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7346发布日期:2019-03-16 00:3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扒刮叉(刮叉)的结构,在播种水稻的稻种等种子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中,上述扒刮叉结构用于:插入送出稻种等种子的送出辊的扒刮狭缝槽,将嵌入到送出辊的构成为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内的异物扒出。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的技术是公知的。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在现有的水稻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中,与送出辊的狭缝槽嵌合,并且将嵌入到送出辊的条槽形状送出凹部内的异物扒出的扒刮叉的技术是如专利文献1的图16所公开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19372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中,在一根扒刮叉损坏时进行更换的情况下,需要暂且将作为扒刮叉的组件整体的扒刮叉结构分解,在分解的状态下,取出一个扒刮叉进行更换。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相对于扒刮叉的数目n,仅需要准备n+1个安装在各扒刮叉之间的间隔件,并安装在扒刮叉之间。

另外,作为扒刮叉结构的组装顺序,需要在临时组装出扒刮叉结构之后,将各个扒刮叉插入送出辊的狭缝槽,并且确认所有的扒刮叉嵌入到狭缝槽中,在组装成结构的状态下,由于一边使一个一个地与狭缝槽对应一边进行组装,因此扒刮叉结构与送出辊之间的组装需要时间。

本发明是消除了这种现有技术的不良情况的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对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进行说明。

在技术方案1中,在将扒刮叉嵌入到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狭缝槽,且将嵌入到所述送出辊的种子送出凹部的异物扒出的扒刮叉结构中,所述扒刮叉结构为通过间隔保持轴和防脱卡定轴卡定多个扒刮叉的结构,在所述间隔保持轴穿设多条决定所述多个扒刮叉的位置的卡定槽,所述扒刮叉结构为如下结构:通过使防脱卡定轴卡合而进行与所述间隔保持轴的卡定槽嵌合的扒刮叉的防脱。

在技术方案2中,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中,在所述扒刮叉设置有嵌入到所述扒刮狭缝槽的插入叉部,在所述插入叉部的附近设置有嵌入到所述卡定槽的卡定凹部,在比所述卡定凹部更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防脱卡定轴嵌入的防脱凹部,将所述插入叉部、所述卡定凹部和所述防脱凹部上下错开地配置。

在技术方案3中,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中,在所述扒刮叉的比所述防脱凹部更靠后方突出设置有用于抓住所述扒刮叉的抓握部。

发明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起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由于是如技术方案1那样构成的,因此即使在更换一个扒刮叉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分解扒刮叉结构整体,能够比以往缩短扒刮叉结构的分解、组装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是如技术方案2那样构成的,因此为了保持相邻的扒刮叉之间的间隔,不需要松动嵌合于间隔保持轴的外周的间隔件,且能够缩短扒刮叉的向扒刮叉结构的组装工时,因此能够降低成本。

由于是如技术方案那样3构成的,因此,在分解扒刮叉结构的情况下,能够抓住抓握部将每一个扒刮叉拉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稻用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同样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将送出辊单元插入到播种装置的框架侧板之间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送出辊单元的育苗箱的行进方向上的右侧视图。

图6是送出辊单元的育苗箱的行进方向上的左侧视图。

图7是送出辊单元的育苗箱的行进方向上的后视图。

图8是送出辊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送出辊的整体后视图。

图10是表示送出辊的插入扒刮叉的狭缝槽的形状的截面图。

图11是将间隔保持轴安装于送出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将扒刮叉插入送出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将防脱卡定轴插入送出辊和扒刮叉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扒刮叉的放大侧视图。

图15是间隔保持轴的后视图。

图16是防脱卡定轴的后视图。

符号说明

a苗床土壤供给装置

b播种装置

c覆土装置

d灌水装置

e均平装置

f育苗箱的移动方向

g扒刮叉结构

k送出辊

r驱动导轨

q开口部

s施力弹簧

u送出辊单元

v送出辊的旋转方向

w母线

1间隔保持轴

1a卡定槽

2扒刮叉

2a卡定凹部

2b防脱凹部

2c插入叉部

2d抓握部

3l、3r侧板

4l、4r框架侧板

5驱动辊

6防脱卡定轴

8条槽形状送出凹部

8a前侧倒角加工

8b后侧倒角部分

9扒刮狭缝槽

11六角旋转筒轴

14六角孔轴承

15六角旋转轴

16旋转轴拉出部件

17l、17r辊侧板

18种子料斗

33种子旋转刷

34驱动链轮

35种子引导件

37副链轮

38副轴

39活动遮板(shutter)操作部

40活动遮板

41链轮支撑板

7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对水稻用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水稻用的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在播种时使育苗箱在育苗箱输送用的驱动轨道r上移动。床土供给装置a、播种装置b、覆土装置c沿着育苗箱的移动方向f依次固定配置在驱动轨道r上。

在育苗箱被驱动辊5驱动而在上述驱动轨道r上被移送的期间,通过床土供给装置a向育苗箱内投入床土,利用均平装置e在该苗床土壤上进行均平,接着通过灌水装置d进行灌水,然后,通过该播种装置b播种种子。

进而,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覆土装置c在苗床土壤和种子上进行覆土,完成播种作业。h是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用的驱动装置。

在上述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的前后的驱动轨道r上,在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之前的位置,配置有驱动轨道r和向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传递动力的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的驱动装置h,进而,在苗床土壤供给装置a的后部配置有对土壤面进行均平的均平装置e和上述灌水装置d。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该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b中,用于使嵌入到构成该播种装置b的主要部分的送出辊k的扒刮狭缝槽的扒刮叉结构g的维护变得容易的支撑结构。

在图1至图8中,对上述播种装置b和该播种装置b的送出辊单元u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上述播种装置b在上部配置种子料斗18,向该种子料斗18的内部投入作为播种的水稻种子的稻种。在上述种子料斗18的下部,如图2所示配置有活动遮板40,并设置有对该活动遮板40进行开闭操作的活动遮板操作部39。

从上述活动遮板40落下的种子落下到上述送出辊k与种子旋转刷33之间的空间而移动,一部分落下到上述送出辊k周围的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内。

以如下方式构成:在上述送出辊k的周围,穿设(贯穿设置)有在与育苗箱的移动方向f垂直的方向上左右地形成的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未嵌入该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内而溢出的种子与送出辊k的旋转一起,如图2所示,由沿与送出辊k的旋转方向v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种子旋转刷33刮取,并返回到种子料斗18的下部。

上述种子料斗18被支撑在构成播种装置b的左右的框架侧板4l、4r之间,在该框架侧板4l、4r的内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从该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机轴通过电机链轮,并通过链条向副轴38的副链轮37传递动力。从上述副链轮37向送出辊k的驱动链轮34卷绕链条70,传递动力。

如图3所示,上述驱动链轮34在链轮支撑板41与框架侧板4r之间,由作为卡合旋转筒轴的六角旋转筒轴11轴承支撑。

即,在框架侧板4r的轴承43与链轮支撑板41的轴承42之间,架设并轴承支撑有作为上述卡合旋转筒轴的六角旋转筒轴11,在该六角旋转筒轴11的外周旋转自如地固定设置有上述驱动链轮34。

并且,在上述六角旋转筒轴11的内部,嵌插有作为卡合旋转轴的六角旋转轴15,该六角旋转轴15能够通过旋转轴拉出部件16进行拉出操作。该六角旋转轴15被插入,该六角旋转轴15的前端贯通驱动链轮34的六角旋转筒轴11的六角孔,进而,能够插入到筒轴14a的六角孔中,上述筒轴14a嵌入到构成上述送出辊单元u的辊侧板17l、17r的六角孔轴承14的内轮。

上述旋转轴拉出部件16被按压在上述六角旋转筒轴11的外侧,并通过固定螺钉16a固定,该旋转轴拉出部件16与六角旋转筒轴11和驱动链轮34一起,在驱动链轮34旋转时,同样地旋转。

通过旋转轴拉出部件16进行将该六角旋转轴15从六角孔轴承14的筒轴14a的拔出动作,由此解除送出辊单元u、送出辊k、驱动链轮34之间的驱动连结状态,能够将送出辊单元u从播种装置b的前方的开口部q取出。

上述送出辊单元u的设置有旋转轴拉出部件16的一侧和相反的另一侧也是能够简单地解除送出辊单元u的轴承状态的结构,通过从旋转轴拉出部件16侧螺纹安装固定螺钉16a并经由施力弹簧s,利用通过固定螺钉16a固定于旋转轴拉出部件16的操作,配置于六角旋转筒轴11的内径的六角孔11a的内部的施力弹簧s按压六角旋转轴15,将整个送出辊单元u向左侧的辊侧板17l侧按压,该左侧的轴承部被简单地卡合,可旋转地轴承支撑送出辊k。

接着,关于送出辊单元u的结构,在图5~图8中进行说明。

送出辊单元u由左右的辊侧板17l、17r、在其间作为一体的结构而构成的送出辊k、种子引导件35和构成叉结构g的多个扒刮叉2构成。

以往,种子引导件35和扒刮叉2架设于播种装置b的框架侧板4l、4r,只有送出辊k旋转自如地轴承支撑于框架侧板4l、4r。

在本结构中,在框架侧板4l、4r的内侧配置侧板3l、3r,在该侧板3l、3r之间固定扒出异物的扒刮叉2和种子引导件35,进而在上述侧板3l、3r之间轴承支撑送出辊k,作为整体构成送出辊单元u,构成为能够从开口部q取出。

并且,播种装置b的开口部q构成在框架侧板4l、4r之间,通过送出辊单元u的后面板10封闭,通过将该后面板10安装于播种装置b的后面板,能够进行送出辊单元u的固定。

以如下方式构成:能够从播种装置b的前侧的开口部q对如此构成的送出辊单元u进行装卸,并能够通过上述旋转轴拉出部件16拉出六角旋转轴15,能够使驱动链轮34与送出辊k之间的动力传递状态断开/连接。

构成上述送出辊单元u的种子引导件35在图2、图5和图8中图示,构成为沿着送出辊k的外周的半圆的筒状。另外,如图14所示,叉结构g的扒刮叉2以如下方式构成:在间隔保持轴1与防脱卡定轴6之间连续设置送出辊k的削叉狭缝槽9的数目那么多的s字状的形状的板,,达到左右的辊侧板17l、17r的宽度。上述一片一片的扒刮叉2以与送出辊k的外周的扒刮狭缝槽9嵌合的方式配置。

并且,在继续种子送出作业的期间,在嵌入到设为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内的状态的异物不从设为该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落下的情况下,通过扒刮狭缝槽9内的扒刮叉2进行异物的扒出。

在图9所示的送出辊k中,为如下结构:上述扒刮狭缝槽9以1.2mm的宽度穿设有40条,上述扒刮叉2以0.8mm的宽度,在辊侧板17l、17r之间作为组件以相同间隔固定设置有40根。

接着,对送出辊k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送出辊k的表面,种子嵌入的设为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在与送出辊k的旋转轴心相同的方向上,与母线w平行地隔着角度6°的间隔穿设有60条。设为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以与该母线w平行的间隔被穿设,在送出辊的外周面形成与母线w方向平行的横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并且,将料斗内的稻种清扫回来的种子旋转刷33始终与送出辊的外周面紧贴地旋转。

另外,如图10所示,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穿设在周围的40条扒刮狭缝槽9的左右端部的2~3条之间,宽度逐渐变窄,并且深度变浅,收敛而消失。由此,也能够以种子容易进入设为条槽形状的送出凹部8,并且能够容易地在落下部分落下的方式构成。

本结构是如下结构:在育苗箱用播种机的播种装置中,将种子以一定量嵌入并保持在设为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中的送出辊k、用于将嵌合于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的种子从上部引导至下部的种子引导件35、和嵌入到穿设于送出辊k的外周的扒刮狭缝槽9中而将嵌合于种子送出凹部8的异物扒出的扒刮叉2一体地支撑在侧板3l、3r之间而构成送出辊单元u,且能够在播种装置b的框架侧板4l、4r之间装卸送出辊单元u。

接着,在图8至图16中,对扒刮叉结构g、构成扒刮叉结构g的扒刮叉2、支撑扒刮叉2的间隔保持轴1和防脱卡定轴6进行具体说明。

在嵌入到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狭缝槽9,且将嵌入到送出辊k的设为条槽形状的种子送出凹部8内的异物扒出的扒刮叉结构g中,扒刮叉结构g为通过间隔保持轴1和防脱卡定轴6卡定多个扒刮叉2的结构。

在上述间隔保持轴1上,穿设有多条决定多个扒刮叉2的位置的卡定槽1a。进而,以如下方式构成:通过固定于后方的卡定位置的防脱卡定轴6而进行与上述间隔保持轴1的卡定槽1a嵌合的扒刮叉2的防脱。

另外,在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中,扒刮叉2使嵌入到送出辊k的扒刮狭缝槽9的插入叉部2c突出,在该插入叉部2c的附近,设置嵌入到间隔保持轴1的卡定槽1a的卡定凹部2a,在比该卡定凹部2a更靠后方的位置,设置有供上述防脱卡定轴6嵌入的防脱凹部2b。

并且,为将上述插入叉部2c、卡定凹部2a和防脱凹部2b上下错开地配置的结构。

另外,在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中,在比扒刮叉2的防脱凹部2b靠后方,突出设置有用于抓住扒刮叉2的抓握部2d。

上述间隔保持轴1由直径12mm的轴构成,以与送出辊k的扒刮狭缝槽9的间距相同的7.35mm的间距,穿设有供扒刮叉2卡合嵌插的卡定槽1a。上述卡定槽1a的宽度为1.3mm,深度为1.5mm,其数目为40个。

在上述间隔保持轴1的两端设置m6的螺纹孔1b,如图8所示,构成为为了通过从构成送出辊单元u的侧板3l、3r的外侧插入的固定螺钉1c进行螺纹安装。

另外,与上述间隔保持轴1分开地设置有直径12mm的防脱卡定轴6。上述防脱卡定轴6的全长与上述间隔保持轴1相同,在两端设置m6的螺纹孔6b,从侧板3l、3r的外侧螺纹安装固定螺钉6c,并固定于送出辊单元u。

在上述扒刮叉2上,设置有作为向着前方且向着扒刮狭缝槽9的嵌入部的插入叉部2c。另外,在上述插入叉部2c的基部的上方的位置,将卡定凹部2a构成为朝向前方开口的u字槽。在上述卡定凹部2a的后方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嵌插防脱卡定轴6的防脱凹部2b。上述防脱凹部2b是朝向后方开口的u字槽。上述扒刮叉2是板状的部件,备有送出辊k的扒刮狭缝槽9的数目那么多。

上述间隔保持轴1在直径12mm的轴上隔开一定间隔地只穿设有多个卡定槽1a。上述防脱卡定轴6同样为直径12mm,但并不穿设与卡定槽1a相当的槽,由直线的外径12mm的轴构成。

另外,上述扒刮叉2以如下方式构成:在比防脱凹部2b更靠上方,朝向后方设置抓握部2d,在将上述防脱卡定轴6卸下的状态下,能够逐一卸下扒刮叉2。

接着,对扒刮叉结构g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1所示,在送出辊k安装于送出辊单元u的左右的侧板3l、3r的状态下,将间隔保持轴1插入左右的侧板3l、3r之间,在规定的位置利用固定螺钉1c进行固定。

接着,如图12所示,将扒刮叉2的前端的插入叉部2c嵌入到送出辊k的扒刮狭缝槽9中,直到卡定凹部2a嵌入到间隔保持轴1的卡定槽1a中并卡定的位置为止,插入扒刮叉2。对于40个扒刮叉2进行该处理。

接下来,如图13所示,在所有的扒刮叉2能够插入到所有的间隔保持轴1的卡定槽1a之后,在扒刮叉2的后部的防脱凹部2b的部分,将防脱卡定轴6从横向上贯通40个扒刮叉2的防脱凹部2b而插入。由此,阻止扒刮叉2向后方脱落。

接着,对用于进行扒刮叉2的维护的装卸进行说明。

在取出位于正中部分的一个扒刮叉2的情况下,松开防脱卡定轴6的两端的固定螺钉6c,卸下防脱卡定轴6。在防脱卡定轴6卸下的状态下,抓住想要更换的扒刮叉2的抓握部2d,朝向后侧拉出扒刮叉2。代替拉出的扒刮叉2,插入新的扒刮叉2。将防脱卡定轴6再次插入,将螺钉6c螺纹安装于端部的m6的螺纹孔6b,固定扒刮叉结构g的整体。

这样,能够简单地从扒刮叉结构g仅取出一个扒刮叉2。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育苗箱用播种机的送出辊的扒刮叉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