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158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被认为是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上最严重的土传病害。该病害在许多热带湿润或暖温带湿润的烟草种植国家均有发生。在我国,烟草科技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烟草青枯病的防治研究。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不仅成本高、污染重、破坏土壤生态,而且还会造成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尽管生物防治克服了化学防治的上述缺点,且研究和实践已证明其对烟草青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效,但生物药剂防治效果一般较为缓慢,其有效活性成分比较复杂,易受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具有有效期短、质量稳定性较差等缺点。因此,探索出更有效的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药剂或方法是必然的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为克服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弊端,尝试通过种植方式进行烟草青枯病的防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操作方便,易于管理,可有效减轻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与蔓延,并克服现有技术中生物药剂药效不稳定性和化学药剂残留超标、破坏生态环境等缺点。

所述的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播种万寿菊。于烟叶移栽前15~25天按常规技术进行烟田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然后在烟垄间播种万寿菊。

(2)施用含乙蒜素的移栽水。将乙蒜素和移栽水按照重量比1:2000~3000的比例稀释配制成乙蒜素移栽水,在烟苗移栽时进行灌根,每株烟苗灌根施用1.00kg乙蒜素移栽水。

(3)施用含万寿菊根茎的陪嫁土。烟苗移栽时,灌根施用乙蒜素移栽水后,每株烟苗施用万寿菊培嫁土混合物1.00kg。

(4)对万寿菊进行间苗。保证每株烟旁至少套种四株万寿菊,万寿菊套种在烟垄的两侧。

所述的万寿菊培嫁土混合物的构成为万寿菊根茎粉碎物和陪嫁土,两者比例为5~10:100。其中,万寿菊根茎粉碎物大小为0.5~1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乙蒜素移栽水中乙蒜素和移栽水的重量比为1:200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万寿菊培嫁土中的万寿菊根茎粉碎物:培嫁土的最佳比例为10:100。

其中乙蒜素的有效成分为乙烷硫代磺酸乙酯,分子式为C4H10O2S2

上述未说明部分为该领域的常规技术。在烟叶采收完成后,万寿菊的根茎拔除后晾干进行粉碎,待来年制作万寿菊培嫁土混合物,用于烟叶移栽环节。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操作方便,方法简单,管理容易,易被广大烟农掌握,可在烟草青枯病发生区推广。

2、本发明对人畜无毒、对环境安全,克服了生物药剂药效不稳定性的缺点和化学药剂残留超标、破坏生态环境的缺点。

3、本发明可延缓烟草青枯病发生10d以上,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其防效比生物药剂高27.95%~51.48%,比化学药剂高32.98~73.68%。

4、与生物药剂、化学药剂相比,使用本发明烟叶产量可提高10%左右,产值可提高30%以上。

5、本发明可循环再生产,烟叶采收完成后,万寿菊的根茎拔除后晾干进行粉碎可以制成万寿菊培嫁土混合物,用于烟叶移栽环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主要物质成分及其功能作用介绍如下:

乙蒜素是一种植物源仿生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速效性好、残留期短、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在移栽时灌根可及时杀灭烟株根际土壤中的青枯菌,将青枯菌消灭在侵入烟株前,为烟草生长发育提供一个健康的土壤环境。万寿菊又名臭芙蓉,为菊科万寿菊属的植物,在烟苗移栽时施用含有万寿菊根茎粉碎物的培嫁土可以驱走烟田中的地下害虫,从而降低青枯菌通过伤口(地下害虫刺伤烟苗根茎造成)侵染烟株的机率。同时,在烟田中套种万寿菊,活体万寿菊的根系分泌物等会产生一些抑菌物质使得烟株对青枯菌产生抗性,促进烟苗和烟株的生长发育。对万寿菊进行间苗可使万寿菊生长更好,根系分泌物更多。乙蒜素、万寿菊种子为市售产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申请人为验证和推广本发明中所述的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已于2014年和2015年在湖北省恩施州烟叶种植产区进行了大田防治试验验证。

其中,2014年在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凉风村(海拔高度880m)和利川市凉务乡诸天村(海拔高度1120m)开展9种大区种植对比试验,每区面积为10.8m×13.2m,种植220株烟草。试验区种植烟草品种为云烟87。

2015年在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凉风村(海拔高度895m)和恩施市城郊烟草基地单元(海拔高度585m)开展9种大区种植对比试验,每区面积为18.6m×15.4m,种植480株烟草。试验区种植烟草品种为云烟87。

试验区地势平坦,田块整齐,排灌方便;土壤疏松为黄棕壤,肥力适中;连年种植烟草,历年青枯病发生严重。

下面将结合具体烟草种植技术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播种万寿菊。4月5日按常规技术进行烟田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然后在烟垄间播种万寿菊。

(2)烟苗移栽。2014年宣恩县椒园镇凉风村4月25日移栽烟苗,利川市凉务乡诸天村4月30日移栽烟苗;2015年宣恩县椒园镇凉风村4月24日移栽烟苗,恩施市城郊烟草基地单元4月22日移栽烟苗。烟垄的行距为110~120cm,烟草的株距为55~60cm。

(3)施用含乙蒜素的移栽水。量取一定量的80%乙蒜素原药(河南省大地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用移栽水进行稀释,在烟苗移栽时将制成的乙蒜素移栽水进行灌根,每株烟苗灌根施用1.00kg。

(4)施用含万寿菊根茎的陪嫁土。在粉碎机中将万寿菊根茎进行粉碎(0.5~10mm),将粉碎物按比例与培嫁土混匀,制成万寿菊培嫁土混合物。灌根施用乙蒜素移栽水后,每株烟苗施用万寿菊培嫁土混合物1.00kg。

(5)对万寿菊进行间苗:间苗后万寿菊株距为30cm,行距为30~50cm。

万寿菊与烟套种,见图1。

表1为不同实施例主要物质施用含量及配比。

表1

为验证和推广本发明所述的防治烟草青枯病的田间种植方法,同时在采用以上9种实施例的同一地方分别进行了防治烟草青枯病的对比试验。对比试验为施用常用生物药剂和化学药剂,依然采用大区对比的方式,每区种植相同数目的烟株;并以常规种植未施药剂的烟草为对照。

烟叶移栽后对本发明中所述的各实施例和每个对比试验中的烟株的病害首发时期进行了记录,并于采收结束前一天进行发病情况调查,计算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指数=100×[Σ(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防治效果(%)=[(对照病指-处理病指)/对照病指]×100。

2014年度烟草青枯病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见表2和表3。本发明中所述的各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9)可延缓烟草青枯病发生10d以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生物药剂、化学药剂和对照,至采烤结束(最后一次调查)时,实施例1~实施例9较对照的防效均在75%以上,较生物药剂的防效高27.95%~38.33%、较化学药剂的防效高32.98%~71.43%,其中尤以实施例9最高(防效高于80%)。

表2不同处理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记载表(宣恩,2014年)

表3不同处理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记载表(利川,2014年)

2015年度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和防治效果见表4和表5。本发明中所述的各实施例(实施例1~实施例9)可延缓烟草青枯病发生12 d;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生物药剂、化学药剂和对照,至采烤结束(最后一次调查)时,实施例1~实施例9较对照的防效均在75%以上,较生物药剂的防效高38.93%~51.48%、较化学药剂高55.46%~73.68%,其中尤以实施例9最好(防效高于80%)。

表4不同处理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记载表(宣恩,2015年)

表5不同处理烟草青枯病发病情况调查记载表(恩施,2015年)

对烟草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6和表7。2014年度实施例1~实施例9中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22.92%、51.14%和22.63%;较生物药剂平均增加11.20%、31.10%和17.58%;较化学药剂平均增加9.88%、31.43%和19.29%。其中以实施例9的烟叶经济性状指标增幅最大。

2015年度实施例1~实施例9中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分别较对照平均增加19.49%、49.66%和24.93%;较生物药剂平均增加14.10%、31.78%和15.20%;较化学药剂平均增加12.42%、32.08%和17.19%。其中以实施例9的烟叶经济性状指标增幅最大。

表6不同处理烟草经济性状统计(宣恩,2014年)

表7不同处理烟草经济性状统计(恩施,2015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