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1460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滇丁香(luculiapincianahook.)属于茜草科(rubiaceae)滇丁香属(luculia)常绿灌木或乔木,花期长、花色艳丽芳香、花序大且密集、四季常绿、叶片翠绿光亮以及株型美观,是一种新兴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木本花卉。然而,在炎热的夏季,栽培的滇丁香常会因枯萎病的发生而造成植株大量死亡,给栽培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商品化生产。

经病原鉴定,引起滇丁香枯萎病的病原菌主要是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镰刀菌枯萎病又称根腐病、茎腐病,属于真菌性土传病害。病菌从植物根部侵入,扩展进入维管束,造成植株枯死,在植株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内外已报道了百合、大花蕙兰、牡丹等许多观赏植物都受该病严重为害。

现有技术实现方案:

目前,有效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方法是化学防治,该法具有防治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便、受季节性限制较小、适宜于大面积使用等优点。然而,因枯萎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各种植物的枯萎病往往由多种病菌混合侵染所造成,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因生态条件不同,其优势菌种类都不尽相同(孙文姬,1999)。此外,即使是同种病原菌在不同的寄主植物上也会发生变异,形成不同的专化类型,如茄病镰刀菌在瓜类、大豆和甘薯寄主植物上分别变异为瓜类专化型、大豆专化型、甘薯专化型病菌,这些专化型病菌都具有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因此,要采用化学防治法对某一地区某种植物的枯萎病进行有效防治就应筛选出有效防治的药剂。如梁巧兰等(2004年)对观赏百合根腐病药剂筛选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抗枯宁、多菌灵与甲基托布津复配剂(1:1)、多菌灵与代森锰锌复配剂(1:3)和甲基托布津与代森锰锌复配剂(1:3)6种药剂对百合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朱茂山等(2010年)对百合枯萎病进行了13种药剂筛选表明,多菌灵、烯唑醇、恶霉灵3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郭敏等(2009年)对防治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筛选表明,咪鲜胺对牡丹根腐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同种致病病原菌在植物的不同科、属、种中常会呈现出不同的变种、专化型或生理小种,从而导致对其防治的方法各不相同;另外,某种有效药剂的长期使用会使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而导致防治效果不明显;因此,针对某种植物病害采用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有效防控,就需要不断筛选或研制新的化学药剂;滇丁香是近几年来才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云南,一些企业及个体都曾想把滇丁香开发成商品花卉进行上市,然而,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控技术一直难以得到突破成了制约其商品化生产的瓶颈;另外,滇丁香作为一种新兴的观赏植物,有关其枯萎病的防治尚未见任何资料报道,因此,筛选出有效防控滇丁香枯萎病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对其产业化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所述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50%克菌丹和85%波尔甲霜灵,分别配成浓度为400倍~500倍的克菌丹和300倍~400倍的波尔甲霜灵水溶剂母液,并将两种母液分别装于不同的容器中备用;

病害防治时,将两种母液按等比例混匀后获得浓度为50%克菌丹800倍~1000倍、85%波尔甲霜灵600倍~800倍的复配药剂。

复配药剂现配现用,充分搅匀后对滇丁香进行根部浇灌,浇灌量以栽培容器底部刚好渗出溶液为准。

进一步优选出适宜于幼龄苗的复配药剂浓度为50%克菌丹1000倍、85%波尔甲霜灵800倍;一年生苗为50%克菌丹800倍、85%波尔甲霜灵600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丁香枯萎病防治复配药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滇丁香枯萎病防治复配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将50%克菌丹、85%波尔甲霜灵复配药剂进行根部浇灌,每隔7天~10天浇灌1次,连续3次。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所使用的复配药剂中,波尔甲霜灵既具有铜素杀菌剂杀菌谱广、杀菌作用位点多、病菌很难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又具有甲霜灵内吸传导性好、杀菌迅速彻底的优势;克菌丹则以保护为主,并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这两种药剂配成的复配药剂具有多重作用特性,能够有效防治滇丁香枯萎病的发生,较复配药剂中的两种单剂以及一些传统杀菌剂,如根腐宁、甲基立枯磷、恶霉灵、甲基托布津以及五硝多菌灵,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其防效可达70%以上(见具体实施方式的表1)。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可混性好,使用方法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母液配制:称取50%克菌丹和85%波尔甲霜灵,分别配成浓度为400~500倍的克菌丹和300~400倍的波尔甲霜灵水溶剂母液,分别装于不同容器中备用。

s102:复配药剂配制:复配药剂现配现用,将两种母液按等比例混匀后获得浓度为50%克菌丹800~1000倍、85%波尔甲霜灵600~800倍的复配药剂。

s103:根灌防治:将充分搅匀后的复配药剂浇灌于滇丁香的根部,浇灌量以栽培容器底部刚好渗出溶液为准。每隔7天~10天浇灌1次,连续3次。

优选出适宜于幼龄苗的复配药剂浓度为50%克菌丹1000倍、85%波尔甲霜灵800倍;一年生苗为50%克菌丹800倍、85%波尔甲霜灵600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滇丁香枯萎病复配药剂防治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复配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混匀的50%克菌丹、85%波尔甲霜灵两种药剂进行根灌,每隔7天~10天1次,连续3次。

本发明所使用的复配药剂中,波尔甲霜灵既具有铜素杀菌剂杀菌谱广、杀菌作用位点多、病菌很难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又具有甲霜灵内吸传导性好、杀菌迅速彻底的优势;克菌丹则以保护为主,并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这两种药剂配成的复配药剂具有多重作用特性,能够有效防治滇丁香枯萎病的发生,较复配药剂中的两种单剂以及一些传统杀菌剂,如根腐宁、甲基立枯磷、恶霉灵、甲基托布津以及五硝多菌灵,具有显著的防控效果,其防效可达70%以上(见表1)。本发明所使用的药剂可混性好,使用方法简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其主要在于滇丁香幼龄苗(苗龄约5个月)枯萎病的防治。滇丁香枯萎病的发病期为每年的6~9月。于发病初期(即出现少量植株发病),将50%克菌丹1000倍、85%波尔甲霜灵800倍的复配药剂均匀浇灌到根部的栽培基质中,每株浇灌量以栽培容器底部刚好渗出药液为止,每隔7~10天浇灌1次,连续3次。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滇丁香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其主要在于滇丁香一年生苗枯萎病的防治。于发病初期,将50%克菌丹800倍、85%波尔甲霜灵600倍的复配药剂均匀浇灌到根部的栽培基质中,每株浇灌量以栽培容器底部刚好渗出药液为止,每隔7~10天浇灌1次,连续3次。

将实施例1、实施例2处理与对照、复配药剂单剂1(85%波尔甲霜灵)、复配药剂单剂2(50%克菌丹)、传统药剂1(40%根腐宁)、传统药剂2(50%甲基立枯磷)、传统药剂3(70%恶霉灵)、传统药剂4(70%甲基托布津)、传统药剂5(40%五硝多菌灵)处理的滇丁香共同置于同一条件下。6月初开始处理,于不再有植株因病死亡时(10月下旬)统计各处理植株的存活率,结果见表1。

表1.药剂处理的滇丁香枯萎病防治效果

从表1可看出,经本发明复配农药制剂对滇丁香幼龄苗和一年生苗进行处理,枯萎病的清除率均可达到70%以上,较复配药剂中的单剂以及传统农药处理的防效增强,表明本发明复配农药制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滇丁香枯萎病的发生。

另外,经本发明复配农药制剂处理的滇丁香生长健壮、叶色浓绿,而感病的滇丁香植株矮小,叶片下垂并且发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