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肥一体化辣椒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6315发布日期:2018-06-22 22:35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肥一体化辣椒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中国又称为微灌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及作物对水和肥料的需求规律,将肥料和灌溉水一起适时适量、准确地输送到作物的根部土壤供作物吸收,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肥一体化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灌水、施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实现粮食丰产丰收和保证农产品持续有效地供给功不可没。

辣椒营养丰富,辛辣味美,是广大消费者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水肥管理是设施辣椒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农民以前在温室种植中水肥管理粗放,导致棚内湿度大、氮肥用量过大、中微量元素不足,造成棚室内病虫害加重,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近年来对辣椒的水肥一体化种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6613216A提出了一种大棚辣椒的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法,主要是从种植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的研究,对辣椒的种植后的管理研究较少,不利于水肥一体化真正的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全面的水肥一体化辣椒种植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肥一体化辣椒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育苗:选取果实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将辣椒种晾晒后,依次经过磷酸三钠浸泡,搅拌烫种,温水浸泡后,取出种子,洗去种皮黏液,沥水,采用穴盘育苗;

2)定植前准备:在十月上中旬完成棚室、翻土、施基肥、起畦及滴灌带铺设;

3)定植:选取粗壮健康的幼苗,采用单畦双行栽培技术,定植2500-2900株/亩;

4)定植后管理:定植后7天内第一次滴灌,打开滴灌系统灌溉2-3h,至土壤含水量达到50-60%;至第一次采收前每隔7-8天进行滴灌式追肥1次,待采收后,每采收1-2次,进行追肥1次,追肥方式采用滴灌式和叶面喷施相交替的方式进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辣椒品种为苏椒系列和江蔬系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育苗的出苗前的日温28-33℃、夜温17-20℃,出苗期日温24-28℃,夜温15-20℃,三叶期日温20-25℃,夜温15-18℃。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施基肥包括有机肥7200-7900Kg/亩,辣椒专用复合肥70-85kg/亩,生物菌肥130-180Kg/亩。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起畦的畦面宽为80-95cm,畦高15-20cm,畦间距为25-30cm。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滴灌带的间距为15-18m,滴头间距为30-45cm,水流量为1.6-1.8L/h。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采收前的滴罐式追肥分为3个阶段:开花前、开花期和结果期,开花前追施K2O含量30.3%的钾肥4-4.5Kg/亩和P2O5含量12%的磷肥1-2Kg/亩,开花期分别追施2-2.5Kg/亩的K2O含量60%的钾肥和N含量40%的尿素,并喷洒浓度30-35mg/L的辣椒专用防落素,结果期追施5-5.5Kg/亩N含量27.5%的尿素和P2O5含量25.3%的磷肥2-3Kg/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根据辣椒的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进行滴灌式追肥,具有节约用水和减少化肥施用量的优点。

2.本发明将水肥一体化辣椒种植从选种,辣椒生长及后期采摘的滴灌式追肥作了全面的介绍,对辣椒水肥一体化的农业种植具有指导性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一种水肥一体化辣椒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种育苗:选取,耐低温、弱光性好,连续结果性强,生长势强,不易早衰,后期果实大小一致,商品性好,品质优,抗病,产量高,符合消费市场需求及果实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苏椒17号,育苗前将辣椒种进行2天的晾晒,然后置于浓度12%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搅拌浸泡约25min捞出,置于温度55℃进行烫种,待温度降至30℃时保温浸泡5h后,取出种子,洗去种皮黏液,沥水,采用72孔穴盘进行中心育苗,出苗后以降温、保湿管理为主,保持苗床不干不湿,必须加强通风管理,播种至出苗期间保持日温30℃、夜温19℃,当半数种苗顶土时立即揭去床面薄膜,并逐步降低温度,保持日温25℃,夜温18℃,待三叶期为促生新根,此时保持日温22℃,夜温16℃,采用揭盖遮阳网和增施CO2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温度调控,苗期不追肥,如出现缺肥症状,可叶面喷施0.15%磷酸二氢钾溶液;

2)定植前准备:前茬收获后,深翻土壤,并施粪便有机肥7800Kg/亩,辣椒专用复合肥80kg/亩,生物菌肥150Kg/亩,并浇灌大量水,铺好地膜进行高温闷棚,杀灭土壤中的病菌与虫卵,施入的有机肥也能得到充分腐熟,然后进行南北向的做高畦,畦面宽为85cm,畦高20cm,畦间距为25cm;然后铺设滴灌带,滴灌带的间距为15m,滴头间距为40cm,水流量为1.6L/h,滴灌带采用抗老化塑料的PE软管,主水管管径为35mm,支管管径为15mm,安装时将支管沿畦向铺在畦面上,使滴管出水小孔向上,再将主水管与畦向垂直铺于地头;

3)定植:选取幼苗高10cm,5片真叶的粗壮健康的幼苗,采用单畦双行栽培技术定植,定植的行距为45cm,株距为35cm,定植2800株/亩;边定植边浇头定根土。

4)定植后管理:定植后7天内第一次滴灌,打开滴灌系统灌溉2.5h,至土壤含水量达到55%;停止滴灌,此次滴灌不需要施加肥料,可向土壤喷洒少量土壤修复肥料,至第一次采收前每隔7天进行滴灌式追肥1次,滴罐式追肥分为3个阶段:开花前、开花期和结果期,开花前每次追施K2O含量30.3%的钾肥4.23Kg/亩和P2O5含量12%的磷肥1.5Kg/亩,开花期每次分别追施2.13Kg/亩的K2O含量60%的钾肥和N含量40%的尿素,在开花后期并喷洒浓度32mg/L的辣椒专用防落素,结果期追施5.2Kg/亩N含量27.5%的尿素和P2O5含量25.3%的磷肥2.13Kg/亩,待采收后,每采收2次,进行追肥1次,追肥方式采用滴灌式和叶面喷施相交替的方式进行,滴灌式追肥浓度为0.1%,叶面喷施效的肥料选用辣椒专用的高效叶面肥喷施,浓度为0.4%,在辣椒生长期为了防止植株的倒伏,可采用吊蔓和根部插杆支撑,采摘的过程中,采用摘老留嫩,摘多留少的采摘方式。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