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谷盗驱避剂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43106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锯谷盗驱避剂,同时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锯谷盗oryzaephilussurinamensis(linnaeus)属鞘翅目(coleoptera)锯谷盗科(silvanidae),是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在世界各地几乎均有分布。锯谷盗危害寄主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稻米、小麦、面粉、干果、药材、禾谷类、豆类、粉类、干果类、烟草、各种肉干、淀粉等,不仅危害粮库、工厂,甚至威胁到食品加工等。锯谷盗以成虫、幼虫取食稻米、玉米等粮食的碎粒或粉屑,造成粮食和经济作物在仓储过程中受害,品质降低,每年损失超过5%。

锯谷盗一年发生2~5代,以成虫在仓库内外缝隙、砖石下或树缝中越冬,翌春又返回仓库内,在南方终年可以繁殖。成虫存活期长,一般在3年以上,成虫活泼,喜群聚,抗性强,耐低温,繁殖能力强,每雌产卵数十粒至三百余粒。

目前,锯谷盗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利用溴甲烷、磷化氢、敌敌畏、菜喜悬浮剂和甲酸乙酯等熏蒸。但是其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危害,一是害虫的抗药性增强,使防治日益困难;更重要的是化学农药残留的问题日趋严重,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锯谷盗也可利用x射线和微波加热的方法,但是仅适用于家庭少量发生时应用。近年来也有应用植物精油做驱避剂进行害虫防控,但是利用非寄主植物提取精油耗时耗力,成本较高,不利于实施。因此,寻找无公害、安全便捷、绿色环保的锯谷盗生态防控制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锯谷盗驱避剂,对锯谷盗具有显著地驱避效果,避免了使用常规溴甲烷、磷化氢、敌敌畏等农药带来的危害。

本发明还公开了锯谷盗驱避剂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锯谷盗驱避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药剂按体积百分比制成的:

锯谷盗驱避剂基本组分(100ml)

锯谷盗驱避剂优化组分(100ml)

本发明所述的锯谷盗驱避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用法用量】

在粮仓的通风口或家用储粮罐封口处放置装有药剂的离心管,离心管上事先用针扎直径为1mm的小孔20个~30个。放置离心管的数量可根据通风口的面积或储粮罐的大小确定,一般通风口面积小于0.5m2的放置1个装有2ml药剂的10ml离心管,0.5m2~1m2的放置2个离心管,每增加1m2增加1个离心管;储粮罐体积在50l以下的放置1个离心管。离心管内缓释介质为橡胶粒和脱脂棉,每隔15~30d更换一次。

本发明锯谷盗驱避剂是从常见的非寄主植物中筛选具有明显驱避作用的植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其挥发性化合物组分,通过嗅觉测定、触角电位反应和驱避试验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绿色环保的植物源驱避剂。该药剂对锯谷盗的成虫具有良好的驱避作用,可明显减少锯谷盗的发生危害,防治效果好。

本发明所述的锯谷盗对非寄主植物的选择试验:以y型管嗅觉仪检测锯谷盗成虫对落叶松、杨树、水蒿、苏子、番茄等30种植物叶片的选择性,研究发现落叶松、水蒿、苏子和番茄等8种植物叶片对锯谷盗具有明显的驱避反应。

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检测落叶松和杨树等8种植物叶片挥发物,研究发现这些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成分主要为α-蒎烯、β-蒎烯、d-柠檬稀、蒈烯、β-石竹烯、顺-3-己烯酸乙酯、3-己烯-1-醇等萜烯类、酯类、醇、醛和酮类挥发物。

挥发物活性检测:从检测到的植物挥发物中选择相对含量超过10%的化合物共32种,购买标样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锯谷盗成虫触角电位反应试验,筛选有活性反应的挥发物,发现锯谷盗成虫对α-蒎烯、β-蒎烯和d-柠檬稀等17种挥发物有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再以y型管嗅觉仪对锯谷盗成虫进行17种挥发物的嗅觉选择,筛选出有明显驱避作用的α-蒎烯、β-蒎烯和1,6-二甲基-2,4,6-辛三烯等挥发物9种。

驱避剂的组分筛选:根据检测到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含量以及不同浓度下的触角电位和嗅觉选择试验结果拟合不同浓度的驱避剂组分,发现应用单剂驱避效果在8.7%-43.6%,α-蒎烯和β-蒎烯驱避作用最好,作为主要组分,其他挥发物作为次要组分,混合后9种合剂的驱避率为75.0%-98.9%,其中加入十三烷后的增效明显,驱避率增加了14.8%,有效期增加3d。加入水杨酸甲酯驱避率增加了8.7%。而加入罗勒烯和α-法尼烯增效分别增加了2.0%-5.0%,可根据情况选择性加入。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锯谷盗驱避剂,对锯谷盗具有显著地驱避效果,避免了使用常规溴甲烷、磷化氢、敌敌畏等农药带来的危害。本发明组分合理,制作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对粮食、作物和天敌具有安全性,不会使昆虫产生抗性,不污染环境,便于应用推广,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锯谷盗驱避剂100ml包括以下组分,均匀混合制成。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实施例2

锯谷盗驱避剂100ml包括以下组分,均匀混合制成。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实施例3

锯谷盗驱避剂100ml包括以下组分,均匀混合制成。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实施例4

锯谷盗驱避剂100ml包括以下组分,均匀混合制成。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实施例5

锯谷盗驱避剂100ml包括以下组分,均匀混合制成。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实施例6

锯谷盗驱避剂100ml包括以下组分,均匀混合制成。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实施例7

锯谷盗驱避剂100ml包括以下组分,均匀混合制成。

按比例称取上述原料,将助剂与溶剂混匀,再按比例加入其他原料,混合后用棕色玻璃瓶密封,于-4℃~-20℃低温保存。

通过以下试验表明本发明的驱避效果:

驱避剂防效试验

试验于2013年和2014年在吉林省某粮库中进行,设置体积为5m3的粮仓27个,粮仓通风口处面积为0.5m2,每个粮仓1个通风口,放置1个药剂离心管,粮仓内存储稻米。试验共设9个处理,即对照和8个锯谷盗驱避剂实例配方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人工释放锯谷盗成虫20头于每个粮仓直径5米处,每隔15d更换一次离心管,对照处理的离心管仅注入助剂和溶剂。60d调查药效,以30目虫筛筛查各处理粮仓内的稻米,记录锯谷盗成虫数量,计算平均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对照粮仓成虫数-处理粮仓成虫数)/对照粮仓成虫数×100%

试验结果参见表1、表2所示:

表12013年锯谷盗驱避剂的防治效果

表22014年锯谷盗驱避剂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锯谷盗驱避剂的粮仓,锯谷盗成虫爬入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粮仓,实例2增加主剂α-蒎烯和β-蒎烯的含量防效增加,实例3(加入罗勒烯)和实例4(加入α-法尼烯)均增加了驱避剂的防效,实例6(去除十三烷)和实例7(去除水杨酸甲酯)防效降低,尤其是实例6防效降低幅度较大。驱避剂各实例配方防效均超过70%,优化配方实例5的防治效果可达90.0%以上。

驱避剂有效期试验

试验于2015年和2016年在吉林省某粮库中进行,设置体积为5m3的粮仓36个,粮仓通风口处面积为0.5m2,每个粮仓1个通风口,放置1个药剂离心管,粮仓内存储稻米。试验共设12个处理,即对照和2个锯谷盗驱避剂实例各5个药剂配方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人工释放锯谷盗成虫20头于每个粮仓直径5米处,对照处理的离心管仅注入助剂和溶剂,处理离心管在室内分别放置3d、6d、9d、12d和15d后施药,施药2d后调查药效,以30目虫筛筛查各处理粮仓内的稻米,记录锯谷盗成虫数量,计算平均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对照粮仓成虫数-处理粮仓成虫数)/对照粮仓成虫数×100%

试验结果参见表3所示:

表32015、2016年锯谷盗驱避剂防效持效期

试验结果表明,实例5施用含有十三烷的驱避剂的粮仓,防治效果好于实例6未加十三烷的驱避剂的粮仓。随着驱避剂室内放置时间延长,挥发后驱避效果逐渐降低,含有十三烷的驱避剂放置12d防效仍超过70%以上,15d时明显下降,也是需要补充药剂的时间。而未加入十三烷的驱避剂9d后防效降低超过了20%,这表明十三烷不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还有延长持效期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