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982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割灌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灌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园艺绿化是净化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前割灌机被普遍应用于园林绿化作业中,这样极大提高了人们绿化作业的效率,然而在绿化作业中我们发现,割灌机切割下来的杂草、枯枝、灌木等切割杂物散落一地,更有甚者掉落树中间,这样清理起来比较费时费事,有的时候还不好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割灌机,它可以在人们绿化作业切割杂草、灌木、枯枝等切割物时,直接把割下来的杂物吸收到吸收容纳装置内,人们只要把吸收容纳装置切割物内的处理即可,不用切割后再清理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割灌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割灌机,包括工作部件、主杆、调节组件、吸收处理装置和动力部件,动力部件通过固定座连接,固定座固定连接主杆,主杆上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主杆与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与工作部件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工作部件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齿轮传动机构、切割头和出物壳体,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蜗杆,齿轮与连接杆连接,蜗杆转动带动齿轮传动机构的运转,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切割头转动,所述切割头置于出物壳体进口内,所述出物壳体固定于齿轮传动机构罩壳上,出物壳体出口与吸收处理装置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操作按钮、手柄和固定杆座,固定杆座固定于主杆上,并嵌套在手柄中间位置,手柄一端安装有操作按钮。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球和中空正方体,连接球置于中空正方体内,连接球表面开有多个左右轴线和径线对称的固定孔,上下螺丝通过中空正方体螺孔顶接在固定孔内,连接球固定连接于主杆上,中空正方体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与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割灌机,在园林绿化作业时,可以实现多角度绿化切割作业,切割后的切割物直接被吸收入吸收容纳装置内,这样可以快速处理切割物,避免了切割后切割物掉入缝隙、灌木丛、花丛等处而难处理的地方而无法处理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割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割灌机的工作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割灌机的蜗轮蜗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割灌机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割灌机的齿轮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割灌机,包括工作部件1、主杆2、调节组件3、吸收处理装置4和动力部件,动力部件通过固定座5连接,固定座5固定连接主杆2,主杆2上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3,主杆2与连接装置6连接,连接装置6与工作部件1通过连接杆7连接,所述工作部件1包括蜗轮蜗杆传动组件8、齿轮传动机构9、切割头10和出物壳体11,所述蜗轮蜗杆传动组件8包括齿轮13和蜗杆14,齿轮13与连接杆7连接,蜗杆14转动带动齿轮传动机构9的运转,齿轮传动机构9带动切割头10转动,所述切割头10置于出物壳体11进口24内,所述出物壳体11固定于齿轮传动机构9罩壳12上,出物壳体11出口25与吸收处理装置4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操作按钮15、手柄16和固定杆座17,固定杆座17固定于主杆2上,并嵌套在手柄16中间位置,手柄16一端安装有操作按钮15。

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连接球21和中空正方体22,连接球21置于中空正方体22内,连接球21表面开有多个左右轴线和径线对称的固定孔23,上下螺丝通过中空正方体22螺孔顶接在固定孔23内,连接球21固定连接于主杆2上,中空正方体22与连接杆7固定连接。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9,齿轮18与齿轮19通过链条20连接。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操作者操作割灌机器时,握住手柄16平行于操作者身体,工作部件1位于操作者正前方,开启操作按钮15,动力部件带动主杆2转动,主杆2带动蜗轮蜗杆传动组件8中齿轮13转动,齿轮进而带到蜗杆14传动,蜗杆14带动齿轮传动机构9齿轮18转动,通过链条20的作用带动齿轮19转动,齿轮19转动带动切割头10转动,切割物从出物壳体11进口24被切割头10切割进入,到达出物壳体11出口25,在切割工作的时候要开启吸收处理装置4,吸收处理装置4将出物壳体11出口25的切割物吸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割灌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