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559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穗槐,别名:棉槐、椒条、棉条、穗花槐,豆科、紫穗槐属植物,枝叶繁密,又为蜜源植物,常植作绿售用。落叶灌木,枝褐色、被柔毛,后变光滑,奇数羽状复叶,披针状椭圆形至椭圆形,先端圆或微凹,有小突尖,基部圆形,并有腺点。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抗风沙、抗逆性极强的灌木,在荒山坡、道路旁、河岸、盐碱地均可生长。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均有栽培。紫穗槐叶量大且营养丰富,含大量粗蛋白、维生素等,是营养丰富的饲料植物。紫穗荚果果皮含有油脂,种子坚硬,硬粒较多,不易吸水透气,发芽缓慢。为使幼苗出土整齐、缩短出苗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必须对种子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在果熟期进行采种;

(2)层积处理:将紫穗槐种子与湿沙混合,用塑料袋密封后,置于2-4℃冰箱低温处理,30天后取出洗净;

(3)变温浸泡:将经过层积处理刺槐种子进行高低变温浸泡7-8次,得到吸胀的紫穗槐种子,具体方法为:将紫穗槐种子浸泡于初始温度为50-60℃的水中,使水温自然下降至室温,再将种子捞出浸泡于初始温度为50-60℃的水中,使水温自然下降至室温,反复操作;

(4)浸种剂浸泡:将经过浓硫酸处理的种子用浸种剂浸泡,所述浸种剂中乙酸、吲哚丁酸浓度分别为50-100mg/l、30-80mg/l;

(5)播种。

优选地,步骤(2)中紫穗槐种子与湿沙的重量之比为1:3-4。

优选地,步骤(3)中紫穗槐种子与水的容积之比为1:3。

优选地,步骤(4)浸种剂浸泡时间为30-40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第二步具有改善种子透水和透气性的作用,有利于水分的渗入,随后种子经过变温处理,可提高种子的吸胀率和萌发速率,再采用的浸种剂进一步解除障碍紫穗槐种子萌发的各种因素,本发明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有效地促进紫穗槐种子的萌发与成苗,萌发所需时间大大缩短,萌发率也提高到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集: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在果熟期进行采种;

(2)层积处理:将紫穗槐种子与湿沙混合,用塑料袋密封后,置于2-4℃冰箱低温处理,30天后取出洗净;

(3)变温浸泡:将经过层积处理刺槐种子进行高低变温浸泡8次,得到吸胀的紫穗槐种子,具体方法为:将紫穗槐种子浸泡于初始温度为50-60℃的水中,使水温自然下降至室温,再将种子捞出浸泡于初始温度为50-60℃的水中,使水温自然下降至室温,反复操作;

(4)浸种剂浸泡:将经过浓硫酸处理的种子用浸种剂浸泡30分钟,所述浸种剂中乙酸、吲哚丁酸浓度分别为100mg/l、50mg/l;

(5)播种。

经本实施例方法处理的紫穗槐种子萌发率达到了95%

对比例

用60℃的热水浸泡紫穗槐种子1-2个小时即播种。

经本方法处理的紫穗槐种子萌发率达到了88%。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紫穗槐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采集;(2)层积处理;(3)变温浸泡;(4)浸种剂浸泡;(5)播种。本发明的第二步具有改善种子透水和透气性的作用,有利于水分的渗入,随后种子经过变温处理,可提高种子的吸胀率和萌发速率,再采用的浸种剂进一步解除障碍紫穗槐种子萌发的各种因素,本发明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有效地促进紫穗槐种子的萌发与成苗,萌发所需时间大大缩短,萌发率也提高到95%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平;韦汀怡;李丽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雅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23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