可长期反复使用且易于清洗;

5、拆掉横撑后可将边框、网片随同稚贝一同装进贝类育成网袋转移至海区吊养,减少出苗时需要对稚贝进行清理、收集的工序,同时可以降低出苗规格、减少车间养殖时间,从而降低人工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贝类育苗附着基一矩形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贝类育苗附着基一矩形网单元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吊绳;11-矩形网单元;2-边框;3-横撑;4-附着网;5-附着网固定刺;6-吊绳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贝类育苗附着基,包括一片矩形附着网4、若干根边框2、若干根横撑3以及一吊绳1;所述矩形附着网4包含若干个相互平行的矩形网单元11,每个矩形网单元11的两对边上连接两根边框2,相邻两矩形网单元11之间设有一根横撑3,所述横撑3与相邻的四根边框2转动连接,每根边框2上设有吊绳固定柱6,所述吊绳固定柱6与吊绳1连接。

如图2所示,一根边框2通过一附着网固定刺5与矩形网单元11连接。

附着网固定刺5设置在边框2的中间位置。

一根边框2上设有两个吊绳固定柱6。

如图3所示,两个吊绳固定柱6设置在附着网固定刺5的两侧且与边框2垂直,两个吊绳固定柱6与矩形网单元11平行。

每根边框2的两端设有通孔,横撑3的一端穿过通孔与边框2转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