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种育苗提高植物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35010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植物苗期抗盐碱能力方法。



背景技术:

盐碱胁迫是世界上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全世界盐碱地面积为9.6×108hm2,且每年有10%的速度增长潜力,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我国盐渍土面积为5.2亿亩(不包括滨海滩涂),其中盐土2.4亿亩,碱土1299.91万亩,各类盐化、碱化土壤为2.7亿亩。在5.2亿亩盐渍土中已开垦种植的有1亿亩左右。提高植物的耐盐碱能力,是促进盐碱地区农作物或者牧草业发展的关键。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是植物生活史中对外界环境压力反应最为敏感时期,也是决定植物能否在盐碱环境下定植的关键时期。因此,幼苗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作物的产量或牧草的生物量等。因此,提高植物苗期的耐盐碱能力,提升幼苗的质量,对盐碱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盐碱地面积广,盐碱胁迫严重,植物耐盐碱能力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浸种育苗提高植物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浸种育苗提高植物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叶面肥稀释:将2.5ml~5ml的叶面肥加入到5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得到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

二、浸种:将步骤二中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全部置于烧杯中,将植物种子装在尼龙网内,然后将尼龙网完全浸没在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中,使植物种子与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充分接触,浸泡1d~3d;所述的植物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均大于90%;

三、播种和培养:将25粒~100粒步骤二中浸泡后的植物种子均匀播种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加入5ml~10ml的蒸馏水,盖上培养皿盖,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底和盖子封口,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放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至植物种子发芽为止;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9cm。

将本发明步骤三中培养完的发芽的植物种子移栽到盐碱化田间,进行常规的水、肥以及除草等田间管理即可。

本发明是将植物种子在叶面肥稀释液中浸种,萌发的种子吸收了叶面肥的营养成分,从而促进了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了植物幼苗阶段这一关键时期植物耐盐碱抗逆能力。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显著提高幼苗的质量,促进了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尤其是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能够快速壮苗,壮苗作用明显,对于提高水稻、苜蓿和羊草等农作物或牧草等幼苗质量和耐盐碱能力都有显著作用,为盐碱地植物的种植提供了新的方法。

用本发明的方法培养的单株植物的根和苗的鲜重分别是常规培养的2.6倍~3倍和1.6倍~2倍;

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根和苗干重分别为常规培养的2倍~2.5倍和1.8倍~2倍。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为一种浸种育苗提高植物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叶面肥稀释:将2.5ml~5ml的叶面肥加入到5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得到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

二、浸种:将步骤二中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全部置于烧杯中,将植物种子装在尼龙网内,然后将尼龙网完全浸没在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中,使植物种子与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充分接触,浸泡1d~3d;所述的植物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均大于90%;

三、播种和培养:将25粒~100粒步骤二中浸泡后的植物种子均匀播种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加入5ml~10ml的蒸馏水,盖上培养皿盖,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底和盖子封口,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放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至植物种子发芽为止;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9cm。

本实施方式是将植物种子在叶面肥稀释液中浸种,萌发的种子吸收了叶面肥的营养成分,从而促进了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提高了植物幼苗阶段这一关键时期植物耐盐碱抗逆能力。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显著提高幼苗的质量,促进了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尤其是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能够快速壮苗,壮苗作用明显,对于提高水稻、苜蓿和羊草等农作物或牧草等幼苗质量和耐盐碱能力都有显著作用,为盐碱地植物的种植提供了新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所述的叶面肥为有机叶面肥。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有机叶面肥为富华农有机叶面肥,富华农有机叶面肥中所含活性成份如下:水溶性锰(mno)0.15%,水溶性钾(k2o)0.32%,水溶性锌(zn)0.38%,水溶性硼(b2o3)0.66%,水溶性镁(mgo)4.30%,氮(n)0.31%,硫(s)4.66%,钙(cao)0.30%;且含有22种作物必需要的氨基酸:r-氨基丁二酸,胱氨基酸,苏氨酸(羟丁氨酸)、异白氨酸(r-氨基-β-甲基戊酸),丝氨酸(3-羥丙氨酸),白氨酸,天冬酰氨(氨基丁二酸-酰胺),酪氨酸,谷氨酸(r-氨基戊二酸),2-氨基-3苯基丙酸,吡咯啶甲酸,丁酸,甘氨酸(氨基醋酸),氨,2-氨基丙酸(丙氨酸),鸟氨酸,2-氨基异戊酸,赖氨酸(2.6-二氨基己酸),蛋氨酸(甲硫基丁氨酸),色氨基酸,组氨酸,精氨酸。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所述的植物种子为水稻种子、苜蓿种子或羊草种子。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培养的单株植物的根和苗的鲜重分别是常规培养的2.6倍~3倍和1.6倍~2倍;

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培养的的植物根和苗干重分别为常规培养的2倍~2.5倍和1.8倍~2倍。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将50粒步骤二中浸泡后的植物种子均匀播种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的条件为:

①、在温度为25℃~30℃的条件下光照培养12h,然后在温度为15℃~20℃的条件下避光培养12h;

②、重复①中步骤至植物种子发芽为止。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植物种子发芽时间均为整数天。

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效果:

试验一:本试验为一种浸种育苗提高植物苗期抗盐碱能力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叶面肥稀释:将2.5ml的叶面肥加入到50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得到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

二、浸种:将步骤二中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全部置于烧杯中,将植物种子装在尼龙网内,然后将尼龙网完全浸没在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中,使植物种子与稀释后的叶面肥溶液充分接触,浸泡2d;所述的植物种子的纯度和净度均大于90%;

三、播种和培养:将25粒步骤二中浸泡后的植物种子均匀播种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加入6ml的蒸馏水,盖上培养皿盖,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底和盖子封口,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放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至植物种子发芽为止;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9cm;

将步骤三中培养完的发芽的植物种子移栽到盐碱化田间,进行常规的水、肥以及除草等田间管理即可。

步骤一所述的叶面肥为富华农有机叶面肥;

步骤二中所述的植物种子为水稻种子,具体为东稻4号;

步骤三中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的条件为:

①、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光照培养12h,然后在温度为15℃的条件下避光培养12h;

②、重复①中步骤至植物种子发芽为止。

最终水稻种子发芽时间为5天。

试验二:本试验为对照试验,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将25粒纯度和净度均大于90%的水稻种子(东稻4号)均匀播种在铺有滤纸的培养皿内,加入6ml的蒸馏水,盖上培养皿盖,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底和盖子封口,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放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至植物种子发芽为止;所述的培养皿的直径为9cm;

将培养完的发芽的植物种子移栽到盐碱化田间,进行常规的水、肥以及除草等田间管理即可。

人工气候箱内进行培养的条件为:

①、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光照培养12h,然后在温度为15℃的条件下避光培养12h;

②、重复①中步骤至植物种子发芽为止。

对照试验的水稻根长和苗长分别为13.5±0.6cm和38.3±0.9cm,而用试验一的方法处理的水稻根长和苗长分别为18.3±0.6cm和43.3±0.9cm,分别比对照组高4.8cm和5cm;

对照的根和苗鲜重则分别为0.26±0.03g和0.46±0.02g,而用试验一的方法处理的单株水稻的根和苗的鲜重分别是0.68±0.07g和0.75±0.04g,重量分别是对照的2.6倍和1.6倍;

对照的根和苗鲜重分别为0.04±0.001g和0.09±0.01g,而用试验一的方法处理的根和苗干重分别为0.08±0.01g和0.16±0.01g,分别是对照的2倍和1.8倍。

以上数据表明,在盐碱胁迫下,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水稻的秧苗素质均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水稻的苗期的耐盐碱能力。

表1盐碱胁迫下试验一的方法处理和对照试验水稻幼苗生长指标的比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