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蒸药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7197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熏蒸药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袋,特别涉及一种灭蚊用熏蒸性药物缓释药袋。



背景技术:

熏蒸作用是杀虫剂三大作用机理(触杀、熏蒸、内吸)之一,是指杀虫剂使用后,以分子态扩散到空气中并随着空气经害虫的气门进入虫体内部,使害虫中毒死亡,但在生产实际中,多数有强烈熏蒸作用性能的杀虫剂作喷雾使用,使用前加水稀释,浓度低,分解快,其熏蒸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使用农药时可能会与使用者的手直接接触,使用欠缺安全,操作不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张正梁实用新型的“熏蒸杀虫剂分装及缓释瓶”的基础上,针对下水道灭蚊需要设计的一种新型熏蒸性药物施用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针对下水道灭蚊需要,集分装和缓释于一体,使用安全、方便、使用场合广泛的熏蒸药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包外层、设置在所述药包外层内侧面上的内置吸药小药袋和设置在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内的内置吸药纤维,所述内置吸药纤维上吸收有熏蒸性药物,所述药包外层向内侧对折后,在所述药包外层的外沿设置封装边,从而使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位于所述药包外层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熏蒸药袋还包括支撑夹,所述支撑夹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的中部相铰接,所述药包外层向内侧对折后形成左外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的下部分别与所述左外侧面和所述右侧面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右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共同撑开所述药包外层后,所述固定扣扣住所述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

进一步,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和/或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所述药包外层上位于还设有撕开线,所述撕开线位于所述封装边的内侧。

进一步,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的袋口朝向所述药包外层的对折处,所述内置吸药纤维从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的袋口放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灭蚊原理更科学有效,蚊虫生活史中,卵、幼虫、蛹生命阶段均需在有水条件完成,因种类不同,大至需要15-25天时间才能完成这三个生育阶段的发育,因此可以说,保持15-25天以上的有水特别是污水环境,是蚊虫完成生命周期并进行繁殖的必要条件。在当前城市小区内,能保持15-25天以上有污水的环境,其实只有下水道,也就是说,下水道是城市小区蚊虫的最主要的虫源,有的可能唯一虫源。但是,当前的灭蚊方法,对下水道的防治其实很弱,一般是对着下水道井盖喷些药就完事,基本上对污水中的卵、幼虫、蛹没有杀伤作用,只对成虫有一定杀伤效果,但过不了几天,这些污水中的卵、幼虫、蛹又陆续变为成虫,源源不断的飞出,这就目前喷药灭蚊效果只能保持2-5天的原因所在。

2、作用方式独特,充分发挥熏蒸性药物熏蒸杀虫特性:药包中的药是商品农药,不需稀释,浓度高,利用蒸发方式释放,释放时间长,每包5-10毫升药物可保留20-30天的有效杀伤效果。包内余留的农药雨打不着,风括不到,光不能直射,没有与外界的水、光及其它介质直接接触,可保持长期性能稳定。而且由于下水道空间小,封闭性好,在有限的空间内,空气、污水、污泥表面积累的药剂浓度会越来越大,杀伤力会逐步增强,能最大限度的长时间发挥熏蒸杀虫效力。

3、集分装包与施药器械的功能于一体,结构非常简单实用。

4、灭蚊剂以商品形态存放在包内,在使用时不需其它器械,不需稀释,只要药包撕开,挂在下水道井盖上即可,一个井盖只需挂一包。

5、在使用过程中,农药不用与使用者的手直接触,也不直接喷洒到农物表面上,对人、作物、环境都比较安全。

6、药包可用悬吊方式施用,放置于任何需要的地方,并且不受下雨等天气条件的影响。不仅可以灭蚊,换装适当的挥发性好的药剂,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如果换装除臭剂可以大提高垃圾填埋场、动物养植场的除臭效果。

7、对环境无污染:药剂只是以气体方式存在于下水道内,药剂比重比空气大,不会向上溢出,对地面空气质量没有影响。药包回收方便,不会留在环境中。使用后药包,还可继续注药,大大延长防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熏蒸药袋闭合后的主视图;

图2是熏蒸药袋闭合后的侧视图;

图3是熏蒸药袋打开后的侧视图;

图4是熏蒸药袋展开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包外层1、设置在所述药包外层1内侧面上的内置吸药小药袋2和设置在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2内的内置吸药纤维3,所述内置吸药纤维3上吸收有熏蒸性药物,所述药包外层1向内侧对折后,在所述药包外层1的外沿设置封装边4,从而使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2位于所述药包外层1形成的密闭空间内;所述熏蒸药袋还包括支撑夹5,所述支撑夹5为“Y形”支撑架,所述支撑夹5包括左支撑杆6和右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6和所述右支撑杆7的中部相铰接,所述药包外层1向内侧对折后形成左外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左支撑杆6和所述右支撑杆7的下部分别与所述左外侧面和所述右侧面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右支撑杆7的上部设置有固定扣8,所述左支撑杆6和所述右支撑杆7共同撑开所述药包外层1后,所述固定扣8扣住所述左支撑杆6和所述右支撑杆7的上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支撑杆6的上端和/或所述右支撑杆7的上端设置有挂钩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药包外层1上位于还设有撕开线10,所述撕开线10位于所述封装边4的内侧。

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2的袋口朝向所述药包外层1的对折处,所述内置吸药纤维3从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2的袋口放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制作原理:所述药包外层1展开呈一个长方形,以中轴为对称,内有两个对称的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2,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2内各插有一片所述内置吸药纤维3,药物注入所述内置吸药纤维3上,使之完全吸湿,装药后,将药袋以中轴为对称轴闭合,这时两个所述内置吸药小药袋2重叠在一起,最后压制封包成药包。药包中部连着一个“Y形”支撑架,支撑架由所述支撑杆6和所述右支撑杆7构成,在所述支撑杆6和所述右支撑杆7分叉处有一个连接点,在药袋没打开状态下,垂直于药袋两侧,成“Y字”形,当撕开药包时,所述支撑杆6和所述右支撑杆7的下端呈打开状态,只在连接点处相连,成一个倒“Y”形,这样刚好拉开药包成“人”形分开,有利于所述内置吸药纤维3内的药物呈气体方式释放。所述支撑架的顶端有所述挂钩9,将支撑架上端合拢并扣上所述固定扣8后,可以保持支撑下端的分开状态,这样也拉着药包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便于药物挥发释放。

在使用的时候,将药包所述挂钩9挂于下水道井盖网上,撕开药包边线,即拉开撕开线10,将药包大部分放入下水道井盖之下,合拢支撑架上端,扣下所述固定扣8,使药包保持“人字”形打开状态即可。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熏蒸药袋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比如所述环形围壁2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