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5210阅读:1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甘薯储藏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



背景技术:

甘薯又叫地瓜,红薯、红苕、白薯,是一种难于储藏的粮食。甘薯块根皮薄、肉嫩、水分高、糖分多、易碰伤,因此不利于长期保管,并且易受病菌侵害而腐烂。最常见的病害是黑斑病和软腐病,甘薯对温度十分敏感,既怕热又怕冷。如长时间处于温度150C以上,不但易生芽,而且抗病力降低;如温度于90C以下,时间长了又会发生冻害,抗病能力减弱,病菌容易侵入,在温度上升时,即可迅速腐烂,甘薯对湿度也很敏感,当空气湿度低于80%时,易失水,发生糠心并且易遭病害;过分潮湿,也会导致病菌繁殖,发生腐烂。因此,储藏甘薯时温湿度都应当适宜,并且保持稳定,避免骤升骤降;另外甘薯入窖后,如长时间不通气,薯块受闷,也会导致甘薯抗病力减弱,引起腐烂。因此甘薯的储藏,根本的问题是一个防病,防腐烂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被设计出来,通过在储藏窖本体内部设置一层防潮涂层,有效控制甘薯储藏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保持湿度;通过在储藏窖本体中分别设置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酒精浓度检测装置和空气温湿度检测装置,有效对储藏窖内的甘薯处在的环境进行监控;通过在储藏窖本体上设置通风管并连接有鼓风机,能根据需要有效对储藏窖本体内进行通风,即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甘薯储藏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包括:储藏窖本体,所述储藏窖本体内壁上设置有一层防潮涂层;所述储藏窖本体右上端设置有活动盖,活动盖上安装有U型把手,活动盖和储藏窖本体通过转动铰轴连接;所述储藏窖本体左上端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外接有鼓风机;所述通风管右端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外接有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右端设置有酒精传感器,酒精传感器外接有酒精浓度测量仪;所述酒精传感器右端设置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外接有空气温湿度测量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潮涂层为隔汽膜、保温层、防水透气膜三层叠加结构。隔汽膜减缓了室内水汽向保温层排放的速度,并有效的阻止冷凝的形成,使防水透汽膜有效的将保温层水汽迅速排放出去,保护维护结构热工性能,从而达到节约能耗之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盖和储藏窖本体通过转动铰轴为可转动连接,可旋转角度为17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U型把手和活动盖为焊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被设计出来,通过在储藏窖本体内部设置一层防潮涂层,有效控制甘薯储藏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保持湿度;通过在储藏窖本体中分别设置二氧化碳检测装置、酒精浓度检测装置和空气温湿度检测装置,有效对储藏窖内的甘薯处在的环境进行监控;通过在储藏窖本体上设置通风管并连接有鼓风机,能根据需要有效对储藏窖本体内进行通风;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实用性较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藏窖本体,2、防潮涂层,3、活动盖,4、转动铰轴,5、U型把手,6、二氧化碳传感器,7、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8、酒精传感器,9、酒精浓度测量仪,10、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1、空气湿度测量仪,12、通风管,13、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甘薯储藏窖,包括:储藏窖本体1,所述储藏窖本体1内壁上设置有一层防潮涂层2;所述储藏窖本体1右上端设置有活动盖3,活动盖3上安装有U型把手5,活动盖3和储藏窖本体1通过转动铰轴4连接;所述储藏窖本体1左上端设置有通风管12,通风管12外接有鼓风机13;所述通风管12右端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6,二氧化碳传感器6外接有二氧化碳浓度测量仪7;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6右端设置有酒精传感器8,酒精传感器8外接有酒精浓度测量仪9;所述酒精传感器8右端设置有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1,空气温湿度传感器11外接有空气温湿度测量仪10;所述防潮涂层2为隔汽膜、保温层、防水透气膜三层复合结构;所述活动盖3和储藏窖本体1通过转动铰轴4为可转动连接,可旋转角度为170°;所述U型把手5和活动盖3为焊接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