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栽的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6675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便于移栽的花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花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移栽的花盆。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美化环境,街边、公园内或室内会放置盆栽的花卉。有时候为了一些需求,需要将这些花卉再移栽到土地里。这时就需要将花卉从花盆内取出,现有技术的花盆是一个整体式结构,从中取出花卉非常麻烦,而且容易造成花盆的破坏。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于移栽的花盆,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移栽的花盆,包括上盆体和下盆体,上盆体底端与下盆体顶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盆体底端设置插口或插块,下盆体顶端对应设置匹配的插块或插口。

作为优选,所述上盆体底端沿周向设有第一台阶,下盆体顶端沿周向设有与第一台阶匹配的第二台阶。

作为优选,所述上盆体和下盆体的内壁设有竖向槽。

作为优选,所述下盆体底部沿周向设有接水盘。

作为优选,所述上盆体和下盆体内壁分别设置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下盆体底部沿周向设有接水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花盆内的植物进行移栽,省时省力,而且不会破坏花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上盆体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于移栽的花盆,包括上盆体1和下盆体2,上盆体1底端与下盆体2顶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

具体的讲,所述上盆体1底端设置插口3,下盆体2顶端对应设置匹配的插块4,通过插块4与插口3的配合将上盆体1与下盆体2连接在一起。

在需要进行花卉移栽的时候,将上盆体1向上提起,使得上盆体1与下盆体2分离,然后再将花卉从上盆体1中取出即可。在取出花卉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工具去掉靠近上盆体1内壁的部分土壤,这样能更容易的取出花卉。并且,插块4设置在下盆体2上,在从上盆体1内取出花卉的时候,不易损伤插块4。

另一方面,该花盆无需单独设置漏水孔,上盆体1与下盆体2配合面处形成漏水缝5,在对花卉浇水时,多余的水会从漏水缝5流出,从而保证花盆内的水不会过多,造成花卉根茎被长期浸泡腐烂。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便于移栽的花盆,包括上盆体1和下盆体2,所述上盆体1底端设置插块4,下盆体2顶端对应设置匹配的插口3,通过插块4与插口3的配合将上盆体1与下盆体2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种便于移栽的花盆,包括上盆体1和下盆体2,上盆体1底端与下盆体2顶端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

具体的讲,所述上盆体1底端沿周向设有第一台阶6,下盆体2顶端沿周向设有与第一台阶6匹配的第二台阶7,通过第一台阶6与第二台阶7的配合将上盆体1与下盆体2连接在一起。

该花盆无需单独设置漏水孔,第一台阶6与第二台阶7的配合处形成漏水缝5,在对花卉浇水时,多余的水会从漏水缝5流出,从而保证花盆内的水不会过多,造成花卉根茎被长期浸泡腐烂。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盆体1和下盆体2的内壁设有竖向槽8。

这种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取出花卉。在从上盆体取花卉时,可以用长条状工具去掉竖向槽内的土壤,从而减小了整个土壤与上盆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因此,取出花卉要更容易一些。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盆体2底部沿周向设有接水盘9。

对花卉浇水时,从漏水缝流出的水顺着花盆外壁向下流入接水盘内,可以避免水流到地面污染环境。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三任一项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盆体1和下盆体2内壁分别设置薄膜10。该薄膜10可以是环保塑料薄膜。

这种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取出花卉。因为,整个土壤都包覆在薄膜内,薄膜相对于土壤来说,薄膜与花盆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更小。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盆体2底部沿周向设有接水盘9。

对花卉浇水时,从漏水缝流出的水顺着花盆外壁向下流入接水盘内,可以避免水流到地面污染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