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芽接切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1627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橘芽接切缝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柑橘芽接切缝器,属于植物育苗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柑橘芽接,是从枝条上削取一芽,略带或者不带木质部,插入砧木上的切口中,并予以绑扎,使之密接愈合。一般选择表皮干净平直的砧木表皮段,用芽接刀横切,再垂直纵向切一刀,形成“T”字形,然后用尾端骨片沿着垂直口轻轻将树皮撬开,再芽上方0.5cm处横切一刀,深至木质部,再在芽下1cm处斜切与前刀口交叉处。将芽取下,用骨片挑出木质部,然后插入“T”字形切口撬开的皮层内,使芽穗与砧木二者形成紧贴后绑扎。倒“T”形芽接法操作与“T”形芽接法基本相同,不同处在于:在砧木上割取切口时,其切口呈倒“T”字形;削取接穗时,自接穗上方下刀,向下削取,因此接穗呈倒盾形。

不管是“T”字形还是倒“T”字形芽接,工序都是相同,需要进行横切、纵切和撬开垂直树皮。在切割的过程中,掌握切割深度、切割口长度及切割方向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芽接后时候快速生长及成活率,同时,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手指受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不高。

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切口的深度、长度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最终导致芽接后死亡率较高,与此同时,芽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效率较低。

本使用新型重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芽接过程中,如何准确按照预定的切口长度和深度进行切割,如何保证芽接的所有切口尺寸完全相同,如何同时完成横向及纵向切口,节省芽接工作时间,降低切割难度,如何提高操作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在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柑橘芽接切缝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柑橘芽接切缝器,它包含指环、滑动槽、调节螺丝、防滑胶垫、切割组件、弧形卡槽、中轴、弹簧、刀片夹、切割刀片、U形调节孔、金属夹片,切割组件固定在弧形卡槽的正上方、防滑胶垫粘结在弧形卡槽的内壁,指环在滑动槽的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轴固定在切割组件的中心轴线位置,弹簧套在中轴上;所述的指环与刀片夹固定为一整体,刀片夹可随着指环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螺丝和金属夹片将切割刀片固定在刀片夹上,所述的切割刀片可以沿着U形调节孔上下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的切割刀片由底部三角弧形刀片和竖向斜角刀片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准确切割芽接母树的接缝和控制需要的切割厚度,使得芽接操作更加安全便捷的同时大幅度提高芽接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指环、2-滑动槽、3-调节螺丝、4-防滑胶垫、5-切割组件、6-弧形卡槽。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51-中轴、52-弹簧、53-刀片夹、54-切割刀片、55- U形调节孔、56-金属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指环(1)、滑动槽(2)、调节螺丝(3)、防滑胶垫(4)、切割组件(5)、弧形卡槽(6)、中轴(51)、弹簧(52)、刀片夹(53)、切割刀片(54)、U形调节孔(55)、金属夹片(56),切割组件(5)固定在弧形卡槽(6)的正上方、防滑胶垫(4)粘结在弧形卡槽(6)的内内壁,指环(1)在滑动槽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轴(51)固定在切割组件(5)的中心轴线位置,弹簧(52)套在中轴上;所述的指环(1)与刀片夹(53)固定为一整体,刀片夹(53)可随着指环(1)左右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螺丝(3)和金属夹片(56)将切割刀片(54)固定在刀片夹(53)上,所述的切割刀片(54)可以沿着U形调节孔(55)上下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割刀片(54)由底部三角弧形刀片和竖向斜角刀片组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芽接中,根据砧木的树龄和嫁接的需要调整切割刀片的位置,然后将调节螺丝拧紧以完全固定刀片的位置;将切缝器指环戴入拇指,将弧形卡槽对准要进行切缝的位置,用拇指按住切缝器在树皮表面,其他四指按在树干的另一侧,此时拇指用力按压指环并向上滑动至最上端;松开四指,并向下取出切缝器,切缝已完成,切口为“T”字形;倒“T”字形切口切割只需将切缝器倒转方向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