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孵化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362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孵化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孵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孵化筐。



背景技术:

鱼类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以及刚孵化出的幼苗在水流的作用下不断翻滚运动,这样使得鱼类受精卵以及刚孵化出的幼苗在运动过程中极易受伤,因此造成鱼类的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较低,另外,采用传统常规的鱼类孵化设备,存在易堵塞,设备清理费时费力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鱼类孵化筐。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孵化筐,包括孵化框、投料斗、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框的左右顶端两侧设有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孵化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平衡块上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右侧所述平衡块上,所述孵化框的底部为圆锥形且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方设有钢化玻璃板,所述钢化玻璃板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孵化框密封连接,所述钢化玻璃板上设有钢化玻璃球,所述钢化玻璃球在所述孵化框的底部可以自由活动,所述投料斗位于所述孵化框的顶部,与所述过滤网一体化连接,所述孵化框的中部设有铜丝网,所述铜丝网固定连接在所述孵化框的内壁上。

所述钢化玻璃板是圆形带丝孔的玻璃板。

所述钢化玻璃球的直径为所述进水管直径的2倍。

所述过滤网可在所述孵化框的内壁上下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铜网丝代替传统的筛绢网,克服了鱼类孵化过程中易堵塞的问题,钢化玻璃球使水流沿孵化框壁周围向上流形成向内的缓冲、减少了受精卵和鱼苗与孵化框壁摩擦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孵化中受精卵和幼苗受伤的机会,进而提高孵化率和出苗率,采用可滑动的过滤网和带丝孔的钢化玻璃板使得孵化设备更容易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孵化框;2-平衡块;3-进水管;4-出水管;5-钢化玻璃板;6-钢化玻璃球;7-投料斗;8-过滤网;9-铜丝网;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鱼类孵化筐,包括孵化框1、投料斗7、过滤网8,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框1的左右顶端两侧设有平衡块2,所述平衡块2与所述孵化框1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平衡块2上设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位于右侧所述平衡块2上,所述孵化框1的底部为圆锥形且设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上方设有钢化玻璃板5,所述钢化玻璃板5与所述进水管3和所述孵化框1密封连接,所述钢化玻璃板5上设有钢化玻璃球6,所述钢化玻璃球6在所述孵化框1的底部可以自由活动,所述投料斗7位于所述孵化框1的顶部,与所述过滤网8一体化连接,所述孵化框1的中部设有铜丝网9,所述铜丝网9固定连接在所述孵化框1的内壁上。

所述钢化玻璃板5是圆形带丝孔的玻璃板。

所述钢化玻璃球6的直径为所述进水管3直径的2倍。

所述过滤网8可在所述孵化框1的内壁上下滑动。

使用前将整个孵化筐清洗干净后打开进水管3让新水注入孵化框1中,经投料斗7放入一定量的受精卵,由于钢化玻璃球6的阻碍作用,水流只能沿孵化框壁周围向上流,这样即可使水流减速又可减少受精卵和鱼苗与桶壁摩擦的机会,待鱼苗孵出并能自行水平游动后,移开过滤网8,让鱼苗自出水管4游出,一个批次孵化完成后,将孵化桶清洗干净,准备下一次使用,以此类推,方便快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