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及其扦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7167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扦插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及其扦插方法。



背景技术:

在棉花育种工作中,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最终是通过优良单株的选择的选择决选获得的棉花优良单株的选择主要经过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等多时期的选择,最终确定优良单株。由于棉花是异花授粉作物,优良单株的种子存在严重的遗传变异,因此需要育种工作者进行多年系谱选择才有可能获得与所选单株性状相近的株系。而应用棉花枝条扦插技术不但可以保存优良单株,还可以将单株扩繁成一个小群体,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棉花和其它一年生作物一样,优良品种的遗传变异、退化是困扰育种界的难题之一。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通常是由育种者进行提纯、复壮。因此,每年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棉花的枝条扦插不如木本植物那样易于生根,易导致成活率很低,一直未得到应用。因此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棉花扦插方法,来带动棉花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及其扦插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具有很好的促进生根的效果,配合本发明的扦插方法可以最大化的提高扦插过后棉花的存活率。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0-15份、枯叶20-25份、蛭石8-15份、硫酸锰5-15份、硫酸锌10-16份和水5-10份。

优选的,所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3-15份、枯叶22-25份、蛭石11-15份、硫酸锰8-15份、硫酸锌13-16份和水8-10份。

优选的,所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4份、枯叶24份、蛭石12份、硫酸锰13份、硫酸锌15份和水8份。

优选的,所述淤泥为渔业产品养殖池塘淤泥或河底淤泥,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率。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所配合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花枝条扦插到生根基质中浸泡30-40h,期间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18h,扦插环境的温度控制在30-40℃;

第二步、将浸泡过后的棉花枝条加盖保鲜膜,保温保湿培养在重新制作且没有用过的生根基质中,培养50-60天后即可移植到普通的土壤环境中;

第三步、移植到普通土壤环境中的5-8天内需人工施肥3-5次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棉花枝条削成锥状,有利于棉花枝条扦插养分的吸收,从而利于生根率的提高。

优选的,所述第二步的生根基质3-5天更换一次,保证营养的充分提供,提高生根的效率,缩短生根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第三步人工施肥的肥料为粪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存活率,且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充足,环保无污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质具有很好的促进生根的效果,配合本发明的扦插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扦插过后棉花的存活率,综合实施例的存活率来看,显著高于市面上的普通扦插方法的生根率,并且该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减少现有技术中人工的栽培照料,减少现有技术中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避免种植所得的棉花品质不好。

本发明扦插方法操作简单,生根基质的材料成本低廉,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扦插过程中环保无污染,绿色健康,适合工业化大规模扦插种植棉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5份、枯叶25份、蛭石15份、硫酸锰15份、硫酸锌16份和水10份。

淤泥为渔业产品养殖池塘淤泥,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率。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所配合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花枝条扦插到生根基质中浸泡40h,期间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18h,扦插环境的温度控制在40℃;

第二步、将浸泡过后的棉花枝条加盖保鲜膜,保温保湿培养在重新制作且没有用过的生根基质中,培养60天后即可移植到普通的土壤环境中;

第三步、移植到普通土壤环境中的5天内需人工施肥5次即可。

第一步棉花枝条削成锥状,有利于棉花枝条扦插养分的吸收,从而利于生根率的提高。

第二步的生根基质5天更换一次,保证营养的充分提供,提高生根的效率,缩短生根的时间。

第三步人工施肥的肥料为粪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存活率,且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充足,环保无污染。

取100株棉花采用此方法扦插,30天后观察结果显示,存活率在95%。

实施例2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0份、枯叶20份、蛭石8份、硫酸锰5份、硫酸锌10份和水5份。

淤泥为河底淤泥,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率。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所配合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花枝条扦插到生根基质中浸泡40h,期间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18h,扦插环境的温度控制在40℃;

第二步、将浸泡过后的棉花枝条加盖保鲜膜,保温保湿培养在重新制作且没有用过的生根基质中,培养60天后即可移植到普通的土壤环境中;

第三步、移植到普通土壤环境中的5天内需人工施肥3次即可。

第一步棉花枝条削成锥状,有利于棉花枝条扦插养分的吸收,从而利于生根率的提高。

第二步的生根基质3天更换一次,保证营养的充分提供,提高生根的效率,缩短生根的时间。

第三步人工施肥的肥料为粪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存活率,且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充足,环保无污染。

取100株棉花采用此方法扦插,30天后观察结果显示,存活率在93%。

实施例3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5份、枯叶20份、蛭石15份、硫酸锰5份、硫酸锌16份和水5份。

淤泥为渔业产品养殖池塘淤泥,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率。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所配合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花枝条扦插到生根基质中浸泡40h,期间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18h,扦插环境的温度控制在30℃;

第二步、将浸泡过后的棉花枝条加盖保鲜膜,保温保湿培养在重新制作且没有用过的生根基质中,培养50天后即可移植到普通的土壤环境中;

第三步、移植到普通土壤环境中的8天内需人工施肥3次即可。

第一步棉花枝条削成锥状,有利于棉花枝条扦插养分的吸收,从而利于生根率的提高。

第二步的生根基质5天更换一次,保证营养的充分提供,提高生根的效率,缩短生根的时间。

第三步人工施肥的肥料为粪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存活率,且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充足,环保无污染。

取100株棉花采用此方法扦插,30天后观察结果显示,存活率在97%。

实施例4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4份、枯叶24份、蛭石12份、硫酸锰13份、硫酸锌15份和水8份。

淤泥为渔业产品养殖池塘淤泥,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率。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所配合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花枝条扦插到生根基质中浸泡30h,期间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18h,扦插环境的温度控制在40℃;

第二步、将浸泡过后的棉花枝条加盖保鲜膜,保温保湿培养在重新制作且没有用过的生根基质中,培养50天后即可移植到普通的土壤环境中;

第三步、移植到普通土壤环境中的8天内需人工施肥3次即可。

第一步棉花枝条削成锥状,有利于棉花枝条扦插养分的吸收,从而利于生根率的提高。

第二步的生根基质3天更换一次,保证营养的充分提供,提高生根的效率,缩短生根的时间。

第三步人工施肥的肥料为粪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存活率,且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充足,环保无污染。

取100株棉花采用此方法扦插,30天后观察结果显示,存活率在91%。

实施例5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5份、枯叶22份、蛭石15份、硫酸锰8份、硫酸锌16份和水8份。

淤泥为河底淤泥,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率。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所配合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花枝条扦插到生根基质中浸泡40h,期间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18h,扦插环境的温度控制在40℃;

第二步、将浸泡过后的棉花枝条加盖保鲜膜,保温保湿培养在重新制作且没有用过的生根基质中,培养60天后即可移植到普通的土壤环境中;

第三步、移植到普通土壤环境中的5天内需人工施肥3次即可。

第一步棉花枝条削成锥状,有利于棉花枝条扦插养分的吸收,从而利于生根率的提高。

第二步的生根基质3天更换一次,保证营养的充分提供,提高生根的效率,缩短生根的时间。

第三步人工施肥的肥料为粪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存活率,且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充足,环保无污染。

取100株棉花采用此方法扦插,30天后观察结果显示,存活率在96%。

实施例6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淤泥13份、枯叶22份、蛭石11份、硫酸锰8份、硫酸锌16份和水10份。

淤泥为河底淤泥,其营养价值高,有利于提高扦插枝条的生根率。

一种棉花扦插生根基质所配合的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棉花枝条扦插到生根基质中浸泡40h,期间接受阳光照射不少于18h,扦插环境的温度控制在40℃;

第二步、将浸泡过后的棉花枝条加盖保鲜膜,保温保湿培养在重新制作且没有用过的生根基质中,培养60天后即可移植到普通的土壤环境中;

第三步、移植到普通土壤环境中的5天内需人工施肥3次即可。

第一步棉花枝条削成锥状,有利于棉花枝条扦插养分的吸收,从而利于生根率的提高。

第二步的生根基质3天更换一次,保证营养的充分提供,提高生根的效率,缩短生根的时间。

第三步人工施肥的肥料为粪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存活率,且肥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营养充足,环保无污染。

取100株棉花采用此方法扦插,30天后观察结果显示,存活率在9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