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70093发布日期:2018-07-20 18:0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鸡枞菌是野生食用菌之王,其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16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麦角甾醇等物质。每100克鲜鸡枞菌含水92.61%,干物质7.39%。在干物质中,含粗蛋白34.94%,粗脂肪3.40%,粗纤维13.91%,可溶性糖4.5%,水解糖9.59%,灰分7.73%。在灰分中氧化钙为20.29%,磷4.62%,铁1.89%,锰0.08%。还含有以及维生素c。鸡枞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鸡枞菌种中还含有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对降低血糖有明显的效果。鸡枞菌的吃法很多,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综上所述,鸡枞菌的推广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目前,由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特别是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下对野生鸡枞菌的破坏性采挖,使得鸡枞菌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幅下降,价格不断攀升,从而加剧了无序性采挖,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鸡枞菌的生长发育也离不开白蚁的分泌物,这种生态环境造成了鸡枞菌对生长条件的特性要求。因此,鸡枞菌的栽培和产量稳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模拟了鸡枞菌的野生生长环境,进而还能提高鸡枞菌成活率和口感品质,节约资源和人工消耗,提高产品营养价值,适用于大规模系统化种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25-30cm处;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3-25℃条件下培养5-7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5-0.7cm×0.4-0.6cm的菌块;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7-0.9cm×0.8-1.0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4-26℃条件下培养38-41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麦粒80-100份、麸皮20-30份、膨化豆粕20-30份、板栗壳25-30份、葡萄糖22-25份、琼脂12-14份、碳酸钙8-10份、磷酸二氢钾1-2份、蒸馏水900-1000份;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0-25℃、湿度为65-70%,培养40-50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0-55份、玉米芯10-15份、麦麸20-25份、秸秆5-10份、碳酸钙1-2份、硫酸镁0.5-0.8份、硫酸铜0.8-1.0份、甲酸0.2-0.5份、蔗糖1-2份、白蚁巢土5-10份组成;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2-3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3-25℃、湿度为80-85%,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0-12d即可采摘。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5.5-6.5。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膨化豆粕的制作方法是将豆粕放入膨化机中于103-105℃条件下膨化,将所得膨化料用蒸汽加热12-15min后干燥,即得到膨化豆粕。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30-40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1.1倍的水放置1-2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280-310勒克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选择选择适合鸡枞菌生长的弱酸性土地作为种植地,并搭建遮阴棚,为鸡枞菌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从野生鸡枞菌子实体中选取组织于进行培育,其中选取培育组织的位置为菌盖与菌柄的交界处,此处组织的生命活力旺盛,后代不易发生变异;然后,将培育出的母种进行扩繁,扩繁方法是将母种放入由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蒸馏水制成的原种培养基中培育,其中板栗壳为种植所剩残留物,本发明重新利用这部分资源,不仅解决了剩余废弃物的处置问题,还为菌种生长提供大量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成分,同时加入多种金属盐类化合物,为菌丝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酶类的合成提供必需的金属离子,使得鸡枞菌的菌丝能在原种培养基上较好的生长;再将所得原种放入由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培养包中培育40-50d,其中,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为农作物废弃物,本发明重新利用这部分资源,不仅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且降低生产成本,且其中含有大量磷、氮、钾元素及多种有机质成分,促进鸡枞菌菌丝的繁育,还加入了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以及白蚁巢土,为鸡枞菌菌丝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酸性环境和多种金属盐离子,可抑制杂菌生长,较好的模拟野生鸡枞菌的生长环境,所用白蚁巢土中含有多种与鸡枞菌共生的细菌,进一步还原鸡枞菌的生长环境,使鸡枞菌菌丝能正常生长和发育;然后移栽至田地中,管理遮阴棚内温度、湿度以及光照环境,直至采收。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生产种植得到的鸡枞菌口味与野生鸡枞菌基本一致,口味香甜,菌肉劲道,本发明所采用的每一技术手段都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且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所产生的总的技术效果远远高于单个技术手段所产生的技术手段的简单加和。

总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模拟了鸡枞菌的野生生长环境,进而还能提高鸡枞菌成活率和口感品质,节约资源和人工消耗,提高产品营养价值,适用于大规模系统化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25cm处;其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5.5;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3℃条件下培养5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5cm×0.4cm的菌块;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7cm×0.8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38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麦粒80份、麸皮20份、膨化豆粕20份、板栗壳25份、葡萄糖22份、琼脂12份、碳酸钙8份、磷酸二氢钾1份、蒸馏水900份;其中,所述膨化豆粕的制作方法是将豆粕放入膨化机中于103℃条件下膨化,将所得膨化料用蒸汽加热12min后干燥,即得到膨化豆粕;

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30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0℃、湿度为65%,培养40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0份、玉米芯10份、麦麸20份、秸秆5份、碳酸钙1份、硫酸镁0.5份、硫酸铜0.8份、甲酸0.2份、蔗糖1份、白蚁巢土5份组成;

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倍的水放置1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2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3℃、湿度为80%,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0d即可采摘;其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280勒克斯。

实施例2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30cm处;其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6.5;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养7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7cm×0.6cm的菌块;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9cm×1.0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6℃条件下培养41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麦粒100份、麸皮30份、膨化豆粕30份、板栗壳30份、葡萄糖25份、琼脂14份、碳酸钙10份、磷酸二氢钾2份、蒸馏水1000份;其中,所述膨化豆粕的制作方法是将豆粕放入膨化机中于105℃条件下膨化,将所得膨化料用蒸汽加热15min后干燥,即得到膨化豆粕;

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40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5℃、湿度为70%,培养50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5份、玉米芯15份、麦麸25份、秸秆10份、碳酸钙2份、硫酸镁0.8份、硫酸铜1.0份、甲酸0.5份、蔗糖2份、白蚁巢土10份组成;

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1倍的水放置2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3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5℃、湿度为85%,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2d即可采摘;其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310勒克斯。

实施例3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28cm处;其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6.0;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6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6cm×0.5cm的菌块;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8cm×0.9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养40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麦粒90份、麸皮25份、膨化豆粕25份、板栗壳28份、葡萄糖24份、琼脂13份、碳酸钙9份、磷酸二氢钾1.2份、蒸馏水950份;其中,所述膨化豆粕的制作方法是将豆粕放入膨化机中于104℃条件下膨化,将所得膨化料用蒸汽加热14min后干燥,即得到膨化豆粕;

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35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3℃、湿度为69%,培养45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2份、玉米芯12份、麦麸23份、秸秆8份、碳酸钙1.5份、硫酸镁0.6份、硫酸铜0.9份、甲酸0.4份、蔗糖1.8份、白蚁巢土8份组成;

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05倍的水放置1.5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2.5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4℃、湿度为82%,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1d即可采摘;其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300勒克斯。

对比例1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28cm处;其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6.0;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6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6cm×0.5cm的菌块;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8cm×0.9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养40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麦粒90份、麸皮25份、膨化豆粕25份、板栗壳28份、葡萄糖24份、琼脂13份、碳酸钙9份、磷酸二氢钾1.2份、蒸馏水950份;其中,所述膨化豆粕的制作方法是将豆粕放入膨化机中于104℃条件下膨化,将所得膨化料用蒸汽加热14min后干燥,即得到膨化豆粕;

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35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3℃、湿度为69%,培养45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2份、玉米芯12份、麦麸23份、秸秆8份、碳酸钙1.5份、硫酸镁0.6份、硫酸铜0.9份、甲酸0.4份、蔗糖1.8份、白蚁巢土8份组成;

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05倍的水放置1.5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2.5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4℃、湿度为82%,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1d即可采摘;其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300勒克斯。

对比例2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28cm处;其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6.0;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6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6cm×0.5cm的菌块;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8cm×0.9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养40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麸皮25份、板栗壳28份、葡萄糖24份、琼脂13份、蒸馏水950份;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麸皮、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35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3℃、湿度为69%,培养45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2份、玉米芯12份、麦麸23份、秸秆8份、碳酸钙1.5份、硫酸镁0.6份、硫酸铜0.9份、甲酸0.4份、蔗糖1.8份、白蚁巢土8份组成;

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05倍的水放置1.5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2.5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4℃、湿度为82%,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1d即可采摘;其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300勒克斯。

对比例3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28cm处;其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6.0;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6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6cm×0.5cm的菌块;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8cm×0.9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养40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麦粒90份、麸皮25份、膨化豆粕25份、板栗壳28份、葡萄糖24份、琼脂13份、碳酸钙9份、磷酸二氢钾1.2份、蒸馏水950份;其中,所述膨化豆粕的制作方法是将豆粕放入膨化机中于104℃条件下膨化,将所得膨化料用蒸汽加热14min后干燥,即得到膨化豆粕;

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35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3℃、湿度为55培养45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2份、秸秆8份、碳酸钙1.5份、硫酸铜0.9份、蔗糖1.8份、白蚁巢土3份组成;

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铜、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05倍的水放置1.5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2.5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4℃、湿度为82%,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1d即可采摘;其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300勒克斯。

对比例4

一种鸡枞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在栽植地搭建遮阴棚,将栽植地翻耕至土层深度为28cm处;其中,所述栽培地的土壤ph值为6.0;

(2)母种:在无菌条件下,切取野生鸡枞菌子实体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作为母种块,将母种块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于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6d,再进行移管纯化,纯化后的菌种留作母种;其中,所述母种块为0.6cm×0.5cm的菌块;其中,所述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3)扩繁:在无菌条件下,从母种中选取0.8cm×0.9cm的菌种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于在温度为25℃条件下培养40d,得到扩繁的原种;其中,所述原种培养基是由麦粒90份、麸皮25份、膨化豆粕25份、板栗壳28份、葡萄糖24份、琼脂13份、碳酸钙9份、磷酸二氢钾1.2份、蒸馏水950份;其中,所述膨化豆粕的制作方法是将豆粕放入膨化机中于104℃条件下膨化,将所得膨化料用蒸汽加热14min后干燥,即得到膨化豆粕;

所述原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重量份,取麦粒、麸皮、膨化豆粕、板栗壳混合均匀,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文火煮沸35min,冷却后过滤出汁液,向汁液中加入葡萄糖、琼脂、碳酸钙、磷酸二氢钾,加热溶解后,进行高压灭菌;

(4)培养:将步骤(3)所述鸡枞菌原种放入培养包中,室内温度为23℃、湿度为69%,培养45d得到栽培种;其中,

所述培养包是由杂木屑52份、玉米芯12份、麦麸23份、秸秆8份、碳酸钙1.5份、硫酸镁0.6份、硫酸铜0.9份、甲酸0.4份、蔗糖1.8份、白蚁巢土8份组成;

所述培养包的制作方法是将杂木屑、玉米芯、麦麸、秸秆粉碎后与碳酸钙、硫酸镁、硫酸铜、甲酸、蔗糖、白蚁巢土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再向混合物a中加入其总质量1.05倍的水放置1.5h后,装入栽培袋中扎紧,再进行高压灭菌;

(5)定植:将步骤(4)所述栽培种去除栽培袋后放入步骤(1)所述栽培地中,表面覆土2.5cm,控制遮阴棚内温度为24℃、湿度为60%,每天喷水2次,幼菌破土后11d即可采摘;其中,定植后遮阴棚内的光照强度为200勒克斯。

实验案例

本发明方法经过大量田间实验,将野生鸡枞菌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4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每组种植10平方米,在相邻种植地点种植,采收期收集所得鸡枞菌,记录其平均生长情况,具体数据见表1;

表1平均生长情况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栽培方法得到的鸡枞菌,其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对比例组,所得鸡枞菌的产量较高、菌柄较长,明采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可显著提升鸡枞菌的产量和质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