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长盆栽牡丹花期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386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牡丹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延长盆栽牡丹花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是美好、幸福、吉祥和富贵的象征,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人士的喜爱。牡丹观赏部位主要是花朵,其花朵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著称。牡丹可在公园和风景区建立专类园;在古典园林和居民院落中筑花台种植;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式孤植、丛植或片植。也适用于布置花境、花坛或花带,或者盆栽观赏,在应用上非常灵活。根皮可入药,花瓣可酿酒,可以说,牡丹各个器官均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牡丹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旱,耐弱碱,畏炎热,怕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会进入休眠状态,怕涝,忌连作。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

牡丹花期集中短暂,自然花期在每年的4月下旬,单朵花期短者为3-5天,长者7-15天,群体花期20-30天。为了延长牡丹花期,提高观赏性,人们对于如何有效的延长花期做了大量的研究,例如:配置特殊的营养液,浇水降温,遮阴挡光,在初春萌芽后,适当的修剪过多的花蕾,但是,目前这些延长花期的方法主要针对自然花期的地栽牡丹,而不适于盆栽牡丹,目前针对盆栽牡丹还没有较好的方法来延长其花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长盆栽牡丹花期的栽培方法,与普通的盆栽牡丹相比,花径明显增加的同时花期延长。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延长盆栽牡丹花期的栽培方法,包括首先将牡丹幼苗植于篮筐中,随后将篮筐栽植于大田中进行预培,待预培完成后,将篮筐从大田中挖出植于花盆中。

优选的:所述篮筐侧壁带椭圆形孔。

优选的:所述将牡丹幼苗植于篮筐中的时间为8-11月,更优选9-10月。

优选的:所述篮筐中的土壤与大田中的相同,所述大田中土质ph植为6-8,壤质粉砂土或粉质壤土。

优选的:所述预培时间为半年以上,并且进行大田预培过程的管理同当地常规牡丹栽培。

优选的:所述幼苗为芍药、牡丹(优选:凤丹牡丹)做砧木嫁接的牡丹或分株苗,更优选:嫁接2-4年或具有3-5个枝干,3-6个主根的分株苗。

优选的:所述预培过程中所使用的肥料为豆饼肥,每亩150-250kg(更优选:200kg)。

优选的:所述大田在种植前1-2个月进行施肥深翻土地。更优选的:深翻土地深度为0.5-0.8米。

优选的:篮筐内的土为体积比为厩肥:园土:粗砂为1:1:1的比例混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盆栽牡丹的栽培基本都是将牡丹幼苗直接栽植于花盆中,通过特定营养液的使用、特定的水肥管理方式以及合适的整形修剪等很专业的栽培方法,才能使牡丹正常开花,但是这些专业的栽培技术,相对于普通的养花人士很难完全掌握,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一改传统的栽培方式,将牡丹幼苗先栽植于篮筐中,然后将篮筐埋入大田进行预培,然后将预培后牡丹连筐直接栽植于花盆中,按照常规的盆栽牡丹的管理,移植于花盆的牡丹即可正常开花,并花期明显的增加,花朵更大,相比于现有技术处理中的同品种盆栽牡丹,花径增大2-3cm,花期延长7-10天,开花率达到99.8%,并且不需要掌握特殊的牡丹栽培技术,也不用使用特殊的栽培管理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延长盆栽牡丹花期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幼苗的选取与预处理:

种苗准备,在我国夏季高温多湿的江南地区,选用耐高温高湿的品种群作为种苗;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选用耐寒性均较强的西北品种群和中原品种群作种苗。在选择所用品种时,不可忽视品种群和品种的习性而盲目种植。

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选择适应性强、早开花、花型较好的洛阳红、胡红、赵粉等品种,植株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个枝干、具有3-6个主根的分株苗,栽植前剪去病残根、过长(超过20cm以上)根,然后捆好,用30%瑞苗清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全株浸泡10-15分钟消毒,捞出沥干后备用。

(2)整地:牡丹性宜冷畏热,喜高躁恶低湿,九、十月份,地温18-23℃时,选取向阳,不易积水,地势较高,至少高出地面30cm,排水良好的地段。

牡丹为肉质深根小灌木,根长入地达1-1.5米深,故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壤质粉沙土(俗成轻沙地)及粉质壤土(俗成两合土或半沙半淤土)栽种,涝洼黏土,飞沙地不宜栽种,更不宜栽种在盐碱地中。

为使牡丹根深叶茂,大田栽种须在种植前1-2个月进行施肥深翻土地,深度一般为0.5-0.8米,经夏季日晒雨淋,促进风化,增加土壤肥力,将土壤、河沙、草炭土混匀,制成种植土,检测土壤的ph值,当ph值大于8,则加入硫酸亚铁调节ph值至6.5-8之间,将种植土回填。

肥料以豆饼肥为好,也可施用多元素复合肥,每亩施豆饼肥200千克,豆饼肥须发酵腐熟后才可使用,否则易染病生虫,且易造成烂根。

(3)篮筐预培:栽培时先在篮筐底部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将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体积比2-5:3-8:3-5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置于篮筐内,再加入2-3cm沙质壤土,之后把步骤(1)处理后的牡丹苗放在篮筐中间并加入沙质壤土到半桶,把牡丹苗捎上提,使其根系伸展不能卷曲并用手轻轻压紧,使根系与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然后在大田中挖一个比篮筐大的种植穴,将篮筐放入种植穴中,最后在种植穴中加入大田土,使大田土掩埋到篮筐上边2-3厘米,并边加大田土边把土压实,浇灌定根水培养,浇一次透水。

篮筐种植在大田中的行距为40-70cm,株距为30-50cm。

(4)篮筐中牡丹幼苗的大田管理:大田中,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新上篮筐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有机肥或发酵的豆粕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其他管理方式同当地大田管理。

(5)移植到盆栽:在距离篮筐1-2cm远的地方挖出种植牡丹的篮筐,首先在花盆的底部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然后将篮筐放入花盆中,填入大田土即可,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7-15天,待缓苗后。放置向阳处,每天至少保证其有4小时的阳光照射。

所述的篮筐,包括篮筐侧壁、篮筐底和篮筐口,所述篮筐侧壁均匀分布着椭圆孔,所述椭圆孔的长轴与所述篮筐底的夹角为25°。优选:所述椭圆孔的长轴/短轴为1.5-2.5;所述篮筐口与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5-35:12-23;所述篮筐高:篮筐底的直径比例为23-33:12-23;从所述篮筐底向上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0.1-0.4倍的所述篮筐底直径的距离内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所述篮筐口边缘具有突出的外缘;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45°-135°;更优选:从所述篮筐底向上3cm内的篮筐侧壁上,以及所述篮筐口向下3cm的篮筐侧壁没有椭圆孔;所述外缘与篮筐侧壁的夹角为90°;所述外缘向下弯曲凸面向上,所述外缘为直角外缘。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