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601阅读:14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以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增长与耕地的流失,成为一个两难的矛盾体。当前城市社区内绿化建设用地较少,一方面,社区内并不设置蔬菜种植区,居民大多采购蔬菜食用,既不实惠也令居民对蔬菜生长过程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一些家庭虽设置观赏鱼缸,但是鱼缸需要定期更换用水,费事费力。许多家庭对大自然和生态系统缺乏最基本的接触与了解。

如何在家中构筑小型生态系统,美化家居环境、陶冶情操的同时,生产出绿色有机的水产品及蔬菜瓜果,是未来都市农业发展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方便家庭安装,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同时,还利用可持续循环、零排放生产模式达到鱼虾菜共生,以使得足不出户便可吃到放心安全的绿色有机食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类养殖区、水质优化系统、蔬菜种植系统以及立架,所述立架上部设有所述蔬菜种植系统,所述立架下部设有所述鱼类养殖区、水质优化系统。其中,所述水质优化系统设有虾类养殖区、生化过滤区、潜水泵以及第一排水管,所述虾类养殖区、生化过滤区通过过滤网分隔,所述生化过滤区内设有所述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蔬菜种植系统的上方;所述鱼类养殖区设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虾类养殖区的上方;所述蔬菜种植系统设有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鱼类养殖区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立架包括中间区以及位于所述中间区两侧的左区和右区,所述左区、右区的下部均设有所述鱼类养殖区,所述中间区的下部设有所述水质优化系统。所述蔬菜种植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蔬菜种植区,所述蔬菜种植区包括位于所述中区的中间平台,以及低于所述中间平台且分别位于所述左区、右区的左平台、右平台,所述左平台、右平台分别设有两端封闭的左种植槽、右种植槽,所述左种植槽、右种植槽分别连通有所述第三排水管。所述中间平台设有两端贯穿的内种植槽,所述内种植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左种植槽、右种植槽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内种植槽的上方。

为保证种植数量的同时防止种植过密,所述左种植槽、右种植槽以及所述内种植槽内均设有多个种植篮,多个所述种植篮等间距间隔分布。

为保持蔬菜等植物向上生长,所述种植篮内放置有多个固定植物根系用的玻璃珠。

优选的,所述蔬菜种植区设有上下分布的两层,为了便于下层所述蔬菜种植区的采光,特别的在上层所述蔬菜种植区的底部设有补光灯。

为便于观测蔬菜等植物根系的生长状况,优选所述种植槽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为了使得生化过滤区内可以分层过滤,所述生化过滤区包括过滤网分隔的生化球过滤区、生化棉过滤区,生化球以及生化棉用于寄生硝化细菌,使得鱼和虾所产生的氨氮被硝化细菌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而便于作为蔬菜等植物的养料。所述生化棉过滤区内设有通过过滤板分隔的潜水泵放置区。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串联有紫外线杀菌器,以保证水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设有水流分流、管道降压用的分流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控制水流的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通过在所述立架上部设置的所述蔬菜种植系统,在所述立架下部设置的所述鱼类养殖区、水质优化系统,使得家庭既可观赏或了解小型生态系统,还能获得鱼、虾以及蔬菜的供应,利用可持续循环、零排放的生产模式达到鱼虾菜的共生,使得养鱼、养虾不需换水,种植蔬菜等植物不需施肥。具体的,所述鱼类养殖区内的养殖废水通过潜水泵抽送至所述虾类养殖区内,所述虾类养殖区内的虾类对水中的藻类的通过自身摄食进行控制后,并进一步通过生化过滤区对养殖废水进行过滤、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净化后,接着,通过潜水泵将净化后富含营养的水抽送至蔬菜种植系统内以保证蔬菜等植物的生长,整个过程只需控制潜水泵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蔬菜种植系统即可种植蔬菜还可种植其他观赏类植物,鱼类养殖区即可养殖食用鱼还可养殖观赏类鱼,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水质优化系统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包括鱼类养殖区1、水质优化系统2、蔬菜种植系统以及立架,蔬菜种植系统设置在立架上部,鱼类养殖区1、水质优化系统2设置在立架下部。水质优化系统2设有虾类养殖区21、生化过滤区、潜水泵以及第一排水管22,其中,虾类养殖区21、生化过滤区通过过滤网分隔。虾类养殖区21可放养黑壳虾、大和藻虾等虾类,以控制水体中产生的藻类。生化过滤区内设有潜水泵。第一排水管22连通潜水泵且第一排水管22的出水口位于蔬菜种植系统的上方,用于将水输送至蔬菜种植系统。鱼类养殖区1设有第二排水管11,第二排水管11的出水口位于虾类养殖区21的上方,鱼类养殖区1内多余的养殖废水自流至虾类养殖区21。蔬菜种植系统设有出水口位于鱼类养殖区1的上方的第三排水管34,用于将蔬菜种植系统内多余的水输送至鱼类养殖区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立架包括中间区以及位于中间区左、右两侧的左区和右区。在左区、右区的下部均设有鱼类养殖区1,在中间区的下部设有水质优化系统2,整个立体支架可采用防腐木搭建,还可以预留藤蔓植物的攀爬区。蔬菜种植系统包括至少一层蔬菜种植区,蔬菜种植区包括位于中区的中间平台、位于左区的左平台以及位于右区的右平台,在左平台、右平台分别设有两端封闭的左种植槽31、右种植槽32,而左种植槽31、右种植槽32分别连通了第三排水管34,为便于布设,具体在左种植槽31的左端以及右种植槽32的右端设置所述第三排水管34。在中间平台设有两端贯穿的内种植槽33,内种植槽3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左种植槽31、右种植槽32的上方,第一排水管22的出水口位于内种植槽33的上方,以便于利用潜水泵将水输送至内种植槽33内,而内种植槽33内多余的水将通过自身贯穿的两端输送至左种植槽31、右种植槽32。

为保证种植数量的同时防止种植过密,本实施例在左种植槽31、右种植槽32以及内种植槽33内均设有多个种植篮,多个种植篮等间距间隔分布,有效保证了种植间距,而且种植篮的设置还有利于种植槽的清洁维护。

为保持蔬菜等植物向上生长,本实施例在种植篮内均放置了多个固定植物根系用的玻璃珠,当然,为提高美观度还可采用七彩玻璃珠。

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了两层的蔬菜种植区,由于下层的蔬菜种植区采光不便,为了便于下层蔬菜种植区的采光,具体在上层蔬菜种植区的底部设有补光灯4。

为了进一步提高蔬菜种植区的透光性,也为了便于观测蔬菜等植物根系的生长状况,本实施例中种植槽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例如玻璃。

具体的,如图4所示,为了使得生化过滤区内可以分层过滤、提高生活过滤区的有效性,本实施例生化过滤区包括采用过滤网分隔的生化球过滤区23、生化棉过滤区24,生化球优选直径为50mm的生化球,用于养殖废水的初步过滤、微生物附着并分解有机污染物,生化棉用于养殖废水的深层次过滤、微生物附着并分解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尤其生化球、生化棉内寄生的硝化细菌有助于将鱼和虾所产生的氨氮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生化棉过滤区24内设有通过过滤板分隔的潜水泵放置区25,过滤板具体开有直径为20mm的孔洞。

为保证输送至蔬菜种植区内的水质,本实施例第一排水管22串联有紫外线杀菌器221,并进一步在第一排水管22上设有水流分流、管道降压用的分流阀222,分流阀222的分流出口既可以连通至虾类养殖区21也可以连通至生化球过滤区23。

为控制蔬菜种植区内的含水量,既可以通过控制潜水泵来控制输送至蔬菜种植区内的水量,也可以如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排水管22的出水口处加装控制水流的开关223,具体的,在上层的蔬菜种植区以及下层的蔬菜种植区上方的第一排水管22的出水口处均加装开关223。

本实施例中家庭式鱼虾菜共生系统可实现无需手动换水便可养鱼养虾,无需手动施肥便可实现蔬菜等植物的正常生长,用户不出门便可实现绿色有机的生态共生效应、吃到放心安全的绿色有机食品。具体的,鱼和虾所产生的氨氮被微生物细菌分解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通过水流输送至蔬菜种植区被蔬菜等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而水体中因光照而产生的藻类在经至虾类养殖区21时被虾类通过摄食控制,有效保证了水质。本实施例鱼虾菜共生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便于居民使用。鱼虾菜共生系统采用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