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温室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45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温室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业温室降温装置,属于降温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温室农业是指在人工保温设施中经营的农业,是大田的一种补充。分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两种,可以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主要用于蔬菜的超季节栽培,使冬春两季也能生产供应,在寒冷地区,利用温室农业技术也能获得多种农产品。在冰岛,以地热为热源,广泛发展温室农业,以获得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栽培的蔬菜和果品。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201521023483.3,一种农业温室降温装置,包括降温装置以及和控制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水冷装置和风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循环装置,喷淋装置,收集池,放置在与所述收集池中的制冷装置和水泵;所述风冷装置包括制冷风机和排风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个用于监测温室内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和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水冷装置和所述风冷装置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发送命令给所述水冷装置和所述风冷装置,实现启动和关闭所述水冷装置和所述风冷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农业温室降温装置不仅可以作为灌溉系统,把多余水收集起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所述温室内的温度。但现有技术没有实现变频运行,无法有效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温室降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上盖、换热框、降温板、变频器,所述上盖安装在换热框上方,所述上盖与换热框过盈配合,所述电机与上盖处于同心圆,所述电机与上盖固定连接,所述换热框内侧设有降温板,所述变频器连接于电机内部,所述变频器设有散热板、变频箱、电路控制器、循环电柱,所述散热板连接于变频箱上方,所述电路控制器连接于变频箱内部中间处,所述循环电柱与电路控制器焊接,所述循环电柱连接于变频箱内侧,所述电路控制器与电机通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框连接有柱脚。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控制器设有槽孔,所述电路控制器通过槽孔连接于变频箱内部中间处。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电柱设有2根。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框由5块板组成正方形框体。

进一步地,所述变频箱设有凹槽,所述变频器通过凹槽连接于电机内部。

进一步地,运行电机带动整体运行。

进一步地,柱脚为圆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变频器连接于电机内部,实现变频运行,有效节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业温室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槽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上盖-2、换热框-3、降温板-4、变频器-5、散热板-50、变频箱-51、电路控制器-52、循环电柱-53、柱脚-30、槽孔-520、凹槽-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温室降温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电机1、上盖2、换热框3、降温板4、变频器5,所述上盖2安装在换热框3上方,所述上盖2与换热框3过盈配合,所述电机1与上盖2处于同心圆,所述电机1与上盖2固定连接,所述换热框3内侧设有降温板4,所述变频器5连接于电机1内部,所述变频器5设有散热板50、变频箱51、电路控制器52、循环电柱53,所述散热板50连接于变频箱51上方,所述电路控制器52连接于变频箱51内部中间处,所述循环电柱53与电路控制器52焊接,所述循环电柱53连接于变频箱51内侧,所述电路控制器52与电机1通过电连接,所述换热框3连接有柱脚30,所述电路控制器52设有槽孔520,所述电路控制器52通过槽孔520连接于变频箱51内部中间处,所述循环电柱53设有2根,所述换热框35块板组成正方形框体,所述变频箱51设有凹槽510,所述变频器5通过凹槽510连接于电机1内部,所以运行电机1带动整体运行,所述柱脚30为圆柱结构。

本专利所说的降温板4是一种通过电机运行实现分散降温的板体。

当其他用户想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产品的放在指定位置,连接电源后进行运行实现降温。所述变频器5连接于电机1内部,电机运行后带动变频器5的变频作业。所述换热框3内侧设有降温板,换热框3和降温板4配合实现降温。上盖2用于辅助传递电能。如农业温室进行降温,将降温装置放在指定位置,连接电源后实现降温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1、上盖2、换热框3、降温板4、变频器5、散热板50、变频箱51、电路控制器52、循环电柱53、柱脚30、槽孔520、凹槽51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没有实现变频运行,无法有效节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以达到实现变频运行,有效节能,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变频器5连接于电机1内部,所述变频器5设有散热板50、变频箱51、电路控制器52、循环电柱53,所述散热板50连接于变频箱51上方;所述电路控制器52连接于变频箱51内部中间处,所述循环电柱53与电路控制器52焊接,所述循环电柱53连接于变频箱51内侧,所述电路控制器52与电机1通过电连接。

甲公司采用上盖2与换热框3过盈配合,换热框3采用薄框设计,乙公司采用上盖2与换热框3过度配合,换热框3采用厚框设计。

甲公司组装时间为30min,设备寿命为15年,工作效率高;

乙公司组装时间为90min,设备寿命为8年,工作效率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甲公司采用上盖2与换热框3过盈配合,换热框3采用薄框设计,实现变频运行,有效节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