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公害规模化鲍鱼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117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公害规模化鲍鱼生态养殖方法,尤其涉及能够迅速养殖大量规模化鲍鱼。



背景技术:

鲍鱼,是为一种单壳类软体动物,肉质嫩细滑,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名贵海产食品,为海味珍品之冠。其自然产量较小,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人工养殖鲍鱼逐渐成为主要方式,其经济效益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而对鲍鱼的人工养殖并未进行深入研究,常年采用的是粗放式养殖,广种薄收,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远不能达到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提高鲍鱼存活率、增加产量和质量的无公害人工养殖技术。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公害规模化鲍鱼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临海边建立鱼池,整理池塘,用生石灰消毒;

池内建立附着物,纳水养殖底栖硅藻,两周后即可放苗;

投放时间为4月下旬-5月上旬,严格控制水环境,定时定量投放饵料,8个月后,即可捕捞上市;

酒精麻醉,捕捞鲍鱼,捕大留小,轮流捕捞,提高鲍鱼产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人工养殖池修建具体要求如下:

养殖场需选择无污染临海边,养殖池以32m2长方形水泥池,多个并联,单个水池独立进、排水;以30cm×30cm水泥四脚砖放置于水中为附着物,塘面搭设黑色网盖,水流畅通,水口对角线设置,进水口高于池面,排水口水平于池底,安装过滤网;安装增氧机和备用电机;防止蛇、蛙、鼠等天敌;定期检查池塘。

进一步水环境控制具体要求如下:

要求水坏境中ph、水质、温度、盐度、溶氧量相对稳定;水的ph控制在7.5-8.5,保证钙离子含量和防止重金属污染;盐度控制在3%左右,暴雨期间应搅动池水或悬挂盐袋,保证无淡水区域,水蒸发过多择需及时补水,防止盐度过高;正常情况水位控制在0.6m左右,阳光充足,夏季高温和秋末冬初则提高水位,同时采取遮光或加大流水量等控制温度;每天定时开通增氧机,保证氧气充足;保持流水。

进一步投放鲍鱼苗具体要求如下:

4月下旬-5月上旬气温稳定在20℃左右,天气晴好的中午放苗,水质与培育池条件一致,放养规格为2cm左右半龄苗,300个/m2,苗种需规格均匀、体无损伤、吸附能力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进一步投喂具体要求如下:

鲍鱼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同时需定量、定时进行人工投喂;投喂海带、裙带菜等海藻和人工饵料,每天下午投喂一次,投放量为鲍鱼体重的5%左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进一步收获具体步骤如下:

捕捞从投放8月后开始,长成50个/kg左右,即可采收上市;大量采收时用3%-4%酒精麻痹剥离;少量采收时,趁活动时铲除;捕大留小,轮捕轮放,适时捕捞,保证质量和产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鲍鱼2cm半龄苗存活率高,生长迅速,发育整齐;通过精细养殖,仅8个月即可达到高质量、高产的效果,实现效益最大化。

具体实施方式

养殖场需选择无污染临海边沙滩区,养殖池以32m2长方形水泥池,10个并联,单个水池独立进、排水;以30cm×30cm水泥四脚砖放置于水中为附着物,塘面搭设黑色网盖。水流畅通,水口对角线设置,进水口高于池面,排水口水平于池底,安装过滤网;安装增氧机和备用电机;用60目筛绢网培养底栖硅藻;调节池水盐度温度与培育池相近;15天后,即可放苗。4月下旬,20℃左右时放苗,选择半龄苗,2cm左右,300个/m2,苗种需规格均匀、体无损伤、吸附能力强。鲍鱼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天然饵料为食,同时投喂海带、裙带菜等海藻和人工饵料,每天下午投喂一次,投放量为鲍鱼体重的4-5%。投放8月后开始,即长成50个/kg左右,可采收;大量采收时用3%-4%酒精麻痹剥离;少量采收时,趁活动时铲除;捕大留小,轮捕轮放,适时捕捞,保证质量和产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公害规模化鲍鱼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建造养殖池,并整理消毒;池内建立附着物;投放鲍鱼鱼苗;控制养殖环境;投放饵料;成熟鲍鱼的捕捞。该养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鲍鱼产量和质量,提高人工养殖鲍鱼的经济效益,推动鲍鱼繁殖业的发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夏福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7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