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478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川芎为一味常用中药,传统用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

川芎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能,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川芎主要为栽培植物,主产于四川都江堰,彭州,在云南、贵州、广西等于气候温和的环境中亦有栽种。

川芎根腐病俗名"水冬瓜"。病原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多发生于生长期和收获期,危害很大。受害根地上部从外围的叶片开始褪色发黄,逐渐向心叶扩展,最终凋萎;地下根茎的病部呈褐色至红褐色,发干,后内部坏死。若天气潮湿多雨,常变为湿腐,根茎迅速腐烂,直至无法从土中拔起,湿腐烂的并不发生恶臭。苗期起就可为害。

目前对川芎根腐病的防治主要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式。采用化学防治操作容易,效果确切,但容易造成药材农药残留,不仅对川芎品质造成危害,还会影响整个川芎产业。采用农业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效果不好。

因此提供一种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效果确切,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川芎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川芎根腐病的防治存在效果不好或农药残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方法,该方法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土地的选择及处理:选择海拔不低于900米的阳坡生荒地作为育苓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作为栽植地,不宜选择土质黏重,排水不良、低洼地带的土地作为栽植地,所述育苓地和栽植地均实行轮作,所述栽植地实行水旱轮作;

将所述育苓地挖翻开厢开穴窝后,用生物农药浇灌穴窝,再进行苓种栽培;所述栽植地翻耕耙细后,喷洒生物农药,再进行川芎种苗的移植;

步骤b:选择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的苓子或抚芎进行育苗;所述苓子或抚芎在栽种前用所述生物农药喷洒;

步骤c:田间管理:及时整地,适度深翻晾晒,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如有带病植株,立即拔除,并收集其根、茎、叶,在远离田地处烧掉;在发现病株的地方,用所述生物农药浸透。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农药为以蛇床子、秦艽、白鲜皮为原料药,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而成的农药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的重量比为:蛇床子10-18份,秦艽4-9份,白鲜皮6-12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用生物农药浇灌穴窝,每个穴窝用生物农药3-5ml;向栽植地喷洒生物农药为每亩200-400ml。

本发明所述的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cnidium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蛇床子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从果实醇提取物中除得到7-甲氧基欧芹酚外,尚得到棕榈酸(palmiticacid))、β-谷甾醇、香柑内酯(bergapten)、异虎耳草素(isopimpinellin)和花椒毒酚(xanthotoxol)等。据报道,我国商品蛇床子果实含哥伦比亚内酯(columbianadin)0.20%,圆白芷素(archangelicin)、食用白芷素(edultin)、香柑内酯、异虎耳草素、o-乙酰二氢欧山芹素(o-acetyl-columbianetin)、二氢欧山芹素(columbianetin)、o-异戊酰二氢欧山芹素(o-islvaleryl-columbianetin)、3'-异丁酰氧-o-乙酰二氢欧山芹素(3'-isobutyloxy-o-acetylcolumbianetin)及o-异丁酰二氢欧山芹素(o-isobutylcolumbianetin,cnidiadin)。种子含香柑内酯、欧山芹素(orosclol)及食用白芷素。

本发明所述的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μllapall.、麻花秦艽gentianastraminea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duthieexburk.或秦艽gentianadahuricafisch.的干燥根。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秦艽”和“麻花艽”,后一种习称“小秦艽”。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秦艽和麻花艽晒软,堆置“发汗”至表面呈红黄色或灰黄色时,摊开晒干,或不经“发汗”直接晒干;小秦艽趁鲜时搓去黑皮,晒干。含秦艽碱甲即是龙胆碱(gentian-ine),秦艽碱乙即是龙胆次碱(gentianidine),秦艽碱丙(gentianal),龙胆苦甙(gentiopicroside),当药苦甙(swertia-marin)。另有报道,秦艽根主含龙胆苦甙,在提取分离时,龙胆苦甙与氨水作用转化为龙胆碱和秦艽碱丙等生物碱。近有报道,秦艽根含龙胆苦甙,褐煤酸(montanicacid),褐煤酸甲酯(methylmontanate),栎瘿酸(roburic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

本发明所述的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dasycarpusturcz.的干燥根皮。含补骨脂素(psoral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东莨菪素(scopoletin),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n),根含白鲜碱(dictamnine),γ-崖椒碱(γ-fagarine),前茵芋碱(preskimmianine)],茵芋碱(skimmia-_nine),白鲜明碱(dasycarpamin),胡芦巴碱(trigonelline),胆碱(choline),o-乙基-降-白鲜碱(o-ethylnordictamnine),o-乙基-降-γ-崖椒碱(o-ethylnor-γ-fagarine),o-乙基-降-茵芋碱(o-ethylnorskimmianine),异斑点沸林草碱(isomaculosidine),吴茱萸苦素(rutaevin),白鲜醇(dictamnol),娠烯酸酮(peregnenolone),秦皮酮(fraxinellone),黄柏酮(obacunone),柠檬苦素(limo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莱油甾醇(campesterol),皂甙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农业防治和化药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川芎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确切,会造成农药残留,不会影响川芎品质。

本发明采用蛇床子、秦艽、白鲜皮为原料制备生物农药,原料来源于自然,川芎的根腐病进行防治,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容易降解或代谢为简单的天然化合物,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川芎及环境安全。本发明生物农药中富含多种化学成分,作用方式多样、机理复杂,通过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起到防治川芎根腐病的作用,因此不易产生抗药性。

本发明采用在川芎生长过程中各个关键节点的控制,保证其不受到根腐病病原的污染,在发生根腐病后,采取隔离及灭菌措施,保证不传染其他植株。多个环节的控制,保证了川芎根腐病防治的确切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防治川芎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

原料组成:蛇床子1000g,秦艽900g,白鲜皮600g。

制备方法: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入4倍量的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24(50℃),得浓缩液;

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5g及分散剂聚乙二醇1.1g,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所得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取200ml,加水800ml,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实施例2

防治川芎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

原料组成:蛇床子1800g,秦艽800g,白鲜皮1200g。

制备方法: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入6倍量的乙醇回流4次,每次3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30(50℃),得浓缩液;

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2g及分散剂聚乙二醇1.6g,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所得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取200ml,加水800ml,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实施例3

防治川芎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

原料组成:蛇床子1500g,秦艽400g,白鲜皮900g。

制备方法: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入5倍量的乙醇回流4次,每次3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27(50℃),得浓缩液;

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5g及分散剂聚乙二醇0.9g,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所得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取200ml,加水800ml,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实施例4

防治川芎根腐病的农药的制备。

原料组成:蛇床子1200g,秦艽600g,白鲜皮1100g。

制备方法: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入4倍量的乙醇回流3次,每次2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28(50℃),得浓缩液;

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8g及分散剂聚乙二醇1.1g,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所得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取200ml,加水800ml,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实施例5

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

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入6倍量的乙醇回流2次,每次3小时,过滤,回收乙醇,浓缩至密度为1.24(50℃),得浓缩液;

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羧甲基纤维素钠1.9g及分散剂聚乙二醇2g,即得。

本实施例制备所得农药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取本品,无需配制,即可使用。

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生物农药,结合农业防治进行川芎根腐病的防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土地的选择及处理:选择海拔980米的阳坡生荒地作为育苓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作为栽植地,所述育苓地和栽植地均实行轮作,所述栽植地实行水旱轮作;

将所述育苓地挖翻开厢开穴窝后,用生物农药浇灌穴窝,每个穴窝用生物农药3-5ml,再进行苓种栽培;所述栽植地翻耕耙细后,喷洒每亩200-400ml的生物农药,再进行川芎种苗的移植;

步骤b:选择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的苓子或抚芎进行育苗;所述苓子或抚芎在栽种前用所述生物农药喷洒;

步骤c:田间管理:及时整地,适度深翻晾晒,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如有带病植株,立即拔除,并收集其根、茎、叶,在远离田地处烧掉;在发现病株的地方,用所述生物农药浸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生物农药的使用量为其未加水稀释前的量。

结果显示,本实施例中川芎根腐病的发生率仅为0.5%。

实施例6

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生物农药,结合农业防治进行川芎根腐病的防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土地的选择及处理:选择海拔940米的阳坡生荒地作为育苓地;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作为栽植地,所述育苓地和栽植地均实行轮作,所述栽植地实行水旱轮作;

将所述育苓地挖翻开厢开穴窝后,用生物农药浇灌穴窝,每个穴窝用生物农药5ml,再进行苓种栽培;所述栽植地翻耕耙细后,喷洒每亩400ml的生物农药,再进行川芎种苗的移植;

步骤b:选择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的苓子或抚芎进行育苗;所述苓子或抚芎在栽种前用所述生物农药喷洒;

步骤c:田间管理:及时整地,适度深翻晾晒,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如有带病植株,立即拔除,并收集其根、茎、叶,在远离田地处烧掉;在发现病株的地方,用所述生物农药浸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生物农药的使用量为其未加水稀释前的量。

结果显示,本实施例中川芎根腐病的发生率仅为0.2%。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