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芨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13556发布日期:2019-06-05 21:1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白芨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药用价值非常高。近年来,白芨除制成饮片直接使用外,还被广泛应用在复方中药制剂。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白芨的相关种植技术也在研究和推广中,但白芨的病虫害防治研究却很少。白芨的从种苗到采收要3-4年时间,种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病虫害影响其生长、产量,特别是幼苗期生长缓慢,长时间高温高湿,因真菌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根腐病等病害非常常见,极大地影响了成苗。同时在大田期的根腐病、黑斑病、叶斑灰霉病等也非常多,导致白芨死苗减产。另外,地下害虫也是白芨的大敌,食害假鳞茎、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死苗。

由于白芨的病虫害管理水平较低,无法实现有效防治,导致白芨减产,且农药残留风险较大。要实现白芨的科学种植,病虫害的防治也要规范科学实施,才能提高白芨的药材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芨种植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针对性控制白芨病虫害,提高白芨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土整地:选择环境阴湿、光照较少、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粒土壤地块,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对土壤杀虫消毒,施入农家肥后通过深耕将肥料翻入土壤中,整平后作垄,沿垄面开挖种植穴。

2、选种种植:选用中等大小、芽头多、无伤无病的白芨块茎栽种,或将块茎切块栽种,或采用种苗移植法栽种,栽种时用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润块茎或种苗基部进行灭菌,种后覆土,然后盖上一层秸秆保温保湿。

3、除草:定期进行垄间浅锄去除田间杂草使田间通风透气。

4、控水控肥: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早晚各浇水一次,雨水较多的季节及时挖沟疏水,每间隔20-25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定期穴施钙镁磷肥或火土灰。

5、病虫防治:加强田间通风排水,定期使用多菌灵或百菌清防治根腐病,使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黑斑病,使用多菌灵、百菌清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叶斑灰霉病,用晶体敌百虫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撒放田间诱杀蝼蛄、地老虎。

6、适期收获:栽后3-4年的9-10月份,白芨的地上茎叶枯萎后即可进行采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农家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人畜粪便280-350份、草木灰10-15份、豆粕100-120份、秸秆40-50份,发酵后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病虫防治步骤中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百菌清800倍液防治根腐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病虫防治步骤中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或栽种时用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黑斑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病虫防治步骤中轮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叶斑灰霉病,施药前及时去除病叶并烧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种育苗步骤中利用白芨块茎分块做种时,每块白芨块茎带芽1-2个,粘草木灰后栽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水控肥步骤中利用喷头进行浇水,浇水至土壤湿润即可,防止冲散肥料和细土,露出块茎和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选土整地步骤中每亩施入2000-2500kg发酵农家肥后,土壤深耕10-15cm将肥料翻入土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种苗移植法是将头茎长至中指大小的种苗从苗床移植到种植穴中以提高种苗成活率。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采用农业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方式防治白芨的病虫害,通过在白芨栽种前进行药物灭菌,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提高白芨成苗率;同时,加强田间通风排水防治,抑制真菌和细菌繁殖,预防白芨根腐病、黑斑病及叶斑灰霉病;另外,放置毒食诱杀地下害虫,并通过药物针对性防治病害,少量使用药物即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提高白芨的药材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取人畜粪便3500kg、草木灰100kg、豆粕1000kg、秸秆400kg,发酵后使用。

2、选择环境阴湿、光照较少、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粒土壤地块,用多菌灵对土壤杀虫消毒,每亩施入2000kg发酵农家肥后,土壤深耕15cm将肥料翻入土中,整平后作垄,沿垄面开挖种植穴。

3、选用中等大小、芽头多、无伤无病的白芨块茎栽种,栽种时用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润块茎进行灭菌,种后覆土,然后盖上一层秸秆保温保湿。

4、定期进行垄间浅锄去除田间杂草使田间通风透气。

5、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早晚各浇水一次,利用喷头进行浇水,浇水至土壤湿润即可;雨水较多的季节及时挖沟疏水,每间隔20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定期穴施火土灰。

6、加强田间通风排水,定期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根腐病,栽种时用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黑斑病,轮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叶斑灰霉病,施药前及时去除病叶并烧毁,用晶体敌百虫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撒放田间诱杀蝼蛄、地老虎。

7、栽后3-4年的9-10月份,白芨的地上茎叶枯萎后即可进行采挖。

实施例2:

1、取人畜粪便2800kg、草木灰130kg、豆粕1100kg、秸秆450kg,发酵后使用。

2、选择环境阴湿、光照较少、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粒土壤地块,用甲基托布津对土壤杀虫消毒,每亩施入2500kg发酵农家肥后,土壤深耕12cm将肥料翻入土中,整平后作垄,沿垄面开挖种植穴。

3、选用中等大小、芽头多、无伤无病的白芨块茎,将块茎切块栽种,每块白芨块茎带芽1-2个,粘草木灰后栽种,栽种时用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润块茎进行灭菌,种后覆土,然后盖上一层秸秆保温保湿。

4、定期进行垄间浅锄去除田间杂草使田间通风透气。

5、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早晚各浇水一次,利用喷头进行浇水,浇水至土壤湿润即可;雨水较多的季节及时挖沟疏水,每间隔23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定期穴施钙镁磷肥。

6、加强田间通风排水,定期喷施50%百菌清800倍液防治根腐病,喷施50%多菌灵800倍液防治黑斑病,轮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叶斑灰霉病,施药前及时去除病叶并烧毁,用晶体敌百虫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撒放田间诱杀蝼蛄、地老虎。

7、栽后3-4年的9-10月份,白芨的地上茎叶枯萎后即可进行采挖。

实施例3:

1、取人畜粪便3000kg、草木灰150kg、豆粕1200kg、秸秆500kg,发酵后使用。

2、选择环境阴湿、光照较少、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粒土壤地块,用多菌灵对土壤杀虫消毒,每亩施入2200kg发酵农家肥后,土壤深耕10cm将肥料翻入土中,整平后作垄,沿垄面开挖种植穴。

3、采用种苗移植法栽种,将头茎长至中指大小的种苗从苗床移植到种植穴中,栽种时用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润种苗基部进行灭菌,种后覆土,然后盖上一层秸秆保温保湿。

4、定期进行垄间浅锄去除田间杂草使田间通风透气。

5、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早晚各浇水一次,利用喷头进行浇水,浇水至土壤湿润即可;雨水较多的季节及时挖沟疏水,每间隔25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定期穴施钙镁磷肥。

6、加强田间通风排水,定期喷施50%百菌清800倍液防治根腐病,栽种时用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防治黑斑病,轮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叶斑灰霉病,施药前及时去除病叶并烧毁,用晶体敌百虫拌炒香的米糠或麦麸,撒放田间诱杀蝼蛄、地老虎。

7、栽后3-4年的9-10月份,白芨的地上茎叶枯萎后即可进行采挖。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