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种苗的综合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86114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草莓种苗的综合繁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植物的育苗技术,尤其涉及草莓种苗的综合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生产要想获得优质和高产,种苗繁育获得壮苗是关键。目前种苗的繁育是在专用育苗圃进行的,育苗圃大都是选择在陆地上进行,但是在陆地上生产的种苗一般叶片离地面较近,如果湿度过大,再加上周围环境无法控制,容易发生病虫害,另外,育苗圃如果进行3年以上种植不进行土壤改良的话,也容易发生连作障碍,导致得不到理想的壮苗。为了克服以上困难,设施内匍匐茎连体扦插穴盘繁育草莓种苗开始兴起,但是匍匐茎繁殖系数较大,再加上匍匐茎长度不一,就很难成功的将种苗顺利的放置在相应的苗位,这样可能会导致部分种苗浪费,甚至死亡。如专利cn102550265b,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由于匍匐茎的长度等问题,会使很多匍匐茎到达不了相应的苗位,即使到达了穴盘的穴位,也可能会在穴盘穴位的边缘,这样会影响草莓根系的生长,得不到优质壮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探究出了一种不用固定架离体扦插草莓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设施内匍匐茎连体扦插穴盘繁育草莓种苗中由于多余种苗没有顺放到穴盘相应苗位而导致的子苗浪费等问题,并且由于没有使用固定夹而节省了成本。

本发明所提供的是草莓种苗综合繁育的方法,所述模式具体步骤包括:原种苗繁育、种苗连体繁育、种苗离体繁育,具体操作如下:

(1)原种苗繁育: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浇透水,3月中下旬,在营养钵中栽种原种苗,再浇透水,进行日常管理,至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开始进行连体繁育;

(2)种苗连体繁育:将步骤(1)的原种苗营养钵与繁育穴盘按照繁育系数进行布局繁苗畦,育苗穴盘填充营养土,将营养钵放入繁育穴盘,营养钵与繁育穴盘苗等平后,进行双侧育苗;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用固定夹进行固定整理,使匍匐茎顶端幼苗在穴盘内形成独立种苗;

(3)种苗离体繁育:经过步骤(2)的匍匐茎整理后,将没有对应苗位的种苗放置在远离营养土的位置继续繁育,等种苗有部分气生根生成时,逐一剪下种苗,集中扦插至装有营养土的育苗穴盘,浇透水,然后盖上遮阳网,3-5天后,当长出新根时揭去遮阳网;之后进行草莓种苗的日常管理。

其中,步骤(1)中,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日常管理,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就开始生根,可进入后续连体繁育阶段。

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营养土为以下体积份的各个组分混合而成:草炭8份、蛭石2-6份、有机肥1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营养土为以下体积份的各个组分混合而成:草炭8份、蛭石4份、有机肥1份。

相比较于专利cn102550265b中的体积比为5:5:1的草炭、蛭石和熟化土,本申请的营养土草炭和蛭石比例相对较高且没有添加熟化土,这样营养土的孔隙度相对较大,便于根系的呼吸生长,防止由于浇水后积水过多而沤根。有机肥的添加增加了营养土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更利于获得优质壮苗。另外由于没有添加熟化土,单个穴盘营养土的重量相对较轻,穴盘移动轻便。

需要注意的是,营养土均需要先浇透水再种植或者扦插,种植或者扦插完成后再次浇透水,进行定植。

步骤(1)中,将营养土装入2l营养钵中。

步骤(1)中,选择优良粗壮的原种苗,按照“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将原种苗定植在营养钵里。

步骤(2)中,每棵原种苗按照繁育系数60-90计算。

步骤(2)中,双侧育苗是指每棵原种苗两侧各放置2-5个育苗穴盘,相邻的原种苗之间间隔50-65cm。

优选的,每棵原种苗两侧各放置3个育苗穴盘,满足60-90个苗位;相邻的原种苗之间间隔60cm。

步骤(3)中,逐一剪下种苗时,每棵种苗留1-2片叶,匍匐茎留0.5-1cm。

另外,逐一剪下种苗时,每剪10-15棵种苗,要对工具消毒1次。

步骤(3)中,扦插时,将单个种苗的匍匐茎掰弯向下,匍匐茎垂直插入育苗穴盘,把气生根全部埋入育苗基质,使草莓种苗直立向上生长。

步骤(3)中,所述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0-80%,优选70%。

本发明所述综合繁育方法适用于红颊草莓种苗、章姬草莓种苗、桃熏草莓种苗等品种的繁育。

本申请中没有提及的管理均同现有技术,例如专利cn102550265b中的相应操作。

有益效果:匍匐茎离体扦插是对匍匐茎连体扦插种苗繁育的补充,可以把由于匍匐茎长短等因素导致种苗在穴盘中无苗位而浪费的种苗进行扦插繁育,可获取更多种苗。匍匐茎离体扦插由于留取了一小段匍匐茎来固定种苗,所以不用再使用固定夹,节省了成本。本发明由于匍匐茎离体扦插是同时进行的种苗扦插,因此便于统一管理,扦插时扦插苗只有少量气生根且只保留1-2片叶,扦插后植株生长整齐度较好,定植后也便于系统精细化管理,且草莓同时上市,便于集中采摘,节省成本,增加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离体种苗(带一小段匍匐茎)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离体扦插3天后的草莓种苗照片;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离体扦插25天后的草莓种苗照片;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离体扦插35天后的草莓种苗照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定植前离体繁育的壮苗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述。

营养土配制:将草炭、蛭石、有机肥按照配比混合即得,可人工搅拌也可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其中,草炭、蛭石、有机肥均为市售获取,其中有机肥为南京明珠肥料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肥料登记号:苏农肥(2009)准字1129号。

实施例1

草莓种苗的综合繁育方法,其中,所育品种为红颊草莓种苗,包括以下步骤:

(1)原种苗繁育:将营养土装入2l的营养钵内,浇透水,3月中下旬,在营养钵中栽种原种苗,选择优良粗壮的原种苗,按照“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栽种,然后再浇透水定植,,遮荫进行缓苗,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日常管理,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可进行连体繁育;

(2)种苗连体繁育:将步骤(1)的每棵原种苗按照繁育系数90计算,每棵原种苗两侧各放置3个育苗穴盘,满足90个苗位;育苗穴盘填充营养土,将营养钵放入繁育穴盘,营养钵与繁育穴盘等平后,进行双侧育苗;相邻的原种苗之间间隔60cm;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用固定夹进行固定整理,使匍匐茎顶端幼苗在穴盘内形成独立种苗;

(3)种苗离体繁育:经过步骤(2)的匍匐茎整理后,将没有对应苗位的种苗放置在远离营养土的位置继续繁育,直至7月中下旬,没有对应苗位的种苗有部分气生根生成,逐一剪下种苗,每棵种苗留1-2片叶,匍匐茎留0.5-1cm,每剪10棵种苗,要对工具消毒1次;将单个种苗的匍匐茎掰弯向下,匍匐茎垂直插入装有营养土的育苗穴盘,把气生根全部埋入营养土中,使草莓种苗直立向上生长,然后浇透水,盖上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3-5天后,当长出新根时揭去遮阳网;之后进行草莓种苗的日常管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营养土为体积比为8:4:1的草炭、蛭石和有机肥,没有提及的管理均同现有技术。

繁育结果:使用上述方法繁育的红颊草莓种苗,优质苗率高达97.8%,种苗繁殖系数较大,原种苗长出的子苗100%都会被扦插繁育,成活率高达98.7%。离体扦插繁育的种苗由于是同时扦插,根系和植株生长一致性较好,定植后不用缓苗立即成活,且由于生长整齐一致,因此便于后期统一管理,离体繁育的种苗成熟期会提前15天以上,产量增加25%以上,每亩节约成本3000余元,增产700-800公斤。

对比例1

按照专利cn102550265b繁育红颊草莓种苗,结果获得:优质苗率为91.3%,现实中由于匍匐茎的长度等问题,会使很多匍匐茎到达不了相应的苗位,原种苗长出的子苗仅85%会被扦插繁育,其余15%找不到相应的苗位,即使到达了穴盘的穴位,也可能会在穴盘穴位的边缘,这样会影响草莓根系的生长,得不到优质壮苗,甚至死亡,成活率为82.4%。连体繁育由于不是同时扦插,根系和植株生长一致性较差,由于定植后生长整齐度不一致,不便于后期统一管理,连体繁育的种苗成熟期会提前5-8天,产量增加14%左右,每亩节约成本1800余元,增产400-450公斤。

实施例2

草莓种苗的综合繁育方法,其中,所育品种为章姬草莓种苗,包括以下步骤:

(1)原种苗繁育:将营养土装入2l的营养钵内,浇透水,3月中下旬,在营养钵中栽种原种苗,选择优良粗壮的原种苗,按照“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栽种,然后再浇透水定植,,遮荫进行缓苗,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日常管理,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可进行连体繁育;

(2)种苗连体繁育:将步骤(1)的每棵原种苗按照繁育系数90计算,每棵原种苗两侧各放置3个育苗穴盘,满足90个苗位;育苗穴盘填充营养土,将营养钵放入繁育穴盘,营养钵与繁育穴盘等平后,进行双侧育苗;相邻的原种苗之间间隔60cm;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用固定夹进行固定整理,使匍匐茎顶端幼苗在穴盘内形成独立种苗;

(3)种苗离体繁育:经过步骤(2)的匍匐茎整理后,将没有对应苗位的种苗放置在远离营养土的位置继续繁育,直至7月中下旬,没有对应苗位的种苗有部分气生根生成,逐一剪下种苗,每棵种苗留1-2片叶,匍匐茎留0.5-1cm,每剪10棵种苗,要对工具消毒1次;将单个种苗的匍匐茎掰弯向下,匍匐茎垂直插入装有营养土的育苗穴盘,把气生根全部埋入营养土中,使草莓种苗直立向上生长,然后浇透水,盖上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3-5天后,当长出新根时揭去遮阳网;之后进行草莓种苗的日常管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营养土为重量比为8:4:1的草炭、蛭石和有机肥,没有提及的管理均同现有技术。

繁育结果:使用该方法繁育的章姬草莓种苗,优质苗率高达96.5%,种苗繁殖系数较大,原种苗长出的子苗100%都会被扦插繁育,成活率高达98.5%。离体扦插繁育的种苗由于是同时扦插,根系和植株生长一致性较好,定植后不用缓苗立即成活,且由于生长整齐一致,因此便于后期统一管理,离体繁育的种苗成熟期会提前10天以上,产量增加20%以上,每亩节约成本2500余元,增产500-600公斤。

对比例2

按照专利cn102550265b繁育章姬草莓种苗,结果获得:优质苗率为94.3%,现实中由于匍匐茎的长度等问题,会使很多匍匐茎到达不了相应的苗位,原种苗长出的子苗仅88%会被扦插繁育,其余12%找不到相应的苗位,即使到达了穴盘的穴位,也可能会在穴盘穴位的边缘,这样会影响草莓根系的生长,得不到优质壮苗,甚至死亡,成活率为88.9%。连体繁育由于不是同时扦插,根系和植株生长一致性较差,由于定植后生长整齐度不一致,不便于后期统一管理,离体繁育的种苗成熟期会提前8-12天,产量增加16%左右,每亩节约成本2100余元,增产450-500公斤。

实施例3

草莓种苗的综合繁育方法,其中,所育品种为桃熏草莓种苗,包括以下步骤:

(1)原种苗繁育:将营养土装入2l的营养钵内,浇透水,3月中下旬,在营养钵中栽种原种苗,选择优良粗壮的原种苗,按照“深不埋心,浅不露根”的原则栽种,然后再浇透水定植,,遮荫进行缓苗,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日常管理,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可进行连体繁育;

(2)种苗连体繁育:将步骤(1)的每棵原种苗按照繁育系数90计算,每棵原种苗两侧各放置3个育苗穴盘,满足90个苗位;育苗穴盘填充营养土,将营养钵放入繁育穴盘,营养钵与繁育穴盘等平后,进行双侧育苗;相邻的原种苗之间间隔60cm;原种苗匍匐茎顶端幼苗开始生根后,用固定夹进行固定整理,使匍匐茎顶端幼苗在穴盘内形成独立种苗;

(3)种苗离体繁育:经过步骤(2)的匍匐茎整理后,将没有对应苗位的种苗放置在远离营养土的位置继续繁育,直至7月中下旬,没有对应苗位的种苗有部分气生根生成,逐一剪下种苗,每棵种苗留1-2片叶,匍匐茎留0.5-1cm,每剪10棵种苗,要对工具消毒1次;将单个种苗的匍匐茎掰弯向下,匍匐茎垂直插入装有营养土的育苗穴盘,把气生根全部埋入营养土中,使草莓种苗直立向上生长,然后浇透水,盖上遮光率为70%的遮阳网,3-5天后,当长出新根时揭去遮阳网;之后进行草莓种苗的日常管理。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营养土为重量比为8:4:1的草炭、蛭石和有机肥,没有提及的管理均同现有技术。

繁育结果:使用该方法繁育的桃熏草莓种苗,优质苗率高达99.2%,种苗繁殖系数较大,原种苗长出的子苗100%都会被扦插繁育,成活率高达99%。离体扦插繁育的种苗由于是同时扦插,根系和植株生长一致性较好,定植后不用缓苗立即成活,且由于生长整齐一致,因此便于后期统一管理,离体繁育的种苗成熟期会提前15天以上,产量增加28%以上,每亩节约成本3500余元,增产750-850公斤。

对比例3

按照专利cn102550265b繁育桃熏草莓种苗,结果获得:优质苗率为93.7%,现实中由于匍匐茎的长度等问题,会使很多匍匐茎到达不了相应的苗位,原种苗长出的子苗仅87%会被扦插繁育,其余13%找不到相应的苗位,即使到达了穴盘的穴位,也可能会在穴盘穴位的边缘,这样会影响草莓根系的生长,得不到优质壮苗,甚至死亡,成活率为91.6%。连体繁育由于不是同时扦插,根系和植株生长一致性较差,由于定植后生长整齐度不一致,不便于后期统一管理,离体繁育的种苗成熟期会提前13天,产量增加20%左右,每亩节约成本2500余元,增产500-600公斤。

对比例4

本对比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栽培营养土为专利cn102550265b中的体积比为5:5:1的草炭、蛭石和熟化土混合所得。

繁育结果:优质壮苗率为91.4%,成活率为82.4%,种苗成熟期提前5-8天,亩增产14%左右。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营养土为重量比为8:2:1的草炭、蛭石和有机肥。

繁育结果:优质壮苗率为91.9%,成活率为92.2%,种苗成熟期提前10天左右,亩增产18%。

实施例5

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营养土为重量比为8:3:1的草炭、蛭石和有机肥。

繁育结果:优质壮苗率为92.5%,成活率为93.3%,种苗成熟期提前12天左右,亩增产20%。

实施例6

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营养土为重量比为8:5:1的草炭、蛭石和有机肥。

繁育结果:优质壮苗率为93.4%,成活率为93.8%,种苗成熟期提前13天左右,亩增产20%。

实施例7

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营养土为重量比为8:6:1的草炭、蛭石和有机肥。

繁育结果:优质壮苗率为91.5%,成活率为92.7%,种苗成熟期提前12天左右,亩增产1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