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姜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0608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姜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生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生姜,中药名。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生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为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产上多做一年生栽培。生姜根茎肉质、肥厚、扁平,内含多种营养成分。它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c17h24o4)、姜油酮(c11h14o3)、姜烯酚(c17h24o13)、姜醇(c15h26o)等,因而具有特殊的芳香和辛辣味,有“菜中之祖”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调味蔬菜和出口创汇蔬菜。生姜还可加工成干姜作药用,是我国中医药的常用成分。近年来,生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

常规的生姜栽培方法是在每年的3月中下旬,采用姜种催芽或者直接将姜种,开沟种植在种植基地上,这样种植不仅导致生姜种植成本较高,而且抗病性较低,由于姜种前期发芽阶段缓慢,对温度敏感,使得在播种前需要准备较长时间,工序繁琐,而且需要大量的姜种,而且出苗时间的差异,导致苗的大小不一致,甚至出现弱苗、缺苗现象,造成生姜种植产量较低,上述专利公开的植物种植方法依然无法解决如何提高生姜的块根的膨胀程度以及减少病虫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生姜种植中存在的弱苗、产量低及病虫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生姜种植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生姜种子:选择肥大、丰满、色泽光亮的姜块作为生姜种子,将所述生姜种子浸入消毒液中杀菌消毒及除虫害;

(2)催芽:对经过步骤1中处理的生姜种子在温室中进行催芽,温室温度控制在20℃~40℃,得到种牙;

(3)土壤的选择:选择有机质含量为50~70%的沙壤土,并按照每亩撒30~50kg生石灰,并洒水100~300kg水,再将牛粪覆盖在表面,厚度为1.5~4cm,采用地膜覆盖,腐熟处理18~40天,再将其深耕12~20cm深,并整平整细泥土,整厢,厢宽6~10cm,待用;

(4)移植:把步骤2得到的种牙移植到步骤3准备得土壤上;

(5)并追肥浇水:在步骤4移植后20~25天对种植土壤进行施加基肥,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油茶渣50份~65份、腐熟有机肥70~100份、牲畜尿粪160份~165份和秸秆碎渣65份~90份;

(6)田间管理:清除杂草,生姜进入生长气后,根茎膨大速度快,为避免伤根,出现杂草及时拔除,以免影响生姜的养分吸收;

(7)病害防治:生姜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高发于7~9月,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质量分数为50~55%的百菌清,每隔8~10天喷一次;

(8)防虫: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质量分数为45~60%的敌百虫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9)收获:采收后削去地上部分的茎,放入储藏室储存。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生姜种子浸入消毒液中杀菌消毒的步骤之前,将所述生姜种子进行熏蒸杀菌消毒。

进一步地,步骤3中土壤的选择具体为:选择有机质含量为60%的沙壤土,并按照每亩撒40kg生石灰,并洒水200kg水,再将牛粪覆盖在表面,厚度为3cm,采用地膜覆盖,腐熟处理30天,再将其深耕15cm深,并整平整细泥土,整厢,厢宽9cm,待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能明显增强生姜抗病虫害能力,利用农作物较强的竞争趋势,使得生姜生长和发育水平处于最佳状态,有效提高生姜的产量和种植的经济效益水平,适合规模化种植园进行推广使用,通过施加基肥,还可以有效提高生姜块根的分化和膨化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生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生姜种子:选择肥大、丰满、色泽光亮的姜块作为生姜种子,将所述生姜种子浸入消毒液中杀菌消毒及除虫害;

(2)催芽:对经过步骤1中处理的生姜种子在温室中进行催芽,温室温度控制在20℃,得到种牙;

(3)土壤的选择:选择有机质含量为50%的沙壤土,并按照每亩撒30kg生石灰,并洒水100kg水,再将牛粪覆盖在表面,厚度为1.5cm,采用地膜覆盖,腐熟处理18天,再将其深耕12cm深,并整平整细泥土,整厢,厢宽6cm,待用;

(4)移植:把步骤2得到的种牙移植到步骤3准备得土壤上;

(5)并追肥浇水:在步骤4移植后20天对种植土壤进行施加基肥,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油茶渣50份、腐熟有机肥70份、牲畜尿粪160份和秸秆碎渣65份;

(6)田间管理:清除杂草,生姜进入生长气后,根茎膨大速度快,为避免伤根,出现杂草及时拔除,以免影响生姜的养分吸收;

(7)病害防治:生姜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高发于7月,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质量分数为50%的百菌清,每隔8天喷一次;

(8)防虫: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质量分数为45%的敌百虫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9)收获:采收后削去地上部分的茎,放入储藏室储存。

实施例2

一种生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生姜种子:选择肥大、丰满、色泽光亮的姜块作为生姜种子,将所述生姜种子浸入消毒液中杀菌消毒及除虫害;

(2)催芽:对经过步骤1中处理的生姜种子在温室中进行催芽,温室温度控制在40℃,得到种牙;

(3)土壤的选择:选择有机质含量为70%的沙壤土,并按照每亩撒50kg生石灰,并洒水100~300kg水,再将牛粪覆盖在表面,厚度为4cm,采用地膜覆盖,腐熟处理40天,再将其深耕20cm深,并整平整细泥土,整厢,厢宽10cm,待用;

(4)移植:把步骤2得到的种牙移植到步骤3准备得土壤上;

(5)并追肥浇水:在步骤4移植后25天对种植土壤进行施加基肥,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油茶渣65份、腐熟有机肥100份、牲畜尿粪165份和秸秆碎渣90份;

(6)田间管理:清除杂草,生姜进入生长气后,根茎膨大速度快,为避免伤根,出现杂草及时拔除,以免影响生姜的养分吸收;

(7)病害防治:生姜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高发于9月,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质量分数为55%的百菌清,每隔10天喷一次;

(8)防虫: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质量分数为60%的敌百虫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9)收获:采收后削去地上部分的茎,放入储藏室储存。

实施例3

一种生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精选生姜种子:选择肥大、丰满、色泽光亮的姜块作为生姜种子,将所述生姜种子浸入消毒液中杀菌消毒及除虫害;

(2)催芽:对经过步骤1中处理的生姜种子在温室中进行催芽,温室温度控制在25℃,得到种牙;

(3)土壤的选择:选择有机质含量为60%的沙壤土,并按照每亩撒40kg生石灰,并洒水200kg水,再将牛粪覆盖在表面,厚度为3cm,采用地膜覆盖,腐熟处理30天,再将其深耕16cm深,并整平整细泥土,整厢,厢宽8cm,待用;

(4)移植:把步骤2得到的种牙移植到步骤3准备得土壤上;

(5)并追肥浇水:在步骤4移植后22天对种植土壤进行施加基肥,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油茶渣60份、腐熟有机肥80份、牲畜尿粪162份和秸秆碎渣7份;

(6)田间管理:清除杂草,生姜进入生长气后,根茎膨大速度快,为避免伤根,出现杂草及时拔除,以免影响生姜的养分吸收;

(7)病害防治:生姜在生长过程中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腐烂病高发于8月,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质量分数为52%的百菌清,每隔9天喷一次;

(8)防虫: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质量分数为50%的敌百虫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9)收获:采收后削去地上部分的茎,放入储藏室储存。

所述将所述生姜种子浸入消毒液中杀菌消毒的步骤之前,将所述生姜种子进行熏蒸杀菌消毒。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的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