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甘鱼除虱的装置及其除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115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甘鱼除虱的装置及其除虱方法。



背景技术:

鱼虱寄生在於洄游的海水鱼及淡水鱼体上,已知约120种,多归属鱼虱属。体扁,背甲宽阔,故呈明显的卵圆形。复眼无柄,不能活动。有一对大吸盘,胸部有4对分支的游泳肢,腹部小而不分节。善游泳,但有许多种类往往以翻筋斗的方式在水中前进。以吸盘牢固地吸附在宿主皮上,用盘状的刺吸口器取食血液和黏液。

甘鱼是外来品种,容易发生鱼虱侵害,当发生鱼虱时,甘鱼完全处于不进食状态,鱼体被鱼虱咬伤的吸食点感染红肿腐烂,鱼体迅速消瘦,死亡率极高。采用杀虫剂除鱼虱,剂量轻无杀虱效果,剂量重则鱼虱未除鱼先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果好,对甘鱼鱼体不产生影响的除虱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甘鱼除虱的装置,其包括饲养池和淡盐水池,所述淡盐水池包括与饲养池连通的过渡池以及与过渡池连通的路径池;所述路径池内设置有回折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回折路径的入口、回折路径的出口以及回折路径内均设置有单向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回折路径的入口内侧设置有淡盐水补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池设置有盐水补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路径池中的淡盐水含盐浓度为1~15‰。

进一步的,所述路径池中的淡盐水含盐浓度为8‰。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对甘鱼除虱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饲养池内的甘鱼经过渡池驱赶至路径池内,浸泡3~5分钟;

b)将淡盐水浸泡后的甘鱼由路径池经过渡池驱赶至饲养池内,禁食10~12小时;

c)禁食结束后,第一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30~40%喂食,第二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60%~80%喂食,第三天恢复正常投料量喂食。

所述方法中,所述过渡池内的盐水的含盐浓度为2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引导甘鱼从饲养区转移至淡水区,通过回折路径和驱动水流,使甘鱼沿规定方向移动,同时可以控制甘鱼在淡水区内的停留时间。本装置结合其方法可快速的去除甘鱼体表的鱼虱,鱼体感染腐烂1周内痊愈,具有良好的特殊根治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饲养池、2过渡池、3路径池、4回折路径、5回折路径的入口、6回折路径的出口、7单向挡板、8淡盐水补水装置、9盐水补水装置、10注水弯头、11过渡池排水阀、12饲养池排水阀、13饲养池补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该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对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实施例1

结合图1所示,一种用于甘鱼除虱的装置,其包括饲养池1和淡盐水池,所述淡盐水池包括与饲养池1连通的过渡池2以及与过渡池2连通的路径池3;所述路径池内设置有回折路径4。

所述回折路径的入口5、回折路径的出口6以及回折路径4内均设置有单向挡板7。

所述回折路径的入口5内侧设置有淡盐水补水装置8。所述淡盐水补水装置8通过注水弯头10向回折路径内注水,驱动甘鱼沿回折路径游动。作为优选,回折路径在每个回折点均设置有单向挡板7,单向挡板7配合淡盐水补水装置8注入的水流,保证了甘鱼在回折路径内沿规定方向移动,同时可以控制甘鱼在路径池3内的停留时间。

所述过渡池2设置有盐水补水装置9。盐水补水装置9的注水口设置在回折路径的出口6处,盐水补水装置9向过渡池内注入盐水,保证过渡池2内的盐水浓度稳定。过渡池2在于盐水补水装置9的注水口对侧设置有过渡池排水阀11,过渡池排水阀11将水排出装置外。

所述饲养池1设置又饲养池补水装置13,饲养池补水装置13向饲养池1内补充盐水,调整饲养池内的含盐浓度,保证甘鱼正常生活。饲养池1与过渡池2通过饲养池排水阀12连通,用于甘鱼出入饲养池。

在淡盐水中,甘鱼体表的鱼虱与鱼体脱离,并在水流冲击下远离鱼体死亡,鱼体感染腐烂1周内痊愈,具有良好的特殊根治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对甘鱼除虱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饲养池1内的甘鱼经过渡池2驱赶至路径池3内,浸泡3分钟;

b)将淡盐水浸泡后的甘鱼由路径池3经过渡池2驱赶至饲养池1内,禁食10小时;

c)禁食结束后,第一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30%喂食,第二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60%%喂食,第三天恢复正常投料量喂食。

所述路径池3中的淡盐水含盐浓度为1‰。所述过渡池2内的盐水的含盐浓度为30‰。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对甘鱼除虱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饲养池1内的甘鱼经过渡池2驱赶至路径池3内,浸泡5分钟;

b)将淡盐水浸泡后的甘鱼由路径池3经过渡池2驱赶至饲养池1内,禁食12小时;

c)禁食结束后,第一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40%喂食,第二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80%喂食,第三天恢复正常投料量喂食。

所述路径池3中的淡盐水含盐浓度为15‰。所述过渡池2内的盐水的含盐浓度为20‰。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对甘鱼除虱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将饲养池1内的甘鱼经过渡池2驱赶至路径池3内,浸泡4分钟;

b)将淡盐水浸泡后的甘鱼由路径池3经过渡池2驱赶至饲养池1内,禁食11小时;

c)禁食结束后,第一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35%喂食,第二天按正常日投料量的70%喂食,第三天恢复正常投料量喂食。

所述路径池3中的淡盐水含盐浓度为8‰。所述过渡池2内的盐水的含盐浓度为25‰。

对比例1

饲养水体中加入福尔马林溶液,至水体中的福尔马林浓度至100毫克/升~150毫克/升,药浴15~20分钟。

效果例

将实施例2~4与对比例1的处理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