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62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河岸植被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河岸植被带位于河道两旁,生长在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内的脆弱生态系统。作为河流地表径流与地下水径流的天然保护屏障,河岸植被带具有重要的生态缓冲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河岸植被受到人为活动干扰而发生严重退化,不仅破坏河岸生态环境,导致河岸冲刷加剧;还易引起洪水频发,河流鱼类种类减少,泥沙量增加等。因此近几年出现了水生植被修复喷播种植技术,用于解决河岸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现有的技术先是将石头土块等击碎,然后将搅拌好的拌有有机质、土壤、树种、草种、木粉稻壳、团粒剂和水的植被绿化料用高压喷播机喷到土壤上,将荒坡、裸露石头覆盖,但目前并不具备将以上工序共同完成的机器,因此急需一种水生植被修复系统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河岸植被修复系统,该河岸植被缓冲带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河岸植被修复系统,该系统包括主机体,设置在主机体顶部的外腔体、内腔体及设置在主机体侧端面上的击碎部件;击碎部件内部上端面设置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底部接有伸出击碎部件底部的竖直的支杆,支杆底部设置有钻头;外腔体套设在内腔体的外部,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间隙处设有弹簧,内腔体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顶部接有竖直的转杆,转杆上设置有叶片,内腔体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主机体顶部设有与内腔体连通的金属主管,金属主管底部通过导料管与设置在主机体底部的出料泵相连通,出料泵底部设有挡料布条;主机体顶部设置有下压电机,下压电机底部接有伸出主机体底部的下压杆,下压杆底部接有水平的金属下压板;外腔体和内腔体顶部均与顶部转轴相连接,顶部转轴与顶盖相连接,顶盖与外腔体的相接处设有顶盖卡扣。

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具有的优点如下:

(1)通过设置顶部转轴、内腔体、顶盖、顶盖卡扣、外腔体、弹簧及振动电机可以将土、树种、草种、木粉稻壳、团粒剂及水等物料进行搅拌和振动处理,以防止物料之间凝结成块不方便下料。

(2)通过设置钻头、支杆、击碎部件及往复电机可以对需要修复的土壤进行击碎,从而方便后续的修复步骤。

(3)通过设置金属主管、下压电机、下压杆、导料管、主机体及金属下压板可以将搅拌后的物料进行下料,同时可以对物料进行压紧处理,以防止物料被风吹散。

(4)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将土壤石块击碎、填料及压紧的功能统一于一体使土壤修复更加方便。

(5)通过设置滚轮滑轨、滚轮滑块、下枝杆及底轮可以对底轮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以实现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实时的移动。

(6)通过设置固定杆、圆形加重金属盘及配重槽体可以对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前端进行加重,从而可以防止钻头对石块进行击碎时使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前端因受力而弹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在这些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顶部转轴;2、内腔体;3、顶盖;4、顶盖卡扣;5、外腔体;6、弹簧;7、振动电机;8、叶片;9、橡胶外套;10、转动电机;11、金属主管;12、下压电机;13、下压杆;14、导料管;15、主机体;16、金属下压板;17、出料泵;18、挡料布条;19、钻头;20、支杆;21、击碎部件;22、往复电机;23、固定杆;24、滚轮滑轨;25、滚轮滑块;26、下枝杆;27、底轮;28、圆形加重金属盘;29、配重槽体;30、移动部件;3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为简单起见,以下描述中省略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某些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河岸植被修复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主机体15,设置在主机体15顶部的外腔体5、内腔体2及设置在主机体15侧端面上的击碎部件21。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击碎部件21内部上端面设置有往复电机22,往复电机22底部接有伸出击碎部件21底部的竖直的支杆20,支杆20底部设置有钻头19。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外腔体5套设在内腔体2的外部,外腔体5和内腔体2之间的间隙处设有弹簧6,内腔体2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10,转动电机10顶部接有竖直的转杆,转杆上设置有叶片8,内腔体2底部设置有振动电机7。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主机体15顶部设有与内腔体2连通的金属主管11,金属主管11底部通过导料管14与设置在主机体15底部的出料泵17相连通,出料泵17底部设有挡料布条18。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主机体15顶部设置有下压电机12,下压电机12底部接有伸出主机体15底部的下压杆13,下压杆13底部接有水平的金属下压板16。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外腔体5和内腔体2顶部均与顶部转轴1相连接,顶部转轴1与顶盖3相连接,顶盖3与外腔体5的相接处设有顶盖卡扣4。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击碎部件21的前端面的侧壁上接有配重槽体29,配重槽体29中插有竖直的固定杆23,固定杆23上插有中间设有孔洞的圆形加重金属盘28,配重槽体29的前侧端面和主机体15的后侧端面上均设置有移动部件30,移动部件30包括竖直的滚轮滑轨24,滚轮滑轨24上设置有沿滚轮滑轨24滑动的滚轮滑块25,滚轮滑块25底部接有竖直的下枝杆26,下枝杆26底部设置有底轮27,主机体15的后侧端面上设置有把手31。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叶片8外部套设有橡胶外套9。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支杆20为长度为1m的金属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通过设置顶部转轴1、内腔体2、顶盖3、顶盖卡扣4、外腔体5、弹簧6及振动电机7可以将土、树种、草种、木粉稻壳、团粒剂及水等物料进行搅拌和振动处理,以防止物料之间凝结成块不方便下料;通过设置钻头19、支杆20、击碎部件21及往复电机22可以对需要修复的土壤进行击碎,从而方便后续的修复步骤;通过设置金属主管11、下压电机12、下压杆13、导料管14、主机体15及金属下压板16可以将搅拌后的物料进行下料,同时可以对物料进行压紧处理,以防止物料被风吹散;该水生植被修复系统将土壤石块击碎、填料及压紧的功能统一于一体使土壤修复更加方便;通过设置滚轮滑轨24、滚轮滑块25、下枝杆26及底轮27可以对底轮27的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以实现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实时的移动;通过设置固定杆23、圆形加重金属盘28及配重槽体29可以对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前端进行加重,从而可以防止钻头19对石块进行击碎时使该河岸植被修复系统的前端因受力而弹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所述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