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赶鱼车及使用其的暂养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73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赶鱼车及使用其的暂养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鲜活水产暂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赶鱼车及使用其的暂养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趋向旋转健康且营养高的食品,水产品自然就成了人们的首选。这也间接促进了水产品养殖和水产品运输业的发展。其中水产品运输成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水产品运输做不好,必然影响水产品的质量,导致水产品死亡或者出现不健康的状态,影响企业的收益。

水产品在运输前必须经过分拣和暂养,暂养的目的是降低水产品的活性,让水产品适应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为后面的配送做准备。

现在技术是将活鱼放进暂养池中进行暂养,有活水入口喷水到暂养池中,出水口一般都与过滤池相连接,但是出水口的设置很简单,并不能很好适应暂养池中的不同水位。同时,活鱼暂养一段时间后,要对活鱼进行捕捞,通常做法是用网架将活鱼赶到暂养池一端,这样就方便抓取,但是活鱼往往不太容易赶,因为网架在赶鱼时,网架下部会飘起,活鱼过去之后还会从网架底部游回来,同时活鱼也收到惊吓。另外,在受到惊吓后,活鱼也比较活跃,给抓取造成麻烦。所以,为了方便赶鱼和提高活鱼的存活率,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赶鱼装置和暂养池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赶鱼车及使用其的暂养池。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赶鱼车,包括方形立体框架、支撑杆、移动装置、隔网;

所述方形立体框架由四根竖杆、四根横杆和四根纵杆构成;左侧面的上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竖杆的一端连接,右侧面的上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其余两根竖杆的一端连接;左侧面的下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竖杆的另一端连接,右侧面的下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其余两根竖杆的上侧面的前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上纵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侧面的前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两根上纵杆的一端,上侧面的后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上纵杆的另一端;下侧面的前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两根下侧面的一端,下侧面的后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两根下纵杆的另一端;

位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的前侧面的上下两根横杆之间设置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杆,所述隔网设置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的前侧面并置于所述支撑杆的前侧,使得活鱼不能穿过所述赶鱼车;所述隔网为网眼小于活鱼体型的渔网;

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底部,使得所述方形立体框架容易移动;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对滚轮组,两对滚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方 形立体框架底部的前后两端。

优选的,所述滚轮组包括两根实心圆柱和两个滚轮;

所述两个实心圆柱的两端设置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底部,所述两个实心圆柱的间距大于所述滚轮的宽度;

所述两个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实心圆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方形立体框架和所述支撑杆的材料为不锈钢或塑料。

优选的,所述实心圆柱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滚轮的材料为塑料。

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赶鱼车的暂养池,所述暂养池为长方形水池,所述暂养池底部设有增氧管,所述暂养池内两侧设置有喷水管;

所述暂养池一端底部上设置有排水孔和出鱼孔;

所述排水孔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用于水位过高时排水;

所述出鱼孔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柱塞,用于堵住所述出鱼孔;

所述暂养池长度三分之一处设置有挡板隔鱼装置,将暂养池分隔成两部分,使活鱼置于一端;

所述赶鱼车的宽度小于所述暂养池的宽度,所述赶鱼车放置于所述暂养池当中。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为两端贯穿的空心圆柱管;

所述排水管一端外侧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口。

优选的,所述柱塞包括塞子和提手;

所述塞子由多层与出鱼孔直径大小一样的海绵塑料相互叠加组成;

所述提手为一圆柱杆;

所述提手的一端和塞子相互连接组成柱塞。

优选的,所述挡板隔鱼装置由设置于暂养池上的挡块和隔板组成;

所述暂养池内两侧上各设有一个对称的挡块,所述挡块上设有与隔板厚度一样大小的轨道;

所述隔板的两边置于所述轨道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因为赶鱼车在暂养池中赶鱼时不会飘起,赶鱼车能够将暂养池中的活鱼完全赶到暂养池一端,不会漏掉每一条鱼,同时,赶鱼过程简单方便,动作小,不会对于造成较大的惊吓,防止活鱼刮伤碰伤。暂养池内设置的排水管能够排水,使得暂养池维持在一定水位。而且,设置的出鱼孔能够方便出鱼,提高捕捞活鱼的效率,减少对活鱼造成惊吓,不会使得活鱼刮伤碰伤,从而提高活鱼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赶鱼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暂养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暂养池中出水孔和排水孔结 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柱塞结构示意图。

其中:赶鱼车1,方形立体框架11,竖杆111,横杆112,纵杆113,支撑杆12,移动装置13,隔网14,实心圆柱131,滚轮132,暂养池2,增氧管21,喷水管22,排水孔3,出鱼孔4,排水管5,柱塞6,挡板隔鱼装置7,塞子61,提手62,挡块71,隔板72,轨道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赶鱼车1,包括方形立体框架11、支撑杆12、移动装置13、隔网14;

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由四根竖杆111、四根横杆112和四根纵杆113构成;左侧面的上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竖杆的一端连接,右侧面的上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其余两根竖杆的一端连接;左侧面的下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根竖杆的另一端连接,右侧面的下纵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其余两根竖杆的上侧面的前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上纵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上侧面的前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两根上纵杆的一端,上侧面的后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根上纵杆的另一端;下侧面的前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两根下侧面的一端,下侧面的后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所述两根下纵杆的另一端;

位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的前侧面的上下两根横杆112之间设置有两根竖直的支撑杆12,所述隔网14设置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的前侧面并置于所述支撑杆12的前侧,使得活鱼不能穿过所述赶鱼车1;所述隔网14为网眼小于活鱼体型的渔网;

所述移动装置13设置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底部,使得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容易移动;

所述移动装置13包括两对滚轮组,两对滚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底部的前后两端。

所述赶鱼车1需要在所述暂养池2需要赶鱼时,推动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在暂养池2中移动,移动装置的顺着暂养池2移动,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跟随所述暂养池2移动,隔网14也随着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在暂养池2中移动,因为活鱼不能够通过所述隔网14,所以所述赶鱼车1能将暂养池2中的活鱼驱赶到一端。

由于所述纵杆113的宽度等于所述赶鱼车1的宽度,只要纵杆113长度足够长,推动所述赶鱼车1的过程中,赶鱼车1就不会发生倾斜。如果赶鱼车1只是一张带有渔网的平面框架,就容易在上面推动时,下面倾斜,容易漏鱼。使得一部分活鱼仍然残留于所述于暂养池2另一端当中。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滚轮组包括两根实心圆柱131和两个滚轮132;

所述两个实心圆柱131的两端设置于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底部,所述两个实心圆柱131的间距大于所述滚轮132的宽度;

所述两个滚轮132分别设置于所述两根实心圆柱131之间。

所述实心圆柱131为所述滚轮132提供安装支撑位置,所述四个滚轮132能很好实现移动,人们很轻易就能够推动所述赶鱼,而且滚轮组结构稳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立体框架11和所述支撑杆12的材料为不锈钢或塑料。

不锈钢材料或者塑料制成的方形立体框架11和支撑杆12能够满足强度要求,同时,长时间置于水中也不容易生锈腐蚀。并且,当发生损坏需要更换时价格不高而且容易购买,性价比很高。

进一步的,所述实心圆柱131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滚轮132的材料为塑料。

因为需要在暂养池2当中赶鱼的频率比较高,须要求滚轮组稳定,不锈钢材料的实心圆柱131不容易损坏,避免赶鱼车1不能实现赶鱼,不会影响生产。另外,塑料滚轮132能减震,产生的噪声小,对活鱼造成的惊吓小。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使用上述所述的赶鱼车1的暂养池2,所述暂养池2为长方形水池,所述暂养池2底部设有增氧管21,所述暂养池2内两侧设置有喷水管22;

所述暂养池2一端底部上设置有排水孔3和出鱼孔4;

所述排水孔3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排水管5,用于水位过高时排水;

所述出鱼孔4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柱塞6,用于堵住所述出鱼孔 4;

所述暂养池2长度三分之一处设置有挡板隔鱼装置7,将暂养池2分隔成两部分,使活鱼置于一端;

所述赶鱼车1的宽度小于所述暂养池2的宽度,所述赶鱼车1放置于所述暂养池2当中。

所述暂养池2中放有水,活鱼暂养在所述暂养池2当中,池底的增氧管21喷出一定量的氧气,维持水中有一定的含氧量,同时,所述喷水管22往所述暂养池2喷水,避免暂养池2水位过低,为了保持水有一定的流动性,在所述排水管5上排水。活鱼暂养一段时间后,要将所述活鱼打包排走时,用所述赶鱼车1将暂养池2中的活鱼赶到处于出鱼孔4的一端,然后将挡板隔鱼装置7关上,活鱼被困在暂养池2一端,然后拔出所述柱塞6,水和活鱼从所述出鱼孔4流出,流到下一环节当中进行打包。由于所述挡板隔鱼装置7将暂养池2另一端的水隔开,使其当中的水维持在一定的高度,避免了整个暂养池2的水全部流光,给下次再放鱼暂养时放水造成麻烦。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排水管5为两端贯穿的空心圆柱管;

所述排水管5一端外侧上设有多个出水小口。

所述排水管5置于所述排水孔3当中,因为其外侧抵在所述排水孔3内圆上,暂养池2中水不能流出到所述排水孔3,只能从所述排水管5上的出水小口流出,从而只要设置出水小口的最低位置就能控制暂养池2的水位高度。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柱塞6包括塞子61和提手62;

所述塞子61由多层与出鱼孔4直径大小一样的海绵塑料相互叠加组成;

所述提手62为一圆柱杆;

所述提手62的一端和塞子61相互连接组成柱塞6。

塞子61上的海绵塑料能够很好堵住暂养池2中的水,防止水流出所述出鱼孔4,另外,需要放出暂养池2中的活鱼时,提起提手62,这时所述塞子61就顺带被提起。柱塞6容易操作而且堵水效果出色。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挡板隔鱼装置7由设置于暂养池2上的挡块71和隔板72组成;

所述暂养池2内两侧上各设有一个对称的挡块71,所述挡块71上设有与隔板72厚度一样大小的轨道73;

所述隔板72的两边置于所述轨道73当中。

所述隔板72置于所述轨道73上时,能将暂养池2分隔为两部分,从而方便将活鱼进行打包。另外,打包完成后,堵住所述排水孔3和出鱼孔4,拔出所述隔板72时,这时暂养一端的水流过暂养池2另一端,使得整个暂养池2放满水,进行下一批活鱼的暂养。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