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47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温室大棚的建设越来越多,其不仅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对于种植业而言,利用温室大棚所具有的环境稳定的特定,也减少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其对保证种植业者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大的好处。

在温室大棚内大多仍采用农耕的方式进行作物种植,这种种植方式较为简单,成本低,但其也存在土地、肥料及水源利用率低的不足。为此,无土栽培技术也逐渐在温室大棚内普及起来,其在作物种苗定植后,利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直至作物收获,整个过程均不与土壤接触,并可通过对营养液的控制,精准调节作物生长,还可利用作物密集度较高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虽然,温室大棚内进行无土栽培有着诸多的优点,不过,目前仍没有较为合适的用于温室大棚使用的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以能够在温室大棚进行无土栽培种植,并可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包括于相邻并贯通布置的各棚体内设置的栽培组件,所述栽培组件沿棚体长度方向布置,且在各所述棚体内并排布置有多组,所述栽培组件包括架体,于架体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层支撑板,在各层支撑板上设有对齐布置的通风孔,还包括于所述通风孔的两侧设置在支撑板上的顶部敞口的溢液槽,底部支撑于溢液槽中的栽培槽,以及在栽培槽的顶部间隔插装的多个种植杯;所述栽培槽的一端连接有营养液进管,所述溢液槽的一端设有营养液回收管,在所述架体的底部于通风孔的下方还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与棚体外的风机相连,且在进风管上对应于通风孔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的,对应于各所述棚体设有一台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分流风箱,所述进风管连接于分流风箱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分流风箱之间串接有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杯包括呈倒锥形的杯身,所述杯身顶部敞口,且沿杯身的周向形成有多个通孔,在所述杯身顶部敞口的边沿还固连有向上聚拢布置的多个弹性固定板。

进一步的,沿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栽培槽和溢液槽于支撑板上倾斜布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种植杯的栽培槽可用于作物的无土栽培,通过溢液槽的设置可对栽培槽溢出的营养液进行收集,避免浪费,而通过通风孔及进风管的设置,可根据需要对作物补充外部空气,以可使作物获得更好生长,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2)一个棚体设置一台风机,可利于节省成本。

(3)设置加热器可避免进入空气的温度较低,而影响作物生长,且对外部空气升温后,也可使分子量较大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上升,以供作物所需。

(4)种植杯上设置弹性固定板可利于作物的生长。

(5)栽培槽和溢液槽倾斜布置可利于营养液的流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棚体内栽培组件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栽培槽于架体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种植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机及分流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棚体,2-栽培组件,3-架体,4-支撑板,5-通风孔,6-进风管,7-溢液槽,8-栽培槽,9-支架,10-种植杯,11-杯体,12-通孔,13-弹性固定板,14-风机,15-加热器,16-分流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以用于由相邻并贯通布置的多个棚体所构成的联栋温室大棚内进行作物的无土栽培,如图1至图3中所示,其该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包括于各棚体1内设置的栽培组件2,栽培组件2沿棚体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在各棚体1内并排布置有多组。具体上,该栽培组件2则包括架体3,架体3即沿棚体1长度方向布置,于架体3上设有间隔布置的多层支撑板4,在各层支撑板4上设有对齐布置的通风孔5,通风孔5位于支撑板4宽度方向的中部,而栽培组件2也还包括于通风孔5的两侧设置在支撑板4上的顶部敞口的溢液槽7,以及底部通过支架9支撑于溢液槽7中的栽培槽8,栽培槽8的截面呈方形,在栽培槽8的顶部则间隔插装的多个种植杯10。

本实施例中,种植杯10具体沿栽培槽8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栽培槽8的一端还连接有营养液进管,营养液进液管连通外部的营业样供给泵,以将调配好的营养液泵入栽培槽8内供作物生长所需。在溢液槽7的一端则设有营养液回收管,营养液回收管连接回收罐,以用于将从种植杯10处溢出的营养液回收,避免造成浪费。在架体3的底部于通风孔5的下方还设有进风管6,进风管6与棚体1外的风机相连,且在进风管6上对应于通风孔5也设有出风口,以用于向各栽培槽8上的作物提高外部空气。

本实施例中架体3、溢液槽7、栽培槽8及种植杯10均可由PVC塑料制成,通风孔5为沿架体3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进风管6通过位于两侧的支杆固定在架体3的底部便可。如图4中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种植杯10具体包括呈倒锥形的杯身11,杯身11的顶部敞口,且沿杯身11的周向也形成有多个通孔12,通孔12实现作物与营养液的接触,并为作物根系的生长提供空间。在杯身11顶部敞口的边沿还固连有向上呈聚拢布置的多个弹性固定板13,各弹性固定板13也沿杯身11敞口的圆周方向间隔布置,在作物插入种植杯10中后,弹性固定板13支撑于作物种苗的根茎上,避免作物倾倒。

本实施例中为节省成本,对应于各棚体1只设置一台风机,如图5中所示,风机14的出风口通过分流风箱16与同一棚体1内的各进风管6连接,而为了避免进入空气的温度较低,影响作物生长,以及使得分子量较大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上升,以供作物所需,在风机14的出风口与分流风箱16之间还串接有加热器15。加热器15具体可为电加热器,或者也可根据情况采用热水或蒸汽换热器。

本实施例中为使得营养液可在栽培槽8及溢液槽7中顺利向另一端流动,沿着架体1的长度方向,栽培槽8和溢液槽7也于支撑板4上倾斜布置,营养液进管布置于栽培槽8较高的一端,而营养液回收管则连接于溢液槽7较低的一端。此外,为避营养液因干涸而积留在溢液槽7内,本实施例中可在溢液槽7较高的一端连接进水管,以定期泵入清水对溢液槽7进行清洗。

本联栋温室大棚栽培装置通过设置具有种植杯10的栽培槽8可用于作物的无土栽培,通过溢液槽7的设置可对栽培槽8溢出的营养液进行收集,避免浪费,而通过通风孔5及进风管6的设置,可根据需要对作物补充外部空气,以可使作物获得更好生长,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