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幼树林地控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273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核桃种植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核桃幼树林地控草方法。



背景技术:

南方地区(主要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非常有利于植物生长。但南方核桃幼龄林地,特别是造林后的4-5年,由于核桃苗木造林后缓苗期相对较长,苗木生长较慢,杂草生长较快,给核桃苗木生长造成较大威胁,一般到了4-5年以后的核桃树树体相对高大,进入结果期,林下杂草受到林地的遮荫影响,生长较慢,对核桃树已经够不成影响,在生长季不需进行除草,可结合秋季松土进行整理。核桃林地前期传统的清除杂草方法有:(1)在夏季生长季每隔20-30天进行人工除草,一年大概除草3-4次,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人工除草农村劳动力少,有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清除,且成本高,按每亩每年除草3次,每次2亩/工·日,80元/工·日,每株核桃幼林需要除草成本约5.40元/年;(2)造林后覆盖0.006mm的黑色地膜,一个生长季日晒雨淋后,地膜就老化,第二年就不能使用,后期管理和前者一样,此外由于地膜不透水透气,极易造成下雨后渗水不均匀,膜下部分土培容易出现干旱现象,且易导致核桃幼林发根腐病。目前核桃种植主要分布于山区,山区主要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农村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劳动力缺乏,给核桃苗木除草劳动力使用造成较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桃幼树林地控草方法,该控草方法实施方便、成本低廉,可大大节约除草成本和提高造林成活率,苗木生长旺盛。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核桃幼树林地控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栽植穴;

b、施基肥回填;

c、植苗,选用一级核桃良种苗木,将处理后的苗木放在填平的栽植穴中心上,使根系舒展,然后取四周的表土进行埋根垒土;

d、浇水,浇足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填一层细土;

e、覆地布,用地布进行覆盖,地布中心开孔,幼树树干位于地布孔的中心,孔中心周围和地布外围四周用土盖压。

优选地,所述栽植穴的尺寸为:直径60cm-100cm,深60cm-100cm。

优选地,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15-25公斤及磷肥0.5-1.0公斤,与表土混匀后,填入栽植穴中填平。

优选地,埋根垒土的方法如下: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分层填土踩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垒成高20-30cm,直径为80-100cm的台。

优选地,用长80cm-120cm、宽80cm-120cm、厚0.006mm-0.008mm的地布进行覆盖,地布中心开直径8cm-12cm的孔。

用100cm×100cm的厚0.007mm的地布进行覆盖,四周杂草几乎影响不到核桃幼树,既能防止杂草影响核桃幼树生长,又能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下雨后雨水渗透均匀,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成本是人工除草或黑熟料膜的16.4%,造林成活率提高了7.8%;用大小为50cm×50cm的地布,周围杂草生长可胁迫核桃幼树的占25.8-51.6%,达不到控草目的;用大小为150cm×150cm的地布,增加成本50%,效果和100cm×100cm一致。厚度为0.007mm的地布,透水透气,不易老化,可持续使用4-5年,一般到了4-5年以后的核桃树树体相对高大,林下杂交受到林地的遮荫影响,生长较慢,对核桃树已经够不成影响,在生长季可以不进行除草,只需在秋季结合松土进行整理。

将地布中心开10cm大小的孔,然后核桃苗木树干放在孔的中心,不让树干基部接触地布,既可防止日晒地布温度较高,烫伤树皮,导致幼树死亡,又可在下雨时使大量雨水从孔中渗入土壤中。孔大于15cm,此处容易生长杂草,还需要人工清除此处的杂草,达不到完全控草的目的,孔小于5cm,基部较粗的幼树容易接触到地布,造成烫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施方便,解决了人工除草劳动量大、成本高,且有时除草不及时的问题;

2、地布经久耐用,可连续使用4-5年,解决了地膜易老化、易致幼苗根腐病的问题;

3、地布成本为1.55元/平方米·块,人工成本2.0元/株,铺地布成本3.55元/株,可连续使用4-5年,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地布透水透气,核桃幼树生长势好,4-5年内不用除草,大大降低了除草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核桃是四川主要的经济林树种,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四川省是全国核桃生产的大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核桃产区,有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1999以来,结合全省第一期退耕还林为主的林业工程建设,核桃的生态经济价值以及助农增收的作用得到我省广大山区群众的一致认同。全省核桃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核桃的栽培面积、产量、产值分别由2000年的93.37万亩、2.98万吨、1.4亿元发展到2015年的近1310万亩、产量36.3万吨、产值123.6亿元,成为全国核桃的重要产区。随着全省第二轮退耕还林工作的启动,核桃仍然是山区、农区造林的首选树种,也是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仅四川省凉山州计划到2020年新增核桃面积1000万亩以上,因此,核桃幼龄林的除草管护任务十分艰巨。

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是核桃主要栽培区域,该区域全年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达1000~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雨量充沛,是典型的南方高温高湿地区,核桃造林以后的前4-5年,由于核桃苗木造林后缓苗期相对较长,苗木生长较慢,杂草生长较快,必须及时除草,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对于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杂草对核桃幼树的危害。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不仅与核桃幼树争夺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而且有些杂草(如冰草)还能分泌有毒物质影响核桃幼林生长。一般杂草的蒸腾系数较大,尤其在南方夏季生长旺盛的季节,由于它们的大量耗水,致使幼树生长量明显下降。此外,杂草地上部分不仅遮蔽核桃幼树影响光照,而有由于草灌藤蔓的压抑攀缠,阻碍林木生长,甚至致死,同时也易因此而使核桃幼林遭罹病虫为害。因此,及时清除杂草是核桃幼林顺利成活和迅速生长的一项基本条件。

针对这些问题,发明了适用于南方温湿地区的一种核桃幼树控草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方法为:

(1)挖穴:用小型挖掘机挖直径80cm、深80cm的栽植穴;

(2)施肥: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厩肥、堆草、渣肥等)20公斤及磷肥0.75公斤,与表土混匀后,填入栽植穴中,填平;

(3)植苗:选用一级核桃良种苗木,放入600倍根壮丰溶液中蘸根处理,植苗时应将处理后的苗木放到填平的栽植穴中心上,扶正,并使苗根展开,然后取四周的表土进行埋根垒土,当垒土堆盖住所有根系时,把苗木略向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继续垒土,直至土痕,再踩;最后,在表面覆盖一层松土,垒成一个高25cm,直径为90cm的台;

(4)浇水:浇足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填一层细土;

(5)覆地布:用100cm×100cm的厚0.007mm的地布进行覆盖,地布中心开一个直径约10cm的孔,幼树树干位于地布孔的中心,树干基部不要接触地布,然后孔中心周围及地布外围用土盖压,抑制杂草生长,以保温保湿,有利于苗木成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具体方法为:

(1)挖穴:用小型挖掘机挖直径60cm、深60cm的栽植穴;

(2)施肥: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厩肥、堆草、渣肥等)15公斤及磷肥0.5公斤,与表土混匀后,填入栽植穴中,填平;

(3)植苗:选用一级核桃良种苗木,放入600倍根壮丰溶液中蘸根处理,植苗时应将处理后的苗木放到填平的栽植穴中心上,扶正,并使苗根展开,然后取四周的表土进行埋根垒土,当垒土堆盖住所有根系时,把苗木略向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继续垒土,直至土痕,再踩;最后,在表面覆盖一层松土,垒成一个高20cm,直径为80cm的台;

(4)浇水:浇足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填一层细土;

(5)覆地布:用80cm×80cm的厚0.006mm的地布进行覆盖,地布中心开一个直径约8cm的孔,幼树树干位于地布孔的中心,树干基部不要接触地布,然后孔中心周围及地布外围用土盖压,抑制杂草生长,以保温保湿,有利于苗木成活。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具体方法为:

(1)挖穴:用小型挖掘机挖直径100cm、深100cm的栽植穴;

(2)施肥:每穴施腐熟的农家肥(厩肥、堆草、渣肥等)25公斤及磷肥1公斤,与表土混匀后,填入栽植穴中,填平;

(3)植苗:选用一级核桃良种苗木,放入600倍根壮丰溶液中蘸根处理,植苗时应将处理后的苗木放到填平的栽植穴中心上,扶正,并使苗根展开,然后取四周的表土进行埋根垒土,当垒土堆盖住所有根系时,把苗木略向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继续垒土,直至土痕,再踩;最后,在表面覆盖一层松土,垒成一个高30cm,直径为100cm的台;

(4)浇水:浇足定根水,待水渗下后,再填一层细土;

(5)覆地布:用120cm×120cm的厚0.008mm的地布进行覆盖,地布中心开一个直径约12cm的孔,幼树树干位于地布孔的中心,树干基部不要接触地布,然后孔中心周围及地布外围用土盖压,抑制杂草生长,以保温保湿,有利于苗木成活。

用100cm×100cm的厚0.007mm的地布进行覆盖,四周杂草几乎影响不到核桃幼树,既能防止杂草影响核桃幼树生长,又能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下雨后雨水渗透均匀,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成本是人工除草或黑熟料膜的16.4%,造林成活率提高了7.8%;用大小为50cm×50cm的地布,周围杂草生长可胁迫核桃幼树的占25.8-51.6%,达不到控草目的;用大小为150cm×150cm的地布,增加成本50%,效果和100cm×100cm一致。厚度为0.007mm的地布,透水透气,不易老化,可持续使用4-5年,一般到了4-5年以后的核桃树树体相对高大,林下杂交受到林地的遮荫影响,生长较慢,对核桃树已经够不成影响,在生长季可以不进行除草,只需在秋季结合松土进行整理。

将地布中心开10cm大小的孔,然后核桃苗木树干放在孔的中心,不让树干基部接触地布,既可防止日晒地布温度较高,烫伤树皮,导致幼树死亡,又可在下雨时使大量雨水从孔中渗入土壤中。孔大于15cm,此处容易生长杂草,还需要人工清除此处的杂草,达不到完全控草的目的,孔小于5cm,基部较粗的幼树容易接触到地布,造成烫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