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9764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地枇杷(ficustikouabur),也称地果、地瓜、地石榴,为桑科榕属匍匐木质藤本,地枇杷有两种品种,一种果实香甜味美,可以食用;一种没有香味,不能食用,一般一片均为同一品种。地枇杷主产于广西、贵州、湖南等地,在贵州和湘西作为苗族习用药材。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主要含有萜类、黄酮、香豆素、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降血糖、松弛平滑肌、抗肿瘤、抗菌等作用,该属植物具有潜在的药食两用资源开发价值。地枇杷的茎叶还可以制作为牲畜的绿色饲料,地枇杷触地生细长的不定根,容易生长为网状覆盖,仿佛绿色的地毯,能将表面松士、沙土牢牢地网住,减少雨水的直接冲刷,短期内能够覆盖的面积大,表观效果好;同时地枇杷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被广泛的应用于园林景观与生态恢复中。综上所述,地枇杷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地枇杷人工繁殖主要采用扦插繁殖,但野生资源极为有限,常规的繁殖技术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数量庞大的种苗,也不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很难进行商业开发。只有解决人工快速繁殖,扩大地枇杷的种植数量,建立商业化开发利用的种植基地才能使这一宝贵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实现其资源的真正价殖。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35516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地枇杷的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是将地枇杷的带茎段的顶芽或腋芽在初代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无菌苗,在增殖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采用本方法进行地枇杷组织培养,不仅周期短、繁殖系数高、成本低廉,还具有很强的工厂化生产能力,而且利用本发明的方法繁殖,能够更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地枇杷,但是该生根培养基生根时间较长,且培养基中无抑菌剂成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地枇杷发芽率和生根率,能够使地枇杷快速繁殖,缩短地枇杷的繁殖周期,使繁殖后代整齐一致的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包括种子无菌萌发、诱导愈伤组织、生根培养,具体步骤为:

芽预处理:选取地枇杷的2-3cm长的带茎段的顶芽或腋芽,先用流水冲洗10-15min,再先后用浓度为0.08-0.12%的汞溶液消毒7-10min、70-80%的酒精消毒30-4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该步骤中汞溶液和酒精溶液能消灭地枇杷芽上存在的病毒和细菌物质,能够控制地枇杷芽污染,获得充足的无菌材料,提高组织培养成活率,这是地枇杷快速培养的关键;

诱导愈伤组织:将处理后的地枇杷芽接种在含有1-2mg/l6-ba和0.2-0.5mg/lnaa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2-28℃、每天光照8-10h的条件下下培养至得到高度为2-4cm的地枇杷小苗,即可,该步骤中6-ba和naa的加入能刺激地枇杷芽的细胞快速分裂成细胞团,形成愈伤组织,进而长成地枇杷小苗,缩短了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周期,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

生根培养:将小苗剪下,转接到生根培养液中,在温度为22-28℃、每天光照8-10h的条件下培养至得到主根为3-5条,根长3-5cm的地枇杷苗即可进行炼苗,然后移栽,该生根培养液能大大提高地枇杷小苗的出根率,使出根整齐、根系细白、愈伤组织化程度轻,而且能有效控制地枇杷小苗褐变,使地枇杷小苗健壮、叶片深绿色,同时该培养液降低生根时间,大大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且能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使经该生根培养液培养的地枇杷小苗栽培成活率高、抗病害能力强。

作为优选,生根培养液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iba0.002-0.003份、6-ba0.0003-0.0005份、抑菌剂0.0001-0.0002份、硝酸钾1.1-1.3份、硝酸铵1-1.2份、硫酸镁0.17-0.2份、磷酸氢二钾0.08-0.1份、氯化钙0.2-0.3份、微量元素0.15-0.2份、维生素c0.001-0.002份、维生素b0.001-0.002份、氨基酸0.002-0.003份、柠檬酸0.0005-0.0008份、活性炭0.2-0.3份、水950-1050份。抑菌剂为五味子提取物和活性多肽,其重量比为1:0.4-0.6,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rcycrcrvlhpgcvncyrcsr,该活性多肽能够破坏有害微生物的细胞膜物质,改变其渗透压,使细胞内的物质外泄,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有利于防止地枇杷根分化培养过程中的烂根现象的发生。上述生根培养液营养全面,不仅能大大提高地枇杷小苗的出根率,使出根整齐、根系细白、愈伤组织化程度轻,而且能有效控制地枇杷小苗褐变,使地枇杷小苗健壮、叶片深绿色;同时该培养液培养周期短,大大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且能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使经该生根培养液培养的地枇杷小苗栽培成活率高、抗病害能力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培养方法大大提高地枇杷发芽率和生根率,克服了传统方法繁殖慢的缺陷,在能够使地枇杷快速繁殖,缩短地枇杷的繁殖周期,使繁殖后代整齐一致,保持品种的优良性。

2.本发明生根培养液能大大提高地枇杷小苗的出根率,使出根整齐、根系细白、愈伤组织化程度轻,能有效控制地枇杷小苗褐变,能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

3.该培养方法得到的地枇杷小苗栽培成活率高、种苗品质好、抗病害能力强。

4.该培养方法是通过组织培养得到地枇杷小苗,不受任何自然因素的影响,可大规模地常年种植地枇杷。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包括种子无菌萌发、诱导愈伤组织、生根培养,具体步骤为:

1)芽预处理:选取地枇杷的2cm长的带茎段的顶芽或腋芽,先用流水冲洗15min,再先后用浓度为0.08%的汞溶液消毒10min、70%的酒精消毒4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该步骤中汞溶液和酒精溶液能消灭地枇杷芽上存在的病毒和细菌物质,能够控制地枇杷芽污染,获得充足的无菌材料,提高组织培养成活率,这是地枇杷快速培养的关键;

2)诱导愈伤组织:将处理后的地枇杷芽接种在含有1mg/l6-ba和0.4mg/lnaa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3℃、每天光照10h的条件下下培养至得到高度为2-4cm的地枇杷小苗,即可,该步骤中6-ba和naa的加入能刺激地枇杷芽的细胞快速分裂成细胞团,形成愈伤组织,进而长成地枇杷小苗,缩短了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周期,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

3)生根培养:将小苗剪下,转接到生根培养液中,在温度为23℃、每天光照10h的条件下培养至得到主根为3条,根长3cm的地枇杷苗即可进行炼苗,然后移栽,该生根培养液能大大提高地枇杷小苗的出根率,使出根整齐、根系细白、愈伤组织化程度轻,而且能有效控制地枇杷小苗褐变,使地枇杷小苗健壮、叶片深绿色,同时该培养液降低生根时间,大大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且能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使经该生根培养液培养的地枇杷小苗栽培成活率高、抗病害能力强。

上述生根培养液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iba0.002份、6-ba0.0005份、抑菌剂0.00012份、硝酸钾1.3份、硝酸铵12份、硫酸镁0.2份、磷酸氢二钾0.08份、氯化钙0.3份、微量元素0.15份、维生素c0.002份、维生素b0.001份、氨基酸0.003份、柠檬酸0.0005份、活性炭0.3份、水960份。抑菌剂为五味子提取物和活性多肽,其重量比为1:0.4,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rcycrcrvlhpgcvncyrcsr,该活性多肽能够破坏有害微生物的细胞膜物质,改变其渗透压,使细胞内的物质外泄,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有利于防止地枇杷根分化培养过程中的烂根现象的发生。上述生根培养液营养全面,不仅能大大提高地枇杷小苗的出根率,使出根整齐、根系细白、愈伤组织化程度轻,而且能有效控制地枇杷小苗褐变,使地枇杷小苗健壮、叶片深绿色;同时该培养液培养周期短,大大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且能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使经该生根培养液培养的地枇杷小苗栽培成活率高、抗病害能力强。

实施例2:

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具体步骤为:

1)选取地枇杷的3cm长的带茎段的顶芽或腋芽,先用流水冲洗13min,再先后用浓度为0.1%的汞溶液消毒9min、75%的酒精消毒35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该步骤中汞溶液和酒精溶液能消灭地枇杷芽上存在的病毒和细菌物质,能够控制地枇杷芽污染,获得充足的无菌材料,提高组织培养成活率,这是地枇杷快速培养的关键;

2)将处理后的地枇杷芽接种在含有1.5mg/l6-ba和0.35mg/lnaa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5℃、每天光照9h的条件下下培养至得到高度为3cm的地枇杷小苗,即可,该步骤中6-ba和naa的加入能刺激地枇杷芽的细胞快速分裂成细胞团,形成愈伤组织,进而长成地枇杷小苗,缩短了诱导愈伤组织及分化的周期,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

3)将小苗剪下,转接到生根培养液中,在温度为25℃、每天光照9h的条件下培养至得到主根为4条,根长4cm的地枇杷苗即可进行炼苗,然后移栽,该生根培养液能大大提高地枇杷小苗的出根率,使出根整齐、根系细白、愈伤组织化程度轻,而且能有效控制地枇杷小苗褐变,使地枇杷小苗健壮、叶片深绿色,同时该培养液降低生根时间,大大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且能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使经该生根培养液培养的地枇杷小苗栽培成活率高、抗病害能力强。

上述生根培养液的成分及其重量份为iba0.0025份、6-ba0.0004份、抑菌剂0.00015份、硝酸钾1.2份、硝酸铵1.1份、硫酸镁0.18份、磷酸氢二钾0.09份、氯化钙0.25份、微量元素0.18份、维生素c0.0015份、维生素b0.0015份、氨基酸0.0025份、柠檬酸0.0007份、活性炭0.25份、水1000份。抑菌剂为五味子提取物和活性多肽,其重量比为1:0.5,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rcycrcrvlhpgcvncyrcsr,该活性多肽能够破坏有害微生物的细胞膜物质,改变其渗透压,使细胞内的物质外泄,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甚至杀死,有利于防止地枇杷根分化培养过程中的烂根现象的发生。上述生根培养液营养全面,不仅能大大提高地枇杷小苗的出根率,使出根整齐、根系细白、愈伤组织化程度轻,而且能有效控制地枇杷小苗褐变,使地枇杷小苗健壮、叶片深绿色;同时该培养液培养周期短,大大提高了地枇杷组织培养的效率,且能防止烂根现象的发生,使经该生根培养液培养的地枇杷小苗栽培成活率高、抗病害能力强。

实施例3:

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为:选取地枇杷的3cm长的带茎段的顶芽或腋芽,先用流水冲洗15min,再先后用浓度为0.12%的汞溶液消毒7min、70%的酒精消毒32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将处理后的地枇杷芽接种在含有1.8mg/l6-ba和0.4mg/lnaa的ms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7℃、每天光照8h的条件下下培养至得到高度为4cm的地枇杷小苗,将小苗剪下,转接到成分及其重量份为iba0.003份、6-ba0.0003份、抑菌剂0.0002份、硝酸钾1.1份、硝酸铵1.2份、硫酸镁0.19份、磷酸氢二钾0.08份、氯化钙0.27份、微量元素0.17份、维生素c0.0018份、维生素b0.001份、氨基酸0.003份、柠檬酸0.0008份、活性炭0.27份、水1050份的生根培养液中,在温度为26℃、每天光照8h的条件下培养至得到主根为5条,根长5cm的地枇杷苗即可进行炼苗,然后移栽。

本发明的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sequencelisting

<110>兰溪市顺光园艺技术有限公司

<120>地枇杷的快速培养方法

<130>1

<160>1

<170>patentinversion3.5

<210>1

<211>24

<212>prt

<213>人工合成

<400>1

hisserhisargcystyrcysargcysargvalleuhisproglycys

151015

valasncystyrargcysserarg

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