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钓座椅用地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16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钓座椅用地脚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座椅,特别涉及一种能够稳固且防止垂钓座椅腿陷于泥土之中的地脚。



背景技术:

野钓,是所有垂钓爱好者最为青睐的一项休闲运动。但受制于野外环境条件的约束,致使垂钓爱好者们不能很好的得到放松,但仍为其乐此不疲。为了提高垂钓者在野钓过程中的舒适度,目前市场上推出了众多类型的折叠椅,甚至还有众多类型的折叠功能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垂钓者的疲劳感,提高了野钓过程中的舒适度。

上述垂钓座椅大多数都是由若干根细小的圆管相互交叉且活动销接而成,并具有轻便、折叠及其各种辅助功能的优点。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钓点位置多为地势不平且湿滑松软的泥土或者沙石岸边,并伴有各种杂物,其垂钓座椅腿常常深陷于泥土或者沙石之中,一方面不能保证座椅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座椅腿上附带的泥土或者沙石还会对其腐蚀,最终缩短座椅的使用寿命;因此目前的上述座椅腿均配备有相应的地脚,进而防止上述座椅腿深陷于泥土或者沙石之中,同时还会延长上述座椅的使用寿命。

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上述配备的地脚均存在结构复杂,一般为方形体,并且为其开设的模具工艺程度高,成本较高;同时强度较低,尤其是在温度较低的冬季,由于其地脚为塑料材质,所以很容易碎裂,进而影响座椅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地脚其结构复杂、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垂钓座椅用地脚。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垂钓座椅用地脚,包括一圆形的底盘,该底盘之上设有相互垂直分布的两个固定脚,并且在两个固定脚的相交处设有承重立柱,所述每个固定脚上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地脚内部包裹有与其形状相似或者相同的金属芯板;所述底盘、固定脚及承重立柱一体注塑成型。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圆形的底盘上设置了用于固定座椅腿的两个固定脚和一个承重立柱,上述座椅腿通过连接孔与固定脚销接,并不影响座椅的折叠功能,而承重立柱一方面能够分担两个固定脚所承受的重力,另一方面还能固定座椅上的座布。同时在本实用新型内部包裹有金属芯板,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注模工艺成本较低。

为了提高固定座布的便利性,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承重立柱呈中通的管状,这样就可以通过现有的蘑菇钉等配件进而插入承重立柱内部,最终实现座布的固定。

作为金属芯板结构的一种优选,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芯板包括一圆形底板,该底板之上设有相互垂直分布且与固定脚结构相同的两个耳板,并且在底板上且对应承重立柱的部位开设有通孔;这种结构的金属芯板易于被包裹,并且也是在保障强度的前提下,其结构也最为简单。甚至,所述两耳板通过冲压工艺而成,并且在两耳板之间的最小夹角内留有尾刀。尾刀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芯板与地脚之间的附着强度,从而避免了金属芯板与地脚之间出现分层,进而为地脚的承重强度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金属芯板与地脚之间的附着强度,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芯板的外周缘开设有若干个豁口。还可以是所述金属芯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这样在注塑地脚的过程中就会在豁口或者固定孔上下形成一个个垂直的连接筋,最终为提高地脚的承重强度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金属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固定脚;3.承重立柱;4.金属芯板;21.连接孔;41.底板;42.耳板;43.通孔;44.尾刀;45.豁口;46.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垂钓座椅用地脚,包括一圆形的底盘1,该底盘1能够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座椅腿的集中受力,不但能够避免座椅腿深陷于泥土或者沙石之中,而且还能提高座椅的稳固性。同时,该底盘1之上设有相互垂直分布的两个固定脚2,并且在两个固定脚2的相交处设有承重立柱3,所述每个固定脚2上均设有连接孔21,所述底盘1、固定脚2及承重立柱3一体注塑成型,上述座椅腿通过连接孔21与固定脚2销接,并不影响座椅的折叠功能,而承重立柱3一方面能够分担两个固定脚2所承受的重力,另一方面还能固定座椅上的座布。所述地脚内部包裹有与其形状相似或者相同的金属芯板4,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注模工艺成本较低。

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样优选结构的改进。比如,为了提高固定座布的便利性,可以将所述承重立柱3设计呈中通的管状,这样就可以通过现有的蘑菇钉等配件进而插入承重立柱3内部,最终实现座布的固定。

作为金属芯板4结构的一种优选,其所述金属芯板4包括一圆形底板41,该底板41之上设有相互垂直分布且与固定脚2结构相同的两个耳板42,并且在底板41上且对应承重立柱3的部位开设有通孔43;这种结构的金属芯板4易于被包裹,并且也是在保障强度的前提下,其结构也最为简单。甚至,所述两耳板42通过冲压工艺而成,并且在两耳板42之间的最小夹角内留有尾刀44。尾刀44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芯板4与地脚之间的附着强度,从而避免了金属芯板4与地脚之间出现分层,进而为地脚的承重强度奠定了基础。

为了提高金属芯板4与地脚之间的附着强度,其所述金属芯板4的外周缘开设有若干个豁口45;和/或者在所述金属芯板4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46。这样在注塑地脚的过程中就会在豁口45或者固定孔46上下形成一个个垂直的连接筋,最终为提高地脚的承重强度奠定了基础。

上述实施方式在不存在冲突的前提下均可以组合实施,并无局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