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1711阅读:30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海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虾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养虾是养虾户追求的养殖模式,其基本点是保持水体的稳定及加快水体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速度,因为只有这样病害才少,产量才高,进而成本才能降低。然而高产到一定程度,稳定变得越来越难,即可控性降低,因而生产中养虾虽然达到较高的产量(亩产1000公斤以上),但养殖成功率并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虾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海水池塘:

养虾地点应选择:水源相对独立,养殖密度较小的区域,以减少病原的交叉感染;选壤土土质,以不漏水为最好;水质好,不能选择有农药,特别是杀虫剂污染的地区,海、淡水均有;温度较高,以保证快速生长;台风较少,易于搭棚;交通、电力方便;池塘堤坡与水平角度不超过30度为好,这样如果虾生病后尚有休息的地方,避免“落底”缺氧死亡;排水设施不仅能排下层水,还应排表层水,以防藻类过度繁殖或表层污物较多时能排出过多的藻类及污物;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其次是土底;盖大棚能保证良好稳定的气候条件,并防止雨水进入,同时减少了水份的蒸发,稳定了水位,避免水变,大棚全年覆盖,具有良好的排气、遮荫、加温设施,可达到全年控光、控温、控湿度等条件,可创造冬暖夏凉的气候环境;建造蓄水池,是用来消毒净化水质,减少水源污染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并培养有益藻类;设置完善的增氧设施,配备充气管道,底层用充气砂头或砂棒充气;上层池边设置1-2台水车式增氧机,中心处配备1台扬水式或叶轮式增氧机,实行立体式增氧;

2)进水的处理:

正常水源应在蓄水池消毒并静置3天后方可使用,消毒采用漂白粉3-5克/立方米水或强氯精0.8-1克/立方米水;水源应经过60目筛绢网过滤后再注入池中,以防野杂鱼、虾、蝌蚪、水生昆虫带入池中;

3)清塘及饵料生物培养:

清塘是在水位20厘米时,生石灰用量75公斤/亩或漂白粉用量15公斤/亩;清塘24小时后即可注入新水60公分,并进蓄水池专门培养的“肥水”或其它池塘的肥水10公分,再施用发酵后晒干的鸡粪8-10公斤/亩或“藻安生”1~2公斤/亩,并可与“三环活力源”或“产酶益生素”、“生物净水剂”合用;发酵后的鸡粪用编织袋包好,用绳吊在池塘中让其自然溶解,或连续2-3天用水冲洗,待内容物不再减少后弃掉;以后每天缓缓注入新水至水位1.2米、水色较为稳定、透明度40-60公分时准备放苗;

4)虾苗的选择及早期培育:

虾苗的选择应以选健康苗、遗传性状好的苗为主;肉眼观察: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游动活泼,逆游能力强,无外部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个体1厘米;买来后的虾苗可用甲醛浸泡法淘汰部分弱苗,即每立方米水250亳升甲醛浸泡虾苗15-20分钟,弱苗会死掉或沉在底部;虾苗经培育池集中培育,达2-3厘米后再放入大池;培育池盖大棚,底层充氧,并严格清塘及培育饵料生物,培育过程投优质饵料,分池时可再筛选1次;

5)饵料的选择及可控投饵技术:

选择转换率高的优质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及寡糖微生态制剂;对海虾进行训化及定点投喂;投喂采取少量多餐策略,虾池投喂为每日6-8餐,每餐摄食时间为15-20分钟;

6)保持水质稳定,提高池水的净化能力:

海虾养殖过程中不换水,不排污;需要换水时,进水应经过处理,每次换水量不超过10厘米,集中某一时期连续补水,以免长期经常性补水;定向培养有益藻类,硅藻个体较大,易消化,净水能力强,适应于增氧机为主要增氧方式的养殖池塘,易于沉底可被虾类充分利用,是养虾池理想的藻类;绿藻在养殖初期及水质不稳定时易出现,可作为硅藻优势种的补充;保持较高肥度,藻类有较强的净水能力,丰富的藻类即保持较高的肥度是净水基础;虾池透明度为10厘米;充足增氧,提高水体的氧化能力;在底层无增氧条件的水体,水位不超过1.5米,否则底层缺氧;底层冲气,以保持下层水体有适度的活性污泥;适当补充可溶性有机肥水育藻剂,以保证藻类、微生物正常营养需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虾方法,能够有效保持水体的稳定及加快水体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速度,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和可控性,海虾养殖产量提高,养殖成功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海水池塘:

养虾地点应选择:水源相对独立,养殖密度较小的区域,以减少病原的交叉感染;选壤土土质,以不漏水为最好;水质好,不能选择有农药,特别是杀虫剂污染的地区,海、淡水均有;温度较高,以保证快速生长;台风较少,易于搭棚;交通、电力方便;池塘堤坡与水平角度不超过30度为好,这样如果虾生病后尚有休息的地方,避免“落底”缺氧死亡;排水设施不仅能排下层水,还应排表层水,以防藻类过度繁殖或表层污物较多时能排出过多的藻类及污物;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其次是土底;盖大棚能保证良好稳定的气候条件,并防止雨水进入,同时减少了水份的蒸发,稳定了水位,避免水变,大棚全年覆盖,具有良好的排气、遮荫、加温设施,可达到全年控光、控温、控湿度等条件,可创造冬暖夏凉的气候环境;建造蓄水池,是用来消毒净化水质,减少水源污染及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并培养有益藻类;设置完善的增氧设施,配备充气管道,底层用充气砂头或砂棒充气;上层池边设置1-2台水车式增氧机,中心处配备1台扬水式或叶轮式增氧机,实行立体式增氧;

2)进水的处理:

正常水源应在蓄水池消毒并静置3天后方可使用,消毒采用漂白粉3-5克/立方米水或强氯精0.8-1克/立方米水;水源应经过60目筛绢网过滤后再注入池中,以防野杂鱼、虾、蝌蚪、水生昆虫带入池中;

3)清塘及饵料生物培养:

清塘是在水位20厘米时,生石灰用量75公斤/亩或漂白粉用量15公斤/亩;清塘24小时后即可注入新水60公分,并进蓄水池专门培养的“肥水”或其它池塘的肥水10公分,再施用发酵后晒干的鸡粪8-10公斤/亩或“藻安生”1~2公斤/亩,并可与“三环活力源”或“产酶益生素”、“生物净水剂”合用;发酵后的鸡粪用编织袋包好,用绳吊在池塘中让其自然溶解,或连续2-3天用水冲洗,待内容物不再减少后弃掉;以后每天缓缓注入新水至水位1.2米、水色较为稳定、透明度40-60公分时准备放苗;

4)虾苗的选择及早期培育:

虾苗的选择应以选健康苗、遗传性状好的苗为主;肉眼观察: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肌肉饱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游动活泼,逆游能力强,无外部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个体1厘米;买来后的虾苗可用甲醛浸泡法淘汰部分弱苗,即每立方米水250亳升甲醛浸泡虾苗15-20分钟,弱苗会死掉或沉在底部;虾苗经培育池集中培育,达2-3厘米后再放入大池;培育池盖大棚,底层充氧,并严格清塘及培育饵料生物,培育过程投优质饵料,分池时可再筛选1次;

5)饵料的选择及可控投饵技术:

选择转换率高的优质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及寡糖微生态制剂;对海虾进行训化及定点投喂;投喂采取少量多餐策略,虾池投喂为每日6-8餐,每餐摄食时间为15-20分钟;

6)保持水质稳定,提高池水的净化能力:

海虾养殖过程中不换水,不排污;需要换水时,进水应经过处理,每次换水量不超过10厘米,集中某一时期连续补水,以免长期经常性补水;定向培养有益藻类,硅藻个体较大,易消化,净水能力强,适应于增氧机为主要增氧方式的养殖池塘,易于沉底可被虾类充分利用,是养虾池理想的藻类;绿藻在养殖初期及水质不稳定时易出现,可作为硅藻优势种的补充;保持较高肥度,藻类有较强的净水能力,丰富的藻类即保持较高的肥度是净水基础;虾池透明度为10厘米;充足增氧,提高水体的氧化能力;在底层无增氧条件的水体,水位不超过1.5米,否则底层缺氧;底层冲气,以保持下层水体有适度的活性污泥;适当补充可溶性有机肥水育藻剂,以保证藻类、微生物正常营养需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