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电蚊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897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电蚊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蚊拍,尤其是一种可伸缩电蚊拍。



背景技术:

电蚊拍以实用、方便、灭蚊(苍蝇或飞蛾等)效果好、无化学污染、安全卫生等优点,成为夏季畅销的小家电产品。现有的电蚊拍主要使用4V可充电的高容量铅酸电池或2.4v镍氢/镍镉电池,也有用干电池的,经升压电路在双层电网间产生1850V直流左右的高压电(电流小于10毫安,对人畜无害),两电网间的静电场有较强的吸附力,当蚊蝇等害虫接近电网时,挥动电网撞击它们,产生的短路电流随即将电毙。现有的电蚊拍具有以下优点:1、三倍压,电蚊拍采用首创三倍压整流、电路,瞬间输出电压高达2500V,击蚊效果特佳;2、不麻电,电蚊拍可击毙正在吸血的蚊子,而对人体无害,当手平摸,轻触网面也无麻电感;3、不漏电:

电蚊拍有特殊的三层网面构成,蚊蝇极易入网,且不漏网。基于此,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外形、颜色和品牌各不相同的电蚊拍,但是其结构基本不变。人们在使用电蚊拍灭蚊时,按下电源开关,此时红灯亮,将稀疏网面对蚊子挥动,蚊子即被吸入两电网间,随即将其击毙,稀疏网朝下,松下开关,蚊子即会掉落。但是,人们在使用时需要对准蚊子挥动方可将其击落,但是挥动时产生的气流容易使蚊虫被推开或提前逃走,使灭蚊效率大大降低。此外,目前市场上的电蚊拍的杆长度固定,所应用的范围相当的有限,对飞得高的蚊子无法拍到,驱蚊工作较为被动,主要依靠守株待兔的方式,其效果往往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大使用范围灭蚊效果更好的新型电蚊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电蚊拍,包括拍子和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紧固件,所述拍子通过紧固件与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拍子还包括拍面与拍框,所述拍面固定安装在拍框内;所述手柄还包括上半手柄和下半手柄,所述上半手柄与下半手柄通过螺旋连接;所述上半手柄内设有电池安装腔及开关,所述下半手柄上设有充电口;

进一步的,所述拍面还包括通电网层和保护网层,所述第一保护网层、第二保护网层分别平行设于所述通电网层的两侧,所述通电网层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护网层和第二保护网层的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一段手柄、第二段手柄及第三段手柄,所述第二段手柄的下端通过锁紧环与第一段手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段手柄通过锁紧环固定连接在第二段手柄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内的电池为18650的锂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与所述拍子的紧固件为调节螺杆,可调节拍子相对于所述手柄0-360度的任意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手柄采用三段可伸缩结构,可根据不同的长度需求进行锁定,以对房间各个不同位置进行灭蚊;且采用18650的锂电池为电源来源,便于更换及充电的同时更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伸出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拍子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电蚊拍,拍子1和手柄2,手柄2上设有紧固件3,拍子1通过紧固件3与手柄2固定连接;拍子1还包括拍面与拍框,拍面固定安装在拍框11内;手柄2还包括上半手柄和下半手柄,上半手柄与下半手柄通过螺旋连接;所述上半手柄内设有电池安装腔及开关4,下半手柄上设有充电口5;

进一步的,拍面还包括通电网层8、第一保护网层9、第二保护网层10,第一保护网层9、第二保护网层10分别平行设于通电网层8的两侧,通电网层8固定设于第一保护网层9和第二保护网层10的中间;

进一步的,手柄2还包括第二段手柄6及第三段手柄7,第二段手柄6的下端通过锁紧环(未标示)与第一段手柄2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三段手柄7通过锁紧环(未标示)固定连接在第二段手柄6的上端;

进一步的,手柄2内的电池为18650的锂电池;

进一步的,手柄2与拍子1的紧固件3为调节螺杆,可调节所述手柄2与拍子1之间的任意角度,当需要对天花板或是各个角落进行拍蚊时,可将调节螺杆松开,以对拍子1进行相应角度的调节后再次锁紧,以便于更好的无缝细的拍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