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立体栽培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5211阅读:15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蔬菜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立体栽培支架。



背景技术: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尤其是一些攀爬类蔬菜或果实较重的蔬菜需要使用支架;而传统技术是用竹木棍和绳子作支撑,这些支撑材料易损坏,使用周期短,且不可回收利用;在浇灌蔬菜时,对浇灌量把握不准确,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当瓜果较重时,会落到地面,造成瓜果的阴阳面(瓜果与土地接触的一面和背对土地的一面,颜色差别很大),严重的将损坏支架或蔬菜的藤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蔬菜立体栽培支架,以解决现有蔬菜支架不可重复使用,水资源浪费和瓜果阴阳面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蔬菜立体栽培支架,包括横杆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支撑杆通过螺纹与横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为伸缩杆;支撑杆中间部位套有一承接瓜果的网架;相邻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水管;水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滴灌孔;水管和横杆间固定有若干攀爬绳;水管下设置有一埋设于土壤中的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优选地,水管上设有进水口。

优选地,进水口上设有与微处理器连锁的控制阀。

优选地,支撑杆上设有调节支撑杆长度的螺钉。

优选地,微处理器安装于防雨外壳内。

优选地,横杆、支撑杆和水管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蔬菜立体栽培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支撑杆采用伸缩杆后,可根据不同蔬菜或蔬菜在不同生长期所需高度而设定高度,并通过螺钉将高度固定,防止支撑杆滑动。

在相邻支撑杆间连通有水管,水管上设有若干滴管孔,水管下方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土壤湿度,并将湿度信息传送到微处理器中,当土壤湿度不在蔬菜正常生长范围内时,微处理器连锁进水口上的控制阀开启,水进入水管中,通过滴管孔向蔬菜根部浇灌,当湿度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时,微处理器连锁关闭控制阀,停止浇灌,避免在错误的时间对蔬菜实施浇灌,如此将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在支撑杆中部设有网架后,当蔬菜瓜果较重时,将瓜果放置在网架上,避免瓜果阴阳面的现象发生。支撑杆、横杆和水管均为不锈钢材质,可反复使用,减少投资成本,延长支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功能丰富,支架主体均可反复使用,减少成本;且实现了对蔬菜的滴灌和自动灌溉,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设有的网架解决了瓜果阴阳面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蔬菜立体栽培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横杆;2、支撑杆;3、水管;4、网架;5、攀爬绳;6、湿度传感器;7、微处理器;8、滴灌孔;9、控制阀;10、螺钉;11、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蔬菜立体栽培支架,包括横杆1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若干支撑杆2,支撑杆2一端为螺纹状,另一端为尖端,其螺纹端通过螺纹与横杆1固定连接;支撑杆2为可伸缩杆,其上设有调节支撑杆2长度的螺钉10,支撑杆2中间部位套有一承接瓜果的网架4,避免瓜果出现阴阳面;相邻支撑杆2之间设置有水管3,水管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滴灌孔8,水管3与进水口11连通,进水口11上设有与微处理器7连锁控制的控制阀9,控制水量的进出。

水管3和横杆1间固定有若干供蔬菜藤蔓攀爬的攀爬绳5,水管3下设置有一埋设于土壤中的湿度传感器6,湿度传感器6与微处理器7电连接,用于实时检测土壤的湿度,以便及时为蔬菜浇灌,微处理器7安装于防雨外壳内,避免微处理器7受潮。

横杆1、支撑杆2和水管3均为不锈钢材质,可反复使用,延长支架使用寿命。

具体流程:将支撑杆2螺纹端与横杆1固定连接,使支撑杆2呈倒V型,并将支撑杆2的尖端插入土壤里,固定整个支架;同时,根据不同蔬菜或蔬菜在不同生长期的高度,调节支撑杆2的高度,并通过螺钉10将高度固定,防止支撑杆2滑动。

在相邻支撑杆2间连通水管3,在水管3下方将湿度传感器6埋设于土壤中,湿度传感器6实时检测土壤湿度,并将湿度信息传送到微处理器7中,当土壤湿度不在蔬菜正常生长范围内时,微处理器7连锁控制进水口上11的控制阀9,控制阀9打开,水进入水管中,通过滴管孔8向蔬菜根部浇灌,当湿度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时,微处理器7连锁关闭控制阀9,停止浇灌,避免在错误的时间对蔬菜实施浇灌,如此将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当蔬菜瓜果较重时,将瓜果放置在网架4上,避免瓜果阴阳面的现象发生。支撑杆2、横杆1和水管3均为不锈钢材质,可反复使用,减少投资成本,延长支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功能丰富,支架主体均可反复使用,减少成本;且对蔬菜的灌溉实现滴灌和自动灌溉,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设有的网架解决了瓜果阴阳面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