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485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东北大米主要种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广大平原地区,种植在极其肥沃的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够的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阳光雨露充足,又有纯净无污染的灌溉用水,生长周期一般五个月左右。独特地域优势,保证了东北大米独有的高品质。

真正的东北大米粒形短圆,长宽比约为1.6:1,腹白少,胶质率高,米色清亮透明。

以下为东北大米的主要鉴别方法:

(1)看硬度:大米粒硬度主要是由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强,蛋白质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高。一般新米比陈米硬,水份低的米比水份高的米硬,晚米比早米硬。

(2)看腹白:大米腹部常有一个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称为“心白”,在外腹被称“外白”。腹白部分米质蛋白质含量较低,含淀粉较多。—般含水份过高,收后未经后熟和不够成熟的稻谷,腹白较大。

(3)看爆腰:爆腰是由于大米在干燥过程中发生急热,急热现象后,米粒内外收缩失去平衡造成的。爆腰米食用时外烂里生,营养价值降低。所以,选米时要仔细观察米粒表面,如果米粒上出现一条或更多条横裂纹,就说明是爆腰米。

(4)看黄粒: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份在—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所以选购时,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另外,米粒中含“死青”粒较多,米的质量也较差。

(5)看新陈:大米若陈化现象较重,陈米的色泽变暗,粘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所以,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同时,捧起大米闻一闻气味是否正常,如有发霉的气味说明是陈米。另外,看米粒中是否有虫蚀,如果有虫蚀粒和虫尸出现说明是陈米,鉴别大米霉变,主要从大米色泽和气味等方面考察。

江淮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水稻的传统产区,以每年种植一季稻一季麦为主,由于生长周期短、稻麦轮作等原因,大米的品质相比东北大米有明显的差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故如何通过种植方法来提升大米的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该方法不通过基因方式,而通过改变水稻的生长外部条件来提升水稻品质。

一种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小麦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2-16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800-1000kg的人畜肥料和30-50kg的氮磷钾复合肥;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3-7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20-30天鸭苗15-20只/亩;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泥鳅苗6000-8000尾/亩并追加氮肥20-30kg/亩;

d、水稻生育期发育至灌浆期后,将鸭从田间收回,并对叶片喷洒光合菌菌剂;

e、追加肥料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腐殖酸50-80kg/亩和乙醇8-15kg/亩。

随着我国对大气污染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秸秆焚烧已经被很多省份立法禁止,故如何加快秸秆的分解速度、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发明中加入腐殖酸和乙醇的作用是可以加快小麦秸秆的分解速度。

步骤a中加入人畜肥料和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复合基肥,对后续水稻的生长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与腐殖酸和乙醇共同作用,对小麦秸秆的分解作用更好。

步骤b中加入鸭苗,不但可以使鸭粪直接还田,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减低农药在水稻和土壤中的残留量,而且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步骤c中加入泥鳅,不但可以起到松土,增加土壤肥料的作用,而且有利于秸秆的进一步分解,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优选的,从水稻分蘖末期到灌浆期,定期加入石灰水进行消毒。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e中追加的肥料的主要成分为:尿素、生物菌肥和细胞分裂素。

优选的,所述的生物菌肥的主要成分为绿色木霉菌。

光合菌以土壤中的光和热为能源,在光照厌氧条件下生长旺盛,无光条件下也能生长,它将有机和无机营养物质转化成易为植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光合细菌除本身的有机营养物质外,还含有铜、锌、钼、钴、镍等微量元素,可补充土壤所缺微量元素,提高肥效,光合细菌有很强的固氮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的营养结构,肥沃土壤。光合细菌在土壤中大量生长繁殖,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如放射线菌)的生长,减少有害菌群(如丝状真菌)引起的病害。

绿色木霉是木霉菌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腐生于木材、种子及植物残体上。绿色木霉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所产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对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绿色木霉又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灌浆期是改善大米品质的最重要的阶段,本发明中在灌浆期加入尿素、生物菌肥和细胞分裂素,主要作用是为水稻在灌浆期为光合作用提供最佳的条件,并且加入绿色木霉菌可以加速小麦秸秆中的纤维素酶分解速度,将水稻收获后小麦秸秆的分解率提高到85%以上,在灌浆期才使用绿色木霉菌的主要原因是,绿色木霉菌是一种资源丰富的拮抗微生物,过早加入不利于其它微生物的生存,从而影响水稻的前期生长。

本发明所提供的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一是泡田时加入腐殖酸和乙醇,加快小麦秸秆的分解速度;二是加入鸭苗和泥鳅,对小麦秸秆的分解作用更好,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在灌浆期加入尿素、生物菌肥和细胞分裂素,为水稻在灌浆期为光合作用提供最佳的条件;本发明通过在种植方法、肥料等方面的改进,使江淮地区水稻的品质有显著的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以南粳46为例,得出如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分析:

实施例1

一种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小麦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5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850kg的人畜肥料和35kg的氮磷钾复合肥;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5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205天鸭苗18只/亩;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泥鳅苗7500尾/亩并追加氮肥25kg/亩;

d、水稻生育期发育至灌浆期后,将鸭从田间收回,并对叶片喷洒光合菌菌剂;

e、追加肥料30kg/亩,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腐殖酸65kg/亩和乙醇12kg/亩。

从水稻分蘖末期到灌浆期,定期加入石灰水进行消毒。

所述的步骤e中追加的肥料的主要成分为:尿素、生物菌肥和细胞分裂素。

所述的生物菌肥的主要成分为绿色木霉菌。

实施例2

一种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小麦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2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1000kg的人畜肥料和30kg的氮磷钾复合肥;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7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20天鸭苗20只/亩;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泥鳅苗6000尾/亩并追加氮肥30kg/亩;

d、水稻生育期发育至灌浆期后,将鸭从田间收回,并对叶片喷洒光合菌菌剂;

e、追加肥料25kg/亩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腐殖酸80kg/亩和乙醇8kg/亩。

从水稻分蘖末期到灌浆期,定期加入石灰水进行消毒。

所述的步骤e中追加的肥料的主要成分为:尿素、生物菌肥和细胞分裂素。

所述的生物菌肥的主要成分为绿色木霉菌。

实施例3

一种在江淮地区提升水稻品质的种植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a、将小麦收割后,留茬低于20cm,泡田16小时,将田中的积水排出,采用深耕的方式,将土进行翻耕、平整并加入800kg的人畜肥料和50kg的氮磷钾复合肥;

b、加水,水面高出土面3cm,插入水稻秧苗,投放30天鸭苗15只/亩;

c、待水稻分蘖末期,投放泥鳅苗8000尾/亩并追加氮肥20kg/亩;

d、水稻生育期发育至灌浆期后,将鸭从田间收回,并对叶片喷洒光合菌菌剂;

e、追加肥料40kg/亩直至水稻成熟为止。

所述的步骤a中,泡田时加入腐殖酸50kg/亩和乙醇15kg/亩。

从水稻分蘖末期到灌浆期,定期加入石灰水进行消毒。

所述的步骤e中追加的肥料的主要成分为:尿素、生物菌肥和细胞分裂素。

所述的生物菌肥的主要成分为绿色木霉菌。

以下用对比实施例来对施肥情况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对比例1

将实施例1中的乙醇去除,其余制备条件不变。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泥鳅去除,其余制备条件不变。

对比例3

将实施例1中的生物菌肥去除,其余制备条件不变。

对比例4

将实施例1中的生物菌肥在步骤a中就开始加入,其余制备条件不变。

对照例1

采用常规方法种植南粳46。

对照例2

市场上购买的福临门金粳稻东北大米。

以下对实施例1-3、对比例1-4和对照例1-2种植的大米样品进行大米品质特性检测,检测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大米样品的品质特性检测结果

由以上检测数据可以知道,虽然本发明制备的大米的品质相比优质的东北大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比传统的种植方法,大米的品质已经有显著的提升;

而种植方法中是否加入生物菌肥以及加入的时机对提升水稻的品质影响较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