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幼猪保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182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幼猪保育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猪养殖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幼猪保育床。



背景技术:

规模化养猪在猪场选址、建设、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防疫条件好,有利于疫病控制。再说规模猪场大都是自繁自养,更有利于疫病控制。规模化养猪更便于科学饲养管理、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工厂化养猪业以先进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环境生态、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兽医卫生和现代经营管理为基础,通过有机综合装备集约型大规模现代畜牧业。在现代大规模猪舍内有的设置有专用的妊娠分娩和育肥猪舍,有的只设置有通体式猪舍。其专用的妊娠分娩和育肥猪舍价格昂贵缺乏买方市场;其通体式猪舍则不能很好的解决仔猪拉稀和仔猪发育迟滞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幼猪保育床,为幼诸提供特定的饲养环境,以达到解决仔猪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幼猪保育床,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下表面的多个滚轮,在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护栏、以及位于护栏内的饮水槽与食槽,在所述护栏内设有活动区和休息区,所述食槽设在活动区的侧边,所述饮水槽与休息区位于活动区的两侧,所述活动区与休息区均由多个平板拼接而成,在所述平板上开有多个外排孔,所述底板上开有多个螺纹孔,且在所述平板两侧开有与螺纹孔同轴的连接孔,还包括连杆,在连杆外壁中部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在连杆端部安装有螺旋齿,所述螺纹孔底部设有与螺旋齿配合的卡槽,在平板拼接时,推动连杆的端部穿过螺纹孔进入到连接孔内,直至外螺纹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螺旋齿与卡槽啮合。

针对现有技术中,通体式猪舍则不能很好的解决仔猪拉稀和仔猪发育迟滞等问题,发明人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的仔猪保育床,对断奶后的仔猪进行单独培育,为仔猪的发育创造出最适合的生长环境,以保证以较小的生产成本来实现仔猪的育肥。其中,护栏在底板上圈出一个受限制的活动区域,食槽与饮水槽可为仔猪提的生长供必要的饲料和水,而在底板底部设置多个滚轮,可实现保育床的快速移动,以方便在单个仔猪发生疫情时对整个保育床内的仔猪进行快速隔离,且在底板上划分处活动区与休息区,而活动区与休息区均由多个平板拼接构成,平板上开有多个用于清除仔猪粪便的外排孔,以保证在粪便产生后快速通过外排孔进入后猪舍的排泄物处理系统中,避免粪便的堆积而导致仔猪发生细菌感染。进一步地,相对于育肥猪,仔猪的活动量较大,即导致保育床上各部件的损耗相对严重,特别是在活动区与休息区内,而通过连杆可实现平板与底板之间的活动连接,在活动区与休息区内的局部受到损坏时,可进行单独更换,以避免重接购置保育床,降低了仔猪培育的成本。平板的具体更换步骤如下:旋转连杆,使得连杆中部的外螺纹与螺纹孔脱离,此时,拉动连杆,螺旋齿与卡槽脱离,平板则与底板分离,工作人员可对损坏的平板进行快速更换。

在所述底板上开有多个渗透孔,多个所述渗透孔分均分布在所述饮水槽四周。仔猪在饮水时,饮水槽内的水会四处溅洒,而分布在饮水槽附近的多个渗透孔则用于排出溅洒出的水,避免影响活动区以及休息区的干燥度。

所述外排孔为圆角矩形孔。作为优选,圆角矩形孔利用其圆滑的边缘,可将各类杂物或是排泄物快速下漏,避免杂物或是排泄物遗留在平板上而影响仔猪的生长环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的仔猪保育床,对断奶后的仔猪进行单独培育,为仔猪的发育创造出最适合的生长环境,以保证以较小的生产成本来实现仔猪的育肥;

2、本实用新型中分布在饮水槽附近的多个渗透孔则用于排出溅洒出的水,避免影响活动区以及休息区的干燥度;

3、本实用新型中圆角矩形孔利用其圆滑的边缘,可将各类杂物或是排泄物快速下漏,避免杂物或是排泄物遗留在平板上而影响仔猪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滚轮、2-底板、3-饮水槽、4-食槽、5-护栏、6-渗透孔、7-活动区、8-休息区、9-平板、91-外排孔、92-连接孔、93-螺旋齿、94-外螺纹、9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板2和设置在底板2下表面的多个滚轮1,在所述底板2上表面设置有护栏5、以及位于护栏5内的饮水槽3与食槽4,在所述护栏5内设有活动区7和休息区8,所述食槽4设在活动区7的侧边,所述饮水槽3与休息区8位于活动区7的两侧,所述活动区7与休息区8均由多个平板9拼接而成,在所述平板9上开有多个外排孔91,所述底板2上开有多个螺纹孔,且在所述平板9两侧开有与螺纹孔同轴的连接孔92,还包括连杆95,在连杆95外壁中部设有与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94,在连杆95端部安装有螺旋齿93,所述螺纹孔底部设有与螺旋齿93配合的卡槽,在平板9拼接时,推动连杆95的端部穿过螺纹孔进入到连接孔92内,直至外螺纹94与螺纹孔螺纹配合、螺旋齿93与卡槽啮合。

针对现有技术中,通体式猪舍则不能很好的解决仔猪拉稀和仔猪发育迟滞等问题,发明人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的仔猪保育床,对断奶后的仔猪进行单独培育,为仔猪的发育创造出最适合的生长环境,以保证以较小的生产成本来实现仔猪的育肥。其中,护栏5在底板2上圈出一个受限制的活动区7域,食槽4与饮水槽3可为仔猪提的生长供必要的饲料和水,而在底板2底部设置多个滚轮1,可实现保育床的快速移动,以方便在单个仔猪发生疫情时对整个保育床内的仔猪进行快速隔离,且在底板2上划分处活动区7与休息区8,而活动区7与休息区8均由多个平板9拼接构成,平板9上开有多个用于清除仔猪粪便的外排孔91,以保证在粪便产生后快速通过外排孔91进入后猪舍的排泄物处理系统中,避免粪便的堆积而导致仔猪发生细菌感染。进一步地,相对于育肥猪,仔猪的活动量较大,即导致保育床上各部件的损耗相对严重,特别是在活动区7与休息区8内,而通过连杆95可实现平板9与底板2之间的活动连接,在活动区7与休息区8内的局部受到损坏时,可进行单独更换,以避免重接购置保育床,降低了仔猪培育的成本。平板9的具体更换步骤如下:旋转连杆95,使得连杆95中部的外螺纹94与螺纹孔脱离,此时,拉动连杆95,螺旋齿93与卡槽脱离,平板9则与底板2分离,工作人员可对损坏的平板9进行快速更换。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板2上开有多个渗透孔6,多个所述渗透孔6分均分布在所述饮水槽3四周。仔猪在饮水时,饮水槽3内的水会四处溅洒,而分布在饮水槽3附近的多个渗透孔6则用于排出溅洒出的水,避免影响活动区7以及休息区8的干燥度。

作为优选,圆角矩形孔利用其圆滑的边缘,可将各类杂物或是排泄物快速下漏,避免杂物或是排泄物遗留在平板9上而影响仔猪的生长环境。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