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8634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类繁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岩鳜鱼,又名斑鳜,底栖,喜清水,特别喜欢藏于石块、树根或繁茂的草丛之中。岩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食鱼、虾类等活饵料。

岩鳜鱼具有肉质嫩、营养丰富、体色美等特点,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因此岩鳜鱼的价格也极为昂贵,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渔户开始尝试人工繁育岩鳜鱼。

然而,现有技术当中,目前采用的岩鳜鱼的人工繁育方法,其产出比低,且繁育鱼苗的存活率低,同时喂养成本还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苗存活率高的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

一种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

1)亲鱼选种

选取3龄以上、野生且体重500g以上的雄鱼及雌鱼,雄鱼及雌鱼的数量各为30-50条,且雄鱼与雌鱼的数量比为1:1,雄鱼轻压腹部能流出少许精液,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轻压雌鱼腹部能流出少许卵子,以确保精子及卵子的成熟度达到90%以上;

2)催产

对选取的成熟亲鱼注射催产激素,催产激素的注射剂量根据亲鱼的大小以及精子和卵子的成熟度来定,注射完之后,将亲鱼放入到催产装置当中,并通过供水系统对催产装置保持连续18-26小时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在催产激素注射18至26小时以后,雄鱼追逐雌鱼,开始产卵受精,每天频繁地对用于防止催产出的物质流走的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在产卵结束后,将所有亲鱼从催产装置中捞走;

3)孵化

将催产装置中的受精卵投入到孵化装置当中,采用供水系统不断对孵化装置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水温不低于23至25℃,每天频繁地对用于防止孵化物质流走的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孵化8至10天后长成鱼苗,随时观察鱼苗是否开口,一旦发现存在少量鱼苗开口,在1至2小时内,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

4)前期喂养

向养育池中投放刚从鱼卵里面孵化出来的活鳞鱼,所投放的活鳞鱼的体积小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的体积,实时检测养育池中氧气、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每隔2天更换一次养育池中的水。

上述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在孵化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的观察鱼苗是否开口,且一旦发现存在鱼苗开口,在1至2小时内,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避免了鱼苗在孵化装置当中自相残杀(较大的吞食较小的),从而使得鱼苗的存活率及产出比高。同时,在喂养的过程当中,通过控制所投放的活鳞鱼的体积,确保岩鳜鱼苗能够吞食所投放的活鳞鱼,确保岩鳜鱼苗正常发育,进一步提高了鱼苗存活率。

进一步地,在前期喂养的步骤当中,所投放的活鳞鱼的体积位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体积的1/2至2/3之间。

进一步地,在前期喂养的步骤当中,以3天为一个周期,第一周期中每次投放活鳞鱼的数量为养育池内的岩鳜鱼苗数量的4倍,第二周期中每次6倍,第三周期中每次8倍,以此类推,直到每次投放20倍为止,每个周期中每天的投放次数均为3至5次。

进一步地,岩鳜鱼的孵化时期选择每年的4月至7月。

进一步地,在岩鳜鱼孵化5天后,开始人工孵化前期喂养的鳞鱼。

进一步地,在催产的步骤当中,采用网孔直径为3cm的渔网将所有亲鱼从孵化装置中捞走。

进一步地,所述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还包括:

5)人工驯化

在前期喂养一个月以后,投放刚死或接近要死的鳞鱼,并促使养育池内的水流动,所投放的鳞鱼的体积小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还包括:

6)后期喂养

在人工驯化3天以后,尝试投放死的鳞鱼进行喂养,并时刻观察岩鳜鱼苗是否进食,若正常进食则后期直接投放死的鳞鱼进行喂养,所投放的死鳞鱼的体积小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的体积,若进食异常则继续人工驯化。

进一步地,在前期喂养、人工驯化及后期喂养的步骤当中,养育池内的氧气含量不低于5ppm,养育池内的氨氮的含量不超过0.2mg/l,养育池内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超过0.005mg/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当中的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

1)亲鱼选种

选取3龄以上、野生且体重500g以上的雄鱼及雌鱼,雄鱼及雌鱼的数量各为30-50条,且雄鱼与雌鱼的数量比为1:1,雄鱼轻压腹部能流出少许精液,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轻压雌鱼腹部能流出少许卵子,以确保精子及卵子的成熟度达到9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所选的雄鱼及雌鱼应为体质健壮、无残疾、无伤痕及无畸形的成熟岩鳜鱼。

此外,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网孔直径为3cm的渔网对岩鳜鱼进行捞取,然后判断捞取的岩鳜鱼是否满足做亲鱼的要求。

2)催产

对选取的成熟亲鱼注射催产激素,催产激素的注射剂量根据亲鱼的大小以及精子和卵子的成熟度来定,注射完之后,将亲鱼放入到催产装置当中,并通过供水系统对催产装置保持连续18-26小时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在催产激素注射18至26小时以后,雄鱼追逐雌鱼,开始产卵受精,每天频繁地对用于防止催产出的物质流走的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在产卵结束后,将所有亲鱼从催产装置中捞走。

需要指出的是,其中,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是指供水系统的供水水泵的功率为750w,且采用750w的供水水泵来促进催产装置内水循环的目的在于,促进雌鱼排卵,提高雌鱼排卵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步骤一当中选取的亲鱼的大小及精子和卵子的成熟度来配制适用剂量的催产激素,然后对每挑选的亲鱼(雄鱼及雌鱼)注射该适用剂量的催产激素,以对亲鱼进行催熟助产,催产激素注射完之后,直接将亲鱼放入到催产装置当中。此外,在对亲鱼注射催产激素时,可以选择在亲鱼的下颚肌肉、胸鳍腹侧或者背部肌肉处进行注射。

同时,在此之前可以事先搭建催产装置:在用于放置亲鱼的池体的底布置若干个倾斜向上的喷水鸭嘴,倾斜角度可控制在30°至45°,并使每个喷水鸭嘴与功率为750w的供水水泵连接,并在池体的出水口处放置该滤网,该滤网的网孔规格可以采用70目的,以防止受精卵、卵子等物质流出到孵化空间以外,此后供水水泵将通过喷水鸭嘴不断的对池体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在催产受精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部分受精卵、卵子死亡,死卵在水流作用下将附着在该滤网上,为此将堵塞滤网,因此在催产受精当中,需要每天频繁地对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并将清洗下来的死卵取走,一方便防止死卵堵塞滤网,影响水流动,另一方面防止死卵影响整个孵化环境。

其中,具体的死卵清洗方式可以为:通过毛刷刷洗滤网靠近出水口的一侧,并将刷洗下来的死卵取出。

同时,在雌鱼开始产卵至产卵结束大约10小时,且在产卵结束后,可以采用网孔直径为3cm的渔网将所有亲鱼从催产装置中一把捞走。

3)孵化

将催产装置中的受精卵取出,并投入到孵化装置当中,采用供水系统不断对孵化装置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水温不低于23至25℃,同时每天频繁地对用于防止孵化物质流走的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孵化8至10天后长成鱼苗,随时观察鱼苗是否开口,一旦发现存在少量鱼苗开口,在1至2小时内,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

需要指出的是,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是指供水系统的供水水泵的功率为750w,且采用750w的供水水泵来促进孵化装置内水循环的目的在于,促进受精卵的孵化,提高孵化效率。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事先搭建孵化装置:在用于孵化的池体的底部布置若干个倾斜向上的喷水鸭嘴,倾斜角度可控制在30°至45°,并使每个喷水鸭嘴与功率为750w的供水水泵连接,并采用滤网将所有的喷水鸭嘴围起来,以形成用于放置受精卵的孵化空间,该滤网的网孔规格可以采用70目的,以防止受精卵流出到孵化空间以外,此后供水水泵将通过喷水鸭嘴不断的对孵化空间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在孵化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部分受精卵死亡,死卵在水流作用下将附着在该滤网上,为此将堵塞滤网,因此在孵化的过程当中,需要每天频繁地对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并将清洗下来的死卵取走,一方便防止死卵堵塞滤网,影响水流动,另一方面防止死卵影响整个孵化环境。

其中,具体的死卵清洗方式可以为:通过毛刷刷洗滤网靠近出水口的一侧,并将刷洗下来的死卵取出。

此外,当受精卵在孵化装置当中孵化8至10天后,受精卵的卵黄将全部去掉,代表已经孵化长成岩鳜鱼苗,且长成的鱼苗的长度为3mm,但此时鱼苗还未开口(嘴巴还未张开),此时需要随时的观察鱼苗是否开口,一旦发现存在少量鱼苗开口,代表同一批次孵化的鱼苗都将要开口,只是先后问题,此时需要在1至2小时内,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

需要指出的是,岩鳜鱼苗一旦开口,也就意味着它马上需要进食,而岩鳜鱼属于肉食性鱼种,它会吞食比其小的鱼类,且由于同一批次孵化出的鱼苗的体积必然会存在差异,因此先开口的岩鳜鱼苗将会吞食比其体积小的岩鳜鱼苗,因此一旦发现存在鱼苗开口,在1至2小时内,需要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以防止岩鳜鱼苗自相残杀。若未及时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孵化装置内的鱼苗将自相残杀掉一半。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岩鳜鱼的孵化时期应当选择每年的4月至7月,这个时期,孵化效果最佳。

此外,由于孵化的过程当中,岩鳜鱼苗还未开口进食,因此孵化装置内不存在岩鳜鱼苗的排泄物,即无需清洗排泄物。

4)前期喂养

向养育池中投放刚从鱼卵里面孵化出来的活鳞鱼,所投放的活鳞鱼的体积小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的体积,实时检测养育池中氧气、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每隔2天更换一次养育池中的水。

具体地,在前期喂养的步骤当中,所投放的活鳞鱼的体积(单体体积)位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体积(单体体积)的1/2至2/3之间。

此外,在前期喂养的步骤当中,以3天为一个周期,第一周期中每次投放活鳞鱼的数量为养育池内的岩鳜鱼苗数量的4倍,第二周期中每次6倍,第三周期中每次8倍,以此类推,直到每次投放20倍为止,每个周期中每天的投放次数均为3至5次。具体投放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需要指出的是,刚孵化的岩鳜鱼苗只能吞食比其小的活鱼,因此在前期喂养的过程当中,需要投放刚从鱼卵里面孵化出来的活鳞鱼,确保岩鳜鱼苗能够吞食投放的鳞鱼。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岩鳜鱼孵化第5天之后,开始人工孵化前期喂养的鳞鱼,使得当岩鳜鱼苗开口后被投放到养育池时,此时的鳞鱼刚好从鱼卵里面孵化出来,恰好能够作为前期喂养的饵料鱼投放到养育池当中,供岩鳜鱼苗食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前期喂养的步骤当中,养育池内的氧气含量需要确保不低于5ppm,且养育池内的氨氮的含量需要确保不超过0.2mg/l,同时养育池内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确保不超过0.005mg/l。更换池水的目的在于,对岩鳜鱼苗的排泄物进行清理,确保养育池内的有害物质不超标。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前期喂养一个月后,岩鳜鱼苗的长度将长到5厘米。此外,20多天的岩鳜鱼苗称为夏花,250克以上的岩鳜鱼苗需要养半年,此时的岩鳜鱼苗的存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

综上,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在孵化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的观察鱼苗是否开口,且一旦发现存在鱼苗开口,在1至2小时内,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避免了鱼苗在孵化装置当中自相残杀(较大的吞食较小的),从而使得鱼苗的存活率及产出比较高。同时,在喂养的过程当中,通过控制所投放的活鳞鱼的体积,确保岩鳜鱼苗能够吞食所投放的活鳞鱼,确保岩鳜鱼苗正常发育,进一步提高了鱼苗存活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当中的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

1)亲鱼选种

选取3龄以上、野生且体重500g以上的雄鱼及雌鱼,雄鱼及雌鱼的数量各为30-50条,且雄鱼与雌鱼的数量比为1:1,雄鱼轻压腹部能流出少许精液,雌鱼腹部膨大且柔软,轻压雌鱼腹部能流出少许卵子,以确保精子及卵子的成熟度达到90%以上;

2)催产

对选取的成熟亲鱼注射催产激素,催产激素的注射剂量根据亲鱼的大小以及精子和卵子的成熟度来定,注射完之后,将亲鱼放入到催产装置当中,并通过供水系统对催产装置保持连续18-26小时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在催产激素注射18至26小时以后,雄鱼追逐雌鱼,开始产卵受精,每天频繁地对用于防止催产出的物质流走的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在产卵结束后,将所有亲鱼从催产装置中捞走。

3)孵化

将催产装置中的受精卵取出,并投入到孵化装置当中,采用供水系统不断对孵化装置进行供水,以促进水循环,供水系统的供水功率为750w,水温不低于23至25℃,同时每天频繁地对用于防止孵化物质流走的滤网上附着的死卵进行清洗,孵化8至10天后长成鱼苗,随时观察鱼苗是否开口,一旦发现存在少量鱼苗开口,在1至2小时内,将孵化装置内的所有鱼苗投放到养育池中。

4)前期喂养

往养育池中投放刚从鱼卵里面孵化出来的活鳞鱼,所投放的活鳞鱼的体积小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的体积,实时检测养育池中氧气、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每隔2天更换一次养育池中的水。

5)人工驯化

在前期喂养一个月以后,投放刚死或接近要死的鳞鱼,并促使养育池内的水流动,所投放的鳞鱼的体积小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的体积,且每次投放鳞鱼的数量为养育池内的岩鳜鱼苗数量的20倍,每天投放3至5次。

可以理解的,投放刚死或接近要死的鳞鱼,并促使养育池内的水流动的目的在于,制作一种假象,以使岩鳜鱼苗以为投放的鳞鱼为活鳞鱼,通过这种方式,来驯化岩鳜鱼苗逐渐适应吃死鳞鱼。

6)后期喂养

在人工驯化3天以后,尝试投放死的鳞鱼进行喂养,并时刻观察岩鳜鱼苗是否进食,若正常进食则后期直接投放死的鳞鱼进行喂养,所投放的死鳞鱼的体积小于养育池内当前的岩鳜鱼苗的体积,且每次投放鳞鱼的数量为养育池内的岩鳜鱼苗数量的20倍,每天投放3至5次,若进食异常则继续人工驯化。

需要指出的是,在人工驯化及后期喂养的步骤当中,养育池内的氧气含量需要确保不低于5ppm,且养育池内的氨氮的含量需要确保不超过0.2mg/l,同时养育池内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需要确保不超过0.005mg/l。

综上,本实施例当中的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岩鳜鱼人工繁育方法,其通过人工驯化,能够使岩鳜鱼苗在前期喂养一个月后,即可逐渐适应吃死的鳞鱼,继而使得在后期可以直接投放死的鳞鱼进行喂养,降低了喂养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