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4731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穴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开号为CN20373518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树穴结构,它包括树穴、碎石层、种植土层、草皮层、导水管,所述碎石层设置于树穴的底部,所述种植土层设置于碎石层的上方,所述草皮层设置于种植土层的上方,所述导水管依次穿过草皮层、种植土层、碎石层,所述导水管的顶端不高于草皮层的顶端,所述导水管的底端位于碎石层的底端,所述导水管位于碎石层中的部分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导水孔。

这种树穴结构的结构简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碎石层中的碎石往往会对导水孔封堵,此时,人们将水倒入导水管时,水将很难从导水孔中流出,无法较快的对植物进行补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树穴结构,通过活塞杆将水从导水管压入碎石层中,达到能够较快对植物进行补水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穴结构,包括导水管以及用以种植植物的容纳槽,所述的容纳槽内依次铺设有碎石层、种植土层和草皮层,所述导水管依次穿过草皮层、种植土层和碎石层,所述的导水管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的导水管靠近草皮层的一端连通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上连接有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由注水管流入到导水管中,继而从导水管中流到碎石层中,通过封板将注水管封堵,将活塞杆往靠近导水管的方向推动,通过压力的作用,将水能够快速从导水管中压出,继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碎石层中,且活塞杆推动的速度越快,水由导水管导出的速度越快,使得水在碎石层中的分布范围更广,从而能够使植物较快的补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封板位于注水管靠近导水管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活塞杆的过程中,能够使较少的水残留在注水管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每次将水从导水管中压出的量,进一步提升水在碎石层中的分布量,从而能够使植物更快的补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封板为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活塞杆推动的过程中,单向阀能够自行将注水管封闭,使得水不易从注水管中导出,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水管靠近碎石层的一端连接有引导管,所述的引导管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的引导管置于碎石层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活塞杆,水经过导水管进入到引导管中,继而从出水孔中导出,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在碎石层中的分布的量,从而能够使植物更快的补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注水管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水倒入注水管中,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活塞杆远离导水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的轴心与活塞杆的轴心呈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把握握持杆,并通过握持杆带动活塞杆移动能够更为便利,同时,由于工人在推动活塞杆的过程中,手腕会产生一定的旋转,通过将握持杆转动连接于导水管上,能够提升工人在工作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水管靠近活塞杆的一端穿设有用于与活塞杆抵触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活塞杆往远离导水管的方向拉动时,通过限位杆与活塞杆抵触,能够对活塞杆限位,有效减小活塞杆从导水管中拉出而造成不便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导水管的长度为85~95cm,所述的导水管的直径为8.5~9.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推动活塞杆的过程中,导水管不易发生变形,并且,能够使注入到碎石层中的水量较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水由注水管进入到导水管中,继而通过把握握持杆,通过握持杆带动活塞杆往靠近导水管的方向移动,封板将注水管封堵,导水管中的水从引导管的出水孔导出,碎石层中能够有较大范围的水,从而使植物能够较快补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容纳槽;11、碎石层;12、种植土层;13、草皮层;2、导水管;21、限位杆;3、注水管;31、封板;4、活塞杆;41、塞部;42、支撑段;5、握持杆;6、引导管;61、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树穴结构,包括容纳槽1,在容纳槽1内依次铺设碎石层11、种植土层12和草皮层13。其中,碎石层11由碎石制成;种植土层12由泥土制成;草皮层13由青草制成。将植物种植在种植土层12中。再通过支撑杆将植物支撑、固定。

将圆管状的导水管2依次穿过草皮层13、种植土层12和碎石层11,并将导水管2的下端穿设于碎石层11中,上端从草皮层13中伸出。将导水管2的上端往远离植物的方向倾斜放置。

在导水管2的外壁上连通有一根圆筒状的注水管3,注水管3也呈倾斜设置。注水管3位于导水管2靠近草皮层13的一端。

在注水管3上安装有一个封板31,封板31为单向阀,单向阀位于注水管3靠近导水管2的一端。当将水倒入注水管3中时,通过重力的作用,将单向阀打开,水经过注水管3可以进入到导水管2中。

将活塞杆4穿设于导水管2中,活塞杆4包括支撑段42和塞部41,塞部41采用橡胶制成,支撑段42呈圆柱形设置,并且下端固定在塞部41上,上端往远离塞部41的方向延伸。

塞部41与导水管2的内壁过盈配合,且将塞部41能够沿着导水管2的内壁上下移动。将握持杆5穿过支撑段42,并与支撑段42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握持杆5呈圆柱形并位于支撑段42远离塞部41的一端。握持杆5的轴心与支撑段42的轴心垂直设置。

将限位杆21穿过导水管2靠近草皮层13一端的端部,通过限位杆21与塞部41抵触,有效减小塞部41从导水管2中脱出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限位杆21采用铁丝制成。限位杆21的两端呈弯折设置。减小限位杆21从导水管2上脱出的可能。本实施例中,导水管2的长度为90cm,直径为9cm。注水管3的内径为10cm。

在导水管2远离活塞杆4一端的外壁上焊接有两个引导管6,两个引导管6均与导水管2连通。将引导管6放置在碎石层11中,并且将引导管6水平放置。

沿着引导管6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61。出水孔61的孔径为1cm。

使用时,将水倒入注水管3,使水沿着导水管2进入到引导管6中,由于碎石会将出水孔61造成一定的堵塞,水在引导管6中不易排出,继而通过把握握持杆5,将握持杆5往靠近引导管6的方向推动,对引导管6中的水施加压力,此时,单向阀因为水压的作用而自行关闭,随着活塞杆4的进一步移动,将水能够从出水孔61中压出,同时,压出的水柱具有较强的冲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水在碎石层11分布范围较广,从而能够使植物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补水;继而将活塞杆4往靠近限位杆21方向移动,并与限位杆21抵触,将水倒入注水管3中,即可完成一次循环,操作简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