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播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638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播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稻播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播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播种方法有两种:直播法和移栽法。直播法就是将干种子或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按所需的播种量直接撒播到大田里;与移栽法相比,直播法省去了育秧和秧苗移栽两个环节,更加省工省力,因此,目前在我国直播水稻种植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直播水稻时存在着以下问题:1、由于种子经过浸种,撒种时潮湿的种子容易产生粘连,造成着苗疏密不均匀;2、由于种子只撒在土壤表面,其扎根不牢固,容易造成植株的倒伏。

申请公布号为cn1051452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播种方法,将所述混合颗粒均匀撒播在步骤b的畦面上,之后在所述畦面上覆盖横过所述畦面的薄膜,并在对应于畦面的所述薄膜上铺设一层重物,然后在所述畦面两侧拉动所述薄膜沿所述畦面长度方向前行。可以解决现有水稻直播法存在的植株易倒伏、着苗疏密不均匀的问题。该方法是使用重物对整个薄膜进行压,从而使得稻谷正在没能很好的被压入泥土,因此,没能很好的解决水稻撒播而引起均匀和容易倒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播种辅助装置,现有水稻撒播而引起均匀和容易倒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水稻播种辅助装置,包括汇聚装置和凹涡形成装置,凹涡形成装置套合在汇聚装置上;汇聚装置包括凸台和平整层,平整层开设有若干个汇聚孔,凸台设置在平整层上表面的汇聚孔与汇聚孔之间的空隙上;凹涡形成装置包括凹涡墩和连接条,连接条的连接端设置在凹涡墩的上表面,凹涡墩与凹涡墩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贴合在凸台的上表面,凹涡墩套入汇聚孔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凸台设置为四菱锥、三菱锥或圆锥结构,凸台的竖直高度为2厘米-7厘米。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平整层的厚度为1厘米-3厘米,使用金属材料或具有韧性的塑料材料制成。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汇聚孔设置为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汇聚孔的形状与凹涡墩形状相同。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凹涡墩的高度为5厘米-10厘米,凹涡墩套入汇聚孔后在平整层底部露出的高度为3厘米-5厘米。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汇聚孔与汇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厘米-10厘米。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作为稻谷散播时的辅助装置,汇聚装置设置有汇聚孔,并且汇聚孔的排布根据稻谷生长的最优距离进行设置,从而使得撒播的稻谷能够均匀的分布,并在汇聚装置汇聚孔与汇聚孔之间的空地设置为凸台,从而使得撒下来的稻谷种子均掉入到汇聚孔内,并在凹涡形成装置会压泥层,使得泥层形成一个个根据汇聚孔形成的凹涡,在放起凹涡形成装置后,有一部分的淤泥直接流进凹涡底部,使得稻谷种子直接粘在淤泥表面,淤泥供稻谷种子生根,同时在拿起汇聚装置后会有少量的淤泥流入凹涡覆盖在稻谷种子的上表面,从而使得使用该装置进行播种的稻谷不容易倒伏,产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时拿起凹涡形成装置撒入稻谷种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凹涡形成装置俯视图。

图中标号:1汇聚装置、1.1凸台、1.2平整层、2凹涡形成装置、2.1凹涡墩、2.2连接条、3淤泥、4稻谷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水稻播种辅助装置,包括汇聚装置1和凹涡形成装置2,凹涡形成装置2套合在汇聚装置1上。汇聚装置1一般制作3米宽,5米长,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制作大小。该辅助装置为南方水稻田播种辅助用的,可以很好的解决水稻撒播而引起均匀和容易倒伏的技术问题。

汇聚装置1包括凸台1.1和平整层1.2。平整层1.2开设有若干个汇聚孔,凸台1.1设置在平整层1.2上表面的汇聚孔与汇聚孔之间的空隙上。凸台1.1设置为四菱锥、三菱锥或圆锥结构,凸台1.1的竖直高度为2厘米-7厘米。从而使得稻谷种子不会晾在凸台1.1,全部掉入汇聚孔内部。平整层1.2的厚度为1厘米-3厘米,使用金属材料或具有韧性的塑料材料制成。汇聚孔设置为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汇聚孔的形状与凹涡墩2.1形状相同。一般设置为圆形,圆形更合适稻谷的生产。

凹涡形成装置2包括凹涡墩2.1和连接条2.2。连接条2.2的连接端设置在凹涡墩2.1的上表面,凹涡墩2.1与凹涡墩2.1之间通过连接条2.2连接。连接条2.2贴合在凸台1.1的上表面,凹涡墩2.1套入汇聚孔内。凹涡墩2.1的高度为5厘米-10厘米,凹涡墩2.1套入汇聚孔后在平整层1.2底部露出的高度为3厘米-5厘米。凹涡墩露出来的部分为3厘米-5厘米,因此压出的凹涡也为3厘米-5厘米,在压完后大概会有淤泥填充了1厘米,因此还剩2厘米-4厘米,该深度是稻谷生产的最适合深度,根据查阅大量数据和专家建议而得出的结果。汇聚孔与汇聚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5厘米-10厘米,这是水稻的最优生产距离。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播种辅助装置,属于水稻播种技术领域,包括汇聚装置和凹涡形成装置,凹涡形成装置套合在汇聚装置上;汇聚装置包括凸台和平整层,平整层开设有若干个汇聚孔,凸台设置在平整层上表面的汇聚孔与汇聚孔之间的空隙上。凹涡形成装置包括凹涡墩和连接条,连接条的连接端设置在凹涡墩的上表面,凹涡墩与凹涡墩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连接条贴合在凸台的上表面,凹涡墩套入汇聚孔内。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丽蓉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