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立体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565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蔬立体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室内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蔬立体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立体种植装置,主要用于室内蔬果的栽培种植,其一般带有加水装置和辅杆装置,利用加水装置向栽培结构内注入清水,利用辅杆结构将栽培的植茎进行支撑防护。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加水装置,其在加水过程中加水不均匀,容易导致立体种植装置内多层种植层之间的相互滴落,而辅杆结构多为光滑的杆件结构,利用绑绳使其与植物进行捆绑时,绑绳易发生滑动,影响绑缚质量。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果蔬立体种植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立体种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加水装置,其在加水过程中加水不均匀,容易导致立体种植装置内多层种植层之间的相互滴落,而辅杆结构多为光滑的杆件结构,利用绑绳使其与植物进行捆绑时,绑绳易发生滑动,影响绑缚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果蔬立体种植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果蔬立体种植装置,包括底板,移动式底座,压力器,立柱,进水管,抽水泵,集水槽,出水管,自锁式移动轮,栽培舱,圆管辅茎杆,喷水管,卡扣、立杆和导水板;所述底板为手推车结构,其底面安装有四根带自锁式移动轮的架体式结构的移动式底座,且在底板的顶面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立柱、抽水泵以及集水槽;所述立柱的顶端安装有压力器,且压力器上的进水管与抽水泵的出水口实现管道连接;所述立杆为四处,呈两两对称方式焊接在底板的顶面上,形成一个长方形结构的框架支柱,且这四根立杆的四周安装有三圈圆管辅茎杆,使本来为长方形结构的框架支柱成为一个长方形框架体结构,且在这个长方形框架体的内侧壁上自上向下焊接有三排长方形腔体结构的栽培舱和三排导水板;所述栽培舱的前后外壁上通过卡扣均安装有一根带喷头和阀门的喷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板,是利用三个面上的安装角铁a配合螺栓的方式安装在其均布倾斜于栽培舱的底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板的右侧均管连接有一根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出水管口与集水槽的进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辅茎杆的管壁上均开设有一层倾斜状的割槽结构,且这些割槽之间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圆管辅茎杆位于栽培舱的顶侧,且喷水管上安装的喷头高于圆管辅茎杆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整个栽培结构是便于移动的,其左侧是一个处于高位的加压器,右侧是栽培核心架体结构,在架体结构上安装有喷水管,且这些喷水管上间隔有多个喷头,加压器外侧连接有抽水泵,利用抽水泵可向加压器内注水,加压器加压后可使喷管自动向栽培的植物喷洒水分,进行更加均匀的浇灌,在装置的右侧安装有一处集水槽,可将浇灌后流出的水分进行收集,便于集中处理,且喷水管上安装的喷头高于圆管辅茎杆的位置,便于喷水由上向下喷哂,对植物叶茎先进行冲洗,使叶子更加清新。

2、在栽培结构的顶侧安装有圆管辅茎杆,此圆管辅茎杆的杆壁上,均开设有一层倾斜状的割槽结构,利用此圆管辅茎杆可对栽培的植物进行辅正支撑防护,使植茎生长的更好,由于在圆管辅茎杆上开设有一层倾斜状的割槽结构,且这些割槽之间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因此在植茎得到防护支撑时,便于绑绳在圆管辅茎杆上对植茎进行捆绑,且绑绳不会自右左右滑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仅单层栽培舱与圆管辅茎杆安装关系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水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导水板角铁a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移动式底座,3、压力器,4、立柱,5、进水管,6、抽水泵,7、集水槽,8、出水管,9、自锁式移动轮,10、栽培舱,11、圆管辅茎杆,12、喷水管,13、卡扣,14、立杆,15、导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立体种植装置,包括底板1,移动式底座2,压力器3,立柱4,进水管5,抽水泵6,集水槽7,出水管8,自锁式移动轮9,栽培舱10,圆管辅茎杆11,喷水管12,卡扣13、立杆14和导水板15;底板1为手推车结构,其底面安装有四根带自锁式移动轮9的架体式结构的移动式底座2,且在底板1的顶面自左向右依次安装有立柱4、抽水泵6以及集水槽7;立柱4的顶端安装有压力器3,且压力器3上的进水管5与抽水泵6的出水口实现管道连接;立杆14为四处,呈两两对称方式焊接在底板1的顶面上,形成一个长方形结构的框架支柱,且这四根立杆14的四周安装有三圈圆管辅茎杆11,使本来为长方形结构的框架支柱成为一个长方形框架体结构,且在这个长方形框架体的内侧壁上自上向下焊接有三排长方形腔体结构的栽培舱10和三排导水板15;栽培舱10的前后外壁上通过卡扣13均安装有一根带喷头和阀门的喷水管12。

其中,所述导水板15,如图3所示,是利用三个面上的安装角铁a配合螺栓的方式安装在其均布倾斜于栽培舱10的底侧,且导水板15为槽腔结构,其右侧壁上安装有过滤网b,由此看出导水板15是可以拆卸的,并可实现水土过滤,便于导水板15的拆装清洗。

其中,所述导水板15的右侧均管连接有一根出水管8,且出水管8的出水管口与集水槽7的进水口相连接,使导水板15内截取过滤后的水分进入到集水槽7中,便于水分回收,防止顶部栽培舱10的水分直接流到底部栽培舱10中。

其中,所述圆管辅茎杆11的管壁上均开设有一层倾斜状的割槽结构,且这些割槽之间的倾斜方向互为相反,因此在植茎得到防护支撑时,便于绑绳在圆管辅茎杆11上对植茎进行交叉式捆绑,且绑绳不会自右左右滑动,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其中,所述圆管辅茎杆11位于栽培舱10的顶侧,便于植茎的绑缚,且喷水管12上安装的喷头高于圆管辅茎杆11的位置,便于喷水由上向下喷哂,对植物叶茎先进行冲洗,使叶子更加清新。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利用抽水泵6向压力器3内抽注清水,利用压力器3进行加压,根据三层栽培舱10的注水要求,可将喷水管12上的支流阀门打开,使水流顺着喷水管12流向所需要喷水的栽培舱10内,并使喷水管12上安装的一排喷头(雾状喷头)向栽培舱10由顶侧向下喷水,使栽培舱10内植茎受到从叶子到根部的喷水流淌方式,对植物叶茎先进行冲洗,使叶子更加清新,所溢出的水分会渗过如图2所示的栽培舱10底面的漏水孔流入到底侧的导水板15上,最终汇流到集水槽7中,根据植茎生长的状况,可利用绑绳捆在圆管辅茎杆11与植茎之间,使植茎被支撑防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结构中提到的压力器3为现有技术,其类似于常用的压力喷壶,因此本设计不对其做结构上的进一步描述。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