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1648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微喷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蓝色农业和白色农业。其中,白色农业就是微生物农业,即食(药)用菌产业。这个小生物,大农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

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将来的菌业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从大农业的角度来看,将来要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和菌类。从食用菌价值上来看,食用菌将成为第三世界主要蛋白质的来源。如风尾菇和牛肉,猪肉含的各种成分基本相似。从销售情况看,食用菌的销售量大幅度增加,如日本近20年消费量增加了223倍。因此而言,食用菌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很大,加之地方各级政府重视,栽培原料丰富,技术容易掌握,未来的食用菌产业将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食用菌大多是在光伏大棚种栽培的,栽培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菌类所需的生长调节具体调节棚内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等。现有技术中,大棚内的湿度的调节方式是,每日棚内喷水,保持地面的高含水率,但是由于喷水系统设计结构单一,设备组成原始,使得棚内湿度控制不精准,需要定期人工调整和调试,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检测棚内各处湿度,并自动调整喷水量的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包括弯曲轨道、内嵌喷头、圆环外壳、喷淋孔、电子湿度控制器、电动转动轴、定轴、固定卡件、水管和电机,所述内嵌喷头嵌于圆环外壳内且可沿圆环外壳内壁自由转动,所述喷淋孔设置在内嵌喷头表面,所述电子湿度控制器固定安装于圆环外壳外壁,所述电动转动轴外接电机并与内嵌喷头相连,所述定轴分别连接电动转动轴和固定卡件,所述水管自外侧经定轴和电动转动轴通入内嵌喷头,所述固定卡件安装于弯曲轨道上。

优选的,所述弯曲轨道设置为“弓”型。

优选的,所述内嵌喷头设有10-20个喷淋孔。

进一步的,所述弯曲轨道设有轨道卡头,所述轨道卡头嵌入连接于固定卡件。

本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一般食用菌栽培均应保持棚湿80%—95%,适宜湿度为90%—95%,低于80%会使子实体生长受阻,达到100%则通风不良,且易招致某些杂菌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工作时,喷头不断在圆环外壳内旋转喷水,同时沿着弯曲轨道进行各处的喷水工作,而安装于圆环外壳外壁的电子温度控制器能够实时监控各处的湿度情况,然后根据设定好的需要的湿度情况,实时的调整喷头的喷水量,并且,当湿度满足条件时,停止喷水;当湿度很低时,停留于相应的地点保持较长时间喷水,直至湿度达到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减少了喷头的使用量,仍能达到优秀的控湿效果;

2、可以实时监控棚内各处的湿度情况,并及时调整喷头的喷水量;

3、需要不同湿度的菌类可以栽种于同一个大棚内,给食用菌培育提供更多的生产选择;

4、不需要人工测湿和调试,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也不占用过多场地,系统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弯曲轨道;2、内嵌喷头;3、圆环外壳;4、喷淋孔;5、电子湿度控制器;6、电动转动轴;7、定轴;8、固定卡件;9、水管;10、电机;11、轨道卡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食用菌大棚自动微喷系统,包括弯曲轨道1、内嵌喷头2、圆环外壳3、喷淋孔4、电子湿度控制器5、电动转动轴6、定轴7、固定卡件8、水管9和电机10,所述内嵌喷头2嵌于圆环外壳3内且可沿圆环外壳3内壁自由转动,所述喷淋孔4设置在内嵌喷头2表面,所述电子湿度控制器5固定安装于圆环外壳3外壁,所述电动转动轴6外接电机10并与内嵌喷头2相连,所述定轴7分别连接电动转动轴6和固定卡件8,所述水管9自外侧经定轴7和电动转动轴6通入内嵌喷头2,所述固定卡件8安装于弯曲轨道1上;所述弯曲轨道1设置为“弓”型;所述内嵌喷头2设有10-20个喷淋孔4;所述弯曲轨道1设有轨道卡头11,所述轨道卡头11嵌入连接于固定卡件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方式仅提供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内容而作各种不背离本发明创作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