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钓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9197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筏钓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筏钓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筏钓竿如中国专利CN201420515204.4记载,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竿梢节、中段节、轮座节、手把节以及托把节,其中所述竿梢节和中段节上设置有导线环。

其中托把节是在钓到巨物时,托在手腕部位,利用力学杠杆原理,减轻手持手把节的握力。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它用不到,所以一般的筏钓竿就直接省去了托把节,而如今市场上有托把节存在的筏钓竿,因为设计美学方面原因,托把节也是比较短的,所以它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托把节长度,起到减轻手持手把节握力的筏钓竿。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筏钓竿,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竿梢节、中段节、轮座节、手把节以及托把节,其中所述竿梢节和中段节上设置有导线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节内空设置有一尾端出口的滑腔,所述滑腔内设置有一自由滑动的滑管,所述托把节固定在所述滑管露出滑腔外的外侧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滑管伸入滑腔内的内侧端与滑腔内壁间设置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与滑管同轴心相靠接,所述滑腔的出口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滑管滑动方向相一致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外侧端于滑腔的出口处敞开,所述导引槽的内侧端连通有一与其垂直布置的止位槽,所述滑管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一游离在所述导引槽和止位槽中的凸销。

作为优选,所述止位槽在错开连通导引槽的槽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止位缺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托把节长度,起到减轻手持手把节握力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托把节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把节拉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把节、托把节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竿梢节,2-中段节,3-轮座节,4-手把节,5-托把节,6-导线环,7-滑管,8-滑腔,9-弹簧,10-止位槽,11-导引槽,12-凸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或图2所示,一种筏钓竿,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竿梢节1、中段节2、轮座节3、手把节4以及托把节5,其中竿梢节1和中段节2上设置有导线环6,手把节4内空设置有一尾端出口的滑腔8,滑腔8内设置有一自由滑动的滑管7,托把节5固定在滑管7露出滑腔8外的外侧端上。

使用1: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托把节长度,起到减轻手持手把节握力作用。

实施例2:如图3所示,滑管7伸入滑腔8内的内侧端与滑腔8内壁间设置有一弹簧9,弹簧9与滑管7同轴心相靠接,滑腔8的出口处内壁上设置有一与滑管7滑动方向相一致的导引槽11,导引槽11的外侧端于滑腔8的出口处敞开,导引槽11的内侧端连通有一与其垂直布置的止位槽10,滑管7的圆周壁面上设置有一游离在导引槽11和止位槽10中的凸销12,其中为了凸销12以及导引槽11和止位槽10避免被应力破坏,将凸销12的自由端做成圆凸头。

止位槽10在错开连通导引槽11的槽壁上设置有一个止位缺口(图中未示出)。

使用2:拉长托把节的操作如下,往前顶一下托把节,使得凸销划出止位缺口,然后顺着止位槽扭转一下,到达导引槽,然后滑管在弹簧的作用力作用下弹出。反之托把节回位操作,反向操作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