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7463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其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2厘米,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火龙果属于凉性水果,在自然状态下,果实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

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根茎深绿色,粗壮,长可达7米,粗10-12厘米,具3棱。棱扁,边缘波浪状,茎节处生长攀援根,可攀附其他植物上生长,肋多为3条,每段茎节凹陷处具小刺。由于长期生长于热带沙漠地区,其叶片已退化,光合作用功能由茎干承担。茎的内部是大量饱含粘稠液体的薄壁细胞,有利于在雨季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

火龙果是由南洋引入中国台湾,再进过中国台湾改良后引进海南省,之后在大陆南部特别是在广西、广东等地进行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火龙果为多年生植物,一次投入多年收益,并且病虫害少。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的注重,火龙果由于其自身所特有的营养价值,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同时也被视为高效经济作物。在火龙果的生长方面,现在农业上普遍的方法是大棚种植,由于大棚可以营造温室的效果,这种的环境的种植可以保证火龙果的生长温度。在多数的大棚种植火龙果的农业生产中,大多使用废旧的轮胎作为火龙果苗爬藤的支撑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长成本,同时起到废物循环利用的作用,轮胎本身是化学混合物,主要材料是橡胶,碳黑,聚酯尼龙,钢丝及化学助剂等,废旧轮胎属于废旧橡胶,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潜在问题很大。因此如何栽培出保证高产量、高品质的火龙果,这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待解决的而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保证火龙果的高产量和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选择饱满、健康的火龙果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上,并给育苗基质浇透水,保持育苗基质的湿度在65%,直至火龙果种子发芽长苗,当苗高3-5cm后即可进入扦插栽培;

(2)选地建棚:选择ph值在6-7.8、疏松透气、土壤肥沃的松式土壤作为栽培火龙果的栽培地,在栽培地中以阵列形式竖直插入多根火龙果架,火龙果支架由柱状物、安装座和环形支架组成,安装座固定在柱状物远离地面的一端,环形支架水平固定在安装座上方;

(3)前期施肥:环绕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挖环形施肥坑,向环形施肥坑中加入50-60kg底肥后,再加土填满并整成高于地面的环形土盘;

(4)扦插栽培:当日平均最低气温大于等于25℃时,将出圃的火龙果苗定植在火龙果支架周围使火龙果苗的顶部贴近火龙果支架,每根柱子周围栽培3-4棵火龙果苗,定植深度为5-10cm,苗间距在25cm-35cm之间,再用表土覆盖并且稍微压紧种苗;

(5)修苗:待新芽长至18cm-22cm,选择一支长势旺盛的新芽作为主苗,剪除侧枝,火龙果沿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生长,并将火龙果苗与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固定;

(6)修剪裁枝:当火龙果苗穿过火龙果支架的环形支架后,其顶端分枝呈散装向四面散开;当火龙果生长旺盛后,选择2/3的枝条牵引下垂作果枝,1/3枝条向上生长作营养枝和后备挂果枝,对挂果后的旧枝条逐条疏剪;

(7)水肥管理:在火龙果苗期,每15d每个火龙果支架施用15-20kg第一肥料1次;在火龙果开花结果期,每20-30d每个火龙果支架施用25-30kg第二肥料1次,共施4次,同时保持土壤湿润,天气干旱时,3-4d灌1次水,15d左右施1次水肥;火龙果结果修剪枝条后应立即施硫酸钾复合肥,每株0.4-0.6kg,并适当灌水,以促发新枝;

(8)田间管理:在定植后中耕除草,中耕追肥,合理灌水,做好病虫害防治;所述中耕追肥为采用生物有机肥对火龙果进行施肥,每棵植株施0.5-2kg生物有机肥;

(9)采收:在谢花后30-40d火龙果成熟,待90%以上的火龙果由青色转变为紫红色即可采摘果实。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育苗基质由上往下设置有缓冲层、营养层和透气层,缓冲层、营养层和透气层的厚度比为1:4-5:1-2;

所述缓冲层的上层为消毒后的小麦秸秆,下层为细沙,消毒后的小麦秸秆与细沙的厚度比为4:1;

所述营养层按照重量份数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建堆沤肥制成:小蓟5-10份、苘麻5-10份、泥炭3-8份、粒径为2-3cm的松球3-8份、水3-8份、鸭舌草1-5份、粒径为2-3cm的香蕉皮1-5份、高温纤维分解菌菌剂1-5份及百菌清1-5份;营养层的养分含量为氮元素0.40-0.65%、磷元素0.20-0.35%、钾元素1.65-1.86%,有机质3.0-3.4%,铵态氮231-246ppm,硝态氮5.1-5.9ppm,速效磷93-97ppm,速效钾251-264ppm;

所述透气层按照重量份数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混匀而成:珍珠岩1-5份、腐殖土1-5份、粒径为1-2cm的水冬瓜树皮1-5份。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长1.8-2.2m,径向截面为9-11×9-11cm,插入土中40-55cm。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每行火龙果支架中相邻两个火龙果支架的间距为1.9-2.1m,每列火龙果支架中相邻两个火龙果支架的间距为1.4-1.6m。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环形施肥坑半径为l-1.2m,深25-35cm,宽25-35cm;环形土盘的直径为55-65cm,环形土盘高于地面7-13cm。

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的底肥的原料按重量分包括:味精废液10-15份,菜籽粕10-15份,棉籽粕5-10份,花生壳粉15-20份,玉米芯粉15-20份,稻糠25-28份,麦麸22-26份,中药渣2-5份,草木灰10-13份,磷酸一铵4-8份,硝酸钾2-3份,腐植酸盐5-15份,硼砂3-4份,乳酸锌2-3份,钼酸钠0.05-0.3份,硫酸锰0.05-0.1份,氯化亚铁2.2-3份,氯化镁0.5-0.8份,硫酸铜0.01-0.05份,em菌液4-6份,果酒酒糟3-5份,壳聚糖0.02-0.08份,海泡石粉15-20份;

底肥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味精废液、菜籽粕、棉籽粕、花生壳粉、玉米芯粉、稻糠、麦麸和中药渣混合后,再加入em菌液和果酒酒糟后进行堆肥发酵4-6周后,继续加入硝酸铵、磷酸一铵、硫酸钾、腐植酸盐、硼砂、氯化锌、钼酸钠、硫酸锰、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铜、壳聚糖和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后得到底肥。

进一步的,步骤(7)中所述的第一肥料中的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2-1.4:0.3-0.4:0.7-0.85;所述第二肥料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0.8≤磷/氮≤1.3,1≤钾/氮≤2。

进一步的,在步骤(8)中,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堆沤制成,中草药药渣5-15份、榴莲壳5-15份、水冬瓜树皮5-15份、粒径为2-5cm的高粱秸秆5-15份、锯末木屑5-15份、水苋菜5-15份、催腐剂5-15份;所述中草药药渣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的中草药经过熬煮后倒掉的药渣:黄皮根20-30份、酸枣仁10-20份、蓝布正10-20份、桃仁6-10份、广昆布6-10份、桔梗10-15份、山楂8-15份、檀香10-15份、龙齿10-15份、黄芪8-10份、甘草4-6份;所述催腐剂按重量份数计是由2-氯乙基膦酸5-15份、碳酸氢铵10-18份、硝酸钠5-12份、石膏8-12份、酵母菌3-8份、糖蜜3-8份混合而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育苗基质通过设置不同的基质层,更加有利于火龙果种子的生长。缓冲层能提供基本的生长环境;营养层有利于火龙果苗的根部生长,为定植转移提供基础;透气层能促进根部的吸收,利诱火龙果苗的根部不断往下生长。育苗基质分三层涉及,能层层互助,有利于生根和健康快速育苗。

2、本发明中,通过架设火龙果支架,使攀援性的火龙果苗能沿着火龙果支架向上生长,当火龙果苗穿过火龙果支架的环形支架后,其顶端分枝呈散装向四面散开,增大火龙果苗的受光面积,促进火龙果苗生长。

3、本发明中,通过环绕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挖环形施肥坑,施加底肥改善种植土壤的营养,提高火龙果苗栽培后的存活率。促进火龙果苗快速生长。

4、本发明中,在水肥管理过程中,火龙果苗期以氮肥为主,促进火龙果苗生长,火龙果开花期以磷肥、钾肥为主,促进火龙果开花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火龙果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育苗:选择饱满、健康的火龙果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基质上,然后浇透水,保持育苗基质的湿度在65%,直至火龙果种子发芽长苗,当苗高3cm后即可进入扦插栽培;

所述育苗基质由上往下设置有缓冲层、营养层和透气层,缓冲层、营养层和透气层的厚度比为1:5:2;

所述缓冲层的上层为消毒后的甘蔗叶,下层为中砂,消毒后的甘蔗叶与中砂的厚度比为4:1;

所述营养层按照重量份数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建堆沤肥制成:刺苞苔草5份、空心莲子草5份、泥炭3份、椰子壳渣3份、水3份、米瓦罐1份、百香果皮1份、高温纤维分解菌菌剂1份及百菌清1份;营养层的养分含量为氮元素0.45%、磷元素0.25%、钾元素1.7%,有机质3.1%,铵态氮235ppm,硝态氮5ppm,速效磷94ppm,速效钾250ppm;

所述透气层按照重量份数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混匀而成:瓜子石1份、腐殖土1份、粒径为1cm的松球1份。

2.选地建棚:选取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保水保湿性强的壤土作为种植地,种植地的ph值为6-7.5;在种植地中以阵列形式竖直插入多根火龙果支架,每行火龙果支架中相邻两个火龙果支架的间距为1.9m,每列火龙果支架中相邻两个火龙果支架的间距为1.6m,火龙果支架由柱状物、安装座和环形支架组成,柱状物长1.8m,柱状物的径向截面为11×9cm,柱状物插入土中55cm,安装座固定在柱状物远离地面的一端,环形支架水平固定在安装座上方,其中环形支架的内径大于柱状物的外径。

3.前期施肥:环绕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挖半径为lm、深35cm、宽25cm的环形施肥坑,向环形施肥坑中加入60kg底肥后,再加土填满并整成高于地面7cm的环形土盘,环形土盘的直径为65cm。其中底肥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味精废液10份,菜籽粕15份,棉籽粕5份,花生壳粉20份,玉米芯粉15份,稻糠28份,麦麸22份,中药渣5份,草木灰10份,磷酸一铵8份,硝酸钾2份,腐植酸盐15份,硼砂3份,乳酸锌3份,钼酸钠0.05份,硫酸锰0.1份,氯化亚铁2.2份,氯化镁0.8份,硫酸铜0.01份,em菌液6份,果酒酒糟3份,壳聚糖0.08份,海泡石粉15份。其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味精废液、菜籽粕、棉籽粕、花生壳粉、玉米芯粉、稻糠、麦麸、中药渣和草木灰混合后,再加入em菌液和果酒酒糟后进行堆肥发酵4周后,继续加入磷酸一铵、硝酸钾、腐植酸盐、硼砂、乳酸锌、钼酸钠、硫酸锰、氯化亚铁、氯化镁、硫酸铜、壳聚糖和海泡石粉混合均匀后得到底肥。

4.扦插栽培:当日平均最低气温大于等于25℃时,将出圃的火龙果苗定植在火龙果支架周围使火龙果苗的顶部贴近火龙果支架,每根柱子周围栽培3-4棵火龙果苗,定植深度为5-10cm,苗间距在25cm-35cm之间,再用表土覆盖并且稍微压紧种苗。

5.修苗:待新芽长至18cm-22cm,选择一支长势旺盛的新芽作为主苗,剪除侧枝,火龙果沿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生长,并将火龙果苗与火龙果支架的柱状物固定,固定方式为每根苗边上插入一根小竹子并松绑,以防止苗种倾倒保证其很好的生长。

6.修剪裁枝:当火龙果苗穿过火龙果支架的环形支架后,其顶端分枝呈伞状向四面散开。当火龙果果苗生长旺盛后,选择2/3的枝条牵引下垂作挂果枝,1/3枝条向上生长作营养枝和后备挂果枝,挂果后的旧枝条则逐步疏剪。

7.水肥管理:在火龙果苗期,每15d每个火龙果支架施用20kg第一肥料1次,第一肥料中的氮、磷、钾重量比为1.2:0.4:0.7;在火龙果开花结果期,每30d每个火龙果支架施用25kg第二肥料1次,共施4次,同时保持土壤湿润,天气干旱时,3-4d灌1次水,15d左右施1次水肥;第二肥料中,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0.8≤磷/氮≤1.3,1≤钾/氮≤2;火龙果结果修剪枝条后应立即施硫酸钾复合肥,每株0.6kg,并适当灌水,以促发新枝。

8.田间管理:在定植后中耕除草,中耕追肥,合理灌水,做好病虫害防治。所述中耕追肥为采用生物有机肥对火龙果进行施肥,每棵植株施0.5-2kg生物有机肥。

所述的生物有机肥是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堆沤制成,中草药药渣5份、花生壳5份、松树皮5份、玉米芯5份、豆粕5份、木薯皮5份、催熟剂5份;所述中草药药渣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的中草药经过熬煮后倒掉的药渣:香附20份、鸡血藤10份、蓝布正10份、香木6份、泽泻6份、白芨10份、山楂8份、夏枯草10份、灯蕊10份、蒺藜8份、甘草4份;所述催腐剂按重量份数计是由尿素5份、硫酸锌10份、磷酸二氢钾5份、石膏8份、氰氨化钙3份、磷酸二铵3份混合而成。

火龙果病虫害较少,选用晶体敌百1000倍液喷洒地面及1米以下茎部和水泥柱进行防治;蜗牛盛发时,可以在树盘周围撒6%斗蜗螺,高温高湿季节易出现枝条植物组织部分坏死及霉斑,使用杀菌类农药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9.采收:在谢花后30-40d火龙果成熟,待90%以上的火龙果由青色转变为紫红色即可采摘果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