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猪喂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8854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野猪喂养方法。



背景技术:

猪的饲养技术已非常成熟,传统的生猪饲养方法都是根据猪的生长不同时期,提供不同的饲料,限制猪的活动场地,使猪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增肥,目的就是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提高其出栏率。然而,这种传统的饲养方法,在追求生猪生长速度的时候,却忽略了猪的肉质优劣。

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野猪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如何对野猪进行科学的喂养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猪喂养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猪喂养方法,包括引种驯化、饲养场地建造、不同阶段的喂养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⑴引种驯化:野猪的外貌与家猪不同,所以在选择种公猪时要注意选择两眼有神、反应敏捷、食欲正常、背毛有光泽、四肢后高前低、睾丸对称整齐、附睾形态正常,即可作为种猪。一般一头所述种公猪可与2—3头种母猪组合为宜。在选择所述种母猪时首先应选择有5对乳头以上、而乳头对称整齐、乳腺发育正常,最少所述种母猪乳头不能少于5对,正常情况下最后一对乳头哺乳能力较低。选择所述种母猪时,所述种母猪的粪、尿正常,背毛有光泽、四肢匀称、两眼有神、反应敏捷、食欲正常、有明显的发育周期,即可作为所述种母猪。

⑵饲养场地建造:野猪活动能力与范围要远远大于家猪,尤其是跳跃的高度要远远超过家猪,因此在猪舍周围要设有2.5米以上的护栏,防止野猪跳出。猪舍要牢固,要做到冬暖夏凉,冬季猪舍内温度不能低于零下5摄氏度,冬天舍内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0%,猪舍内要设有自动饮水器,猪舍内设有专用的排粪排水通道,尽量避免人工清运粪便。假如少量喂养可建单列猪舍,在猪舍内的人形道与猪舍之间设有专用排水沟,坡度要在3—5度之间,在猪舍外根据喂养量修建相应容量的贮粪池。假如大量喂养,应考虑修建双列式开门猪舍,同样设有排水沟与贮粪池。

无论喂养量大小,猪舍都要分种公猪舍、种母猪舍、仔猪舍、保育舍与育肥舍。在猪舍外设有30—50平方米的运动场,做配种用。运动场护栏不能低于2.5米。猪舍内要有通风设施,根据需要进行排风、排气味、降温等。

⑶不同阶段的喂养管理:所述种公猪的初次配种月龄为12—14个月,所述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在5、6年以内,对所述种公猪实行单圈喂养,成年公猪每天投料量2.5—3.0千克,每天投料2—3次,用1:2的水料比例投料。

所述种公猪每周要到运动场运动2次以上,每次运动不能小于4小时,运动差距不能少于1.5公里,平时注意洗刷猪身,保持清洁。

所述种母猪配种前的喂养:青年种母猪在配种前的短期优饲催情,所述青年种母猪包括后备待配种母猪与初产后再配所述种母猪。所述青年种母猪在配种前一段时间内提高喂养水平,实行短期优饲,能增加排卵数。一般配种前15天至配种结束,在原日粮基础上多喂一些能量饲料,如玉米、麦麸等。配种结束后恢复原日粮基础。过瘦的所述种母猪在断奶后也实行短期优饲适时配种。日粮应做到全价营养水平;对膘情好的所述种母猪,断奶前三日应逐渐减少饲喂量,以利于收奶,避免乳房炎的发生。当乳房收奶后至发情配种,日饲量应增加,促使所述种母猪正常发情排卵。配种受孕后及时减少饲喂量。

喂养所述种公猪的饲料具体比例为:玉米30%,麸皮15%,米糠20%,鱼粉5%,食盐0.3%,地瓜或南瓜30%,(大白菜、大头菜、胡萝卜均可)。

所述喂养种母猪的饲料具体比例为:玉米20%,米糠30%,粗糠15%,地瓜或南瓜30%,食盐0.4%。

所述种公猪的初次配种月龄为12—14个月,最适合初次配种的体重在65—75千克之间,过瘦或过胖都不适合配种。

所述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5—17天正常发情配种,所述种母猪初配年龄在10—14个月龄时,体重应在65—75千克,所述种母猪过早初配,不仅影响其头产繁育成绩,还会影响其本身发育,降低其终生繁育性能,过晚配种会增加培育费用,而且影响产仔后的泌乳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从一开始对种公猪和种母猪进行严格把关,科学地选择野猪品种,有利于后期的喂养。针对野猪专门建造饲养场地,对种公猪和种母猪进行不同的喂养管理,科学规律地喂养野猪,极大的提高了野猪的存活率,保留了野猪相比家猪的优势,野猪肉制鲜美,瘦肉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传统生猪的品质太差,脂肪过多,没有市场竞争力。

喂养驯化野猪既改变了纯种野猪季节性发情,产仔少、生长慢和不易饲养等缺点;同时保持了野猪瘦肉率高(达80%左右)、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等优势,不易得病,育成率达98%以上,繁殖能力强(年产仔2-2.5胎,每胎8-13只)等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味,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家猪由于使用饲料喂养,许多还使用添加剂,肉质松软,缺乏鲜美且不香,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等,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消费的需要。野猪主食无污染的玉米,米糠,粗糠,地瓜或南瓜等绿色饲料,养殖于无污染的环境中,其肉质比纯家猪更加鲜嫩香醇、野味浓郁,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富含氨基酸、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滋补保健肉类,逐渐成为家猪的替代品和新型绿色保健食品。这使得野猪肉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野猪喂养方法,包括引种驯化、饲养场地建造、不同阶段的喂养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⑴引种驯化:野猪的外貌与家猪不同,所以在选择种公猪时要注意选择两眼有神、反应敏捷、食欲正常、背毛有光泽、四肢后高前低、睾丸对称整齐、附睾形态正常,即可作为种猪。一般一头所述种公猪可与2—3头种母猪组合为宜。在选择所述种母猪时首先应选择有5对乳头以上、而乳头对称整齐、乳腺发育正常,最少所述种母猪乳头不能少于5对,正常情况下最后一对乳头哺乳能力较低。选择所述种母猪时,所述种母猪的粪、尿正常,背毛有光泽、四肢匀称、两眼有神、反应敏捷、食欲正常、有明显的发育周期,即可作为所述种母猪。

⑵饲养场地建造:野猪活动能力与范围要远远大于家猪,尤其是跳跃的高度要远远超过家猪,因此在猪舍周围要设有2.5米以上的护栏,防止野猪跳出。猪舍要牢固,要做到冬暖夏凉,冬季猪舍内温度不能低于零下5摄氏度,冬天舍内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0%,猪舍内要设有自动饮水器,猪舍内设有专用的排粪排水通道,尽量避免人工清运粪便。假如少量喂养可建单列猪舍,在猪舍内的人形道与猪舍之间设有专用排水沟,坡度要在3—5度之间,在猪舍外根据喂养量修建相应容量的贮粪池。假如大量喂养,应考虑修建双列式开门猪舍,同样设有排水沟与贮粪池。

无论喂养量大小,猪舍都要分种公猪舍、种母猪舍、仔猪舍、保育舍与育肥舍。在猪舍外设有30—50平方米的运动场,做配种用。运动场护栏不能低于2.5米。猪舍内要有通风设施,根据需要进行排风、排气味、降温等。

⑶不同阶段的喂养管理:所述种公猪的初次配种月龄为12—14个月,所述种公猪的使用年限在5、6年以内,对所述种公猪实行单圈喂养,成年公猪每天投料量2.5—3.0千克,每天投料2—3次,用1:2的水料比例投料。

所述种公猪每周要到运动场运动2次以上,每次运动不能小于4小时,运动差距不能少于1.5公里,平时注意洗刷猪身,保持清洁。

所述种母猪配种前的喂养:青年种母猪在配种前的短期优饲催情,所述青年种母猪包括后备待配种母猪与初产后再配所述种母猪。所述青年种母猪在配种前一段时间内提高喂养水平,实行短期优饲,能增加排卵数。一般配种前15天至配种结束,在原日粮基础上多喂一些能量饲料,如玉米、麦麸等。配种结束后恢复原日粮基础。过瘦的所述种母猪在断奶后也实行短期优饲适时配种。日粮应做到全价营养水平;对膘情好的所述种母猪,断奶前三日应逐渐减少饲喂量,以利于收奶,避免乳房炎的发生。当乳房收奶后至发情配种,日饲量应增加,促使所述种母猪正常发情排卵。配种受孕后及时减少饲喂量。

喂养所述种公猪的饲料具体比例为:玉米30%,麸皮15%,米糠20%,鱼粉5%,食盐0.3%,地瓜或南瓜30%,(大白菜、大头菜、胡萝卜均可)。

所述喂养种母猪的饲料具体比例为:玉米20%,米糠30%,粗糠15%,地瓜或南瓜30%,食盐0.4%。

所述种公猪的初次配种月龄为12—14个月,最适合初次配种的体重在65—75千克之间,过瘦或过胖都不适合配种。

所述种母猪在仔猪断奶后5—17天正常发情配种,所述种母猪初配年龄在10—14个月龄时,体重应在65—75千克,所述种母猪过早初配,不仅影响其头产繁育成绩,还会影响其本身发育,降低其终生繁育性能,过晚配种会增加培育费用,而且影响产仔后的泌乳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