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养殖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9013阅读:1683来源:国知局
流水养殖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装置,特别是一种流水养殖槽。



背景技术:

流水养鱼在有水流交换的鱼池内进行鱼类高密度精养的方式。一般以水库、湖泊、河道、山溪、泉水等,借助水位差、引流或截流设施及水泵等,使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或将排出水净化后再注入鱼池。由于水流起着输入溶解氧和排除鱼类排泄物的作用,池水能保持良好水质,为鱼类高密度精养创造了条件。

现有的养殖槽结构粗糙,功能单一,不便于操作,鱼类成熟后的捕捞也较为麻烦,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完成捕捞。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便于捕鱼的流水养殖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水养殖槽,包括由支架组成的流水槽、捕鱼槽和赶鱼槽;所述流水槽首端和赶鱼槽尾端连通,流水槽首端和赶鱼槽之间设置有可开启关闭的上网片;所述赶鱼槽的一侧面与捕鱼槽的一侧面连通;所述流水槽两侧面和底面都设置有遮布;所述流水槽尾端设置有下网片;

所述流水槽在上网片和下网片之间活动设置有拦鱼网,拦鱼网与流水槽两侧的支架活动连接;所述赶鱼槽在两侧面之间活动设置有赶鱼网,赶鱼网与赶鱼槽首尾两端的支架活动连接;

所述赶鱼槽在赶鱼槽和捕鱼槽相互连通的位置设置有可开启关闭的隔板一,捕鱼槽在赶鱼槽和捕鱼槽相互连通的位置设置有可开启关闭的隔板二。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便于捕鱼的流水养殖槽的改进:所述捕鱼槽和赶鱼槽上下活动连接,捕鱼槽底部设置有用于升高捕鱼槽的升降装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便于捕鱼的流水养殖槽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水槽首尾两端都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撞网,两个防撞网设置在上网片和下网片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便于捕鱼的流水养殖槽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水槽顶部设置遮阳架,遮阳架表面设置有遮阳布。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便于捕鱼的流水养殖槽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捕鱼槽和赶鱼槽都设置有网片;所述捕鱼槽的网片、赶鱼槽的网片、下网片、上网片和拦鱼网的网眼大小为1.2厘米,防撞网的网眼大小为0.6厘米或1.2厘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便于捕鱼的流水养殖槽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水槽和赶鱼槽环绕设置有走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便于捕鱼的流水养殖槽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赶鱼槽中设置有连接两侧面的滑轨,赶鱼网滑动设置在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流水养殖槽具有的技术优势是:

1、本实用新型流水养殖槽采用各种支架拼接而成,具有安装简便、投资少、可重复利用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流水养殖槽设有捕鱼槽和赶鱼槽,使得捕捞流水槽里的鱼时更为简便且出鱼速度即快又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水养殖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流水槽1、捕鱼槽2和赶鱼槽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捕鱼槽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流水养殖槽,如图1-3所示,包括若干支架组成的流水槽1、捕鱼槽2和赶鱼槽3,流水槽1、捕鱼槽2、和赶鱼槽3都为矩形,鱼养殖在流水槽1中。

流水槽1首端和赶鱼槽3尾端连通,两者之间设置有可开启关闭的上网片42,流水槽1尾端固定设置有下网片41,上网片42和下网片41网眼的尺寸小于所养殖鱼类的大小,流水槽1两侧面和底面都设置有遮布11,这样能防止鱼类从流水槽1中逃脱,并使得水流不能从流水槽1两侧面和底面流入流出。可以在赶鱼槽3首端前面放置轴流泵推水,让水流经赶鱼槽3从流水槽1首端流入再从流水槽1尾端流出,为流水槽1中的鱼类提供活水。

赶鱼槽3的一侧面与捕鱼槽2的一侧面连通,赶鱼槽3在赶鱼槽3和捕鱼槽2相互连通的位置设置有可开启关闭的隔板一33,捕鱼槽2在赶鱼槽3和捕鱼槽2相互连通的位置设置有可以开启关闭的隔板二21,隔板一33与隔板二21能隔开捕鱼槽2和赶鱼槽3。流水槽1在上网片42和下网片41之间设置有拦鱼网5,拦鱼网5与流水槽1两侧的支架活动连接,拦鱼网5的大小与流水槽1的截面大小相同。初始时拦鱼网5设置在流水槽1尾端,打开上网片42,将拦鱼网5从流水槽1尾端移动到首端,能将鱼类从流水槽1赶到赶鱼槽3中。赶鱼槽3中设置有连接两侧面的滑轨32,在滑轨32上活动设置有赶鱼网31,赶鱼网31能从赶鱼槽3的一侧面通过滑轨32滑动到另一侧面。初始时赶鱼网31设置在捕鱼槽2相对的一侧面,打开隔板一33和隔板二21后移动赶鱼网31,可以将鱼类从赶鱼槽3赶到捕鱼槽2中。

捕鱼槽2底部设置有可以升高捕鱼槽2的升降装置9,升降装置9由设置在岸上的电机带动,升降装置9抬高捕鱼槽2后可以用手抄网或者吊机起鱼,将捕鱼槽2中的鱼捕获,出鱼速度快且省力;也可以先把鱼养殖在捕鱼槽2中,方便客户查看挑选。升降装置9为常规装置,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

鱼苗进网箱适应时期,可以在流水槽1首尾两端设置有两块可拆卸的防撞网6,两块防撞网6设置在上网片42和下网片41之间,即在上网片42和下网片41内侧都设置一块防撞网6,防撞网6能防止鱼苗顶水撞网。

流水槽1顶部设置遮阳架7,遮阳架7宽度及长度与流水槽1相同。遮阳架7外侧设置有遮阳布71,遮阳布71能遮挡阳光。由于鱼类在不同时期对于光照和温度等有不同要求,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透光度的遮阳布71来调整光照从而调整流水槽1中的温度。

流水槽1和赶鱼槽3的顶部环绕设置有走道8,走道8能供使用者行走。在捕鱼槽2上方位置不设置走道8,防止走道8阻碍升降装置9抬高捕鱼槽2。

本实用新型流水槽1、捕鱼槽2、赶鱼槽3、下网片41、上网片42、拦鱼网5、防撞网6和遮阳架7都采用镀锌钢管搭建基础的框架结构。遮布11和遮阳布71都选用高强度抗老化材料帆布,上网片42和下网片41选用不锈钢网片。

上网片42、下网片41、防撞网6和拦鱼网5的网眼大小都小于被养殖鱼类的大小,即为可供水流通过但不会让鱼类脱逃。捕鱼槽2和赶鱼槽3各个面都设置有网片,捕鱼槽2的网片、赶鱼槽3的网片、下网片41、上网片42和拦鱼网5的网眼大小为1.2厘米,防撞网6的网眼大小为0.6厘米或1.2厘米;

下网片41和上网片42离相近的防撞网6的距离为50公分;流水槽1长20米,宽5米,高度2.6米,养殖水深2米,在使用时流水槽1顶部高于水面,流水槽1顶部离水面的距离为0.6米;遮阳架7的高度为2米;赶鱼槽3长2米,宽5米;赶鱼槽3长4米,宽2米;走道8设置在水面上方,宽度为50公分,距离水面距离12公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初始时,拦鱼网5在流水槽1尾端,赶鱼网31在赶鱼槽3远离捕鱼槽2的一侧,上网片42、隔板一33和隔板二21都为关闭状态;

鱼苗进网箱适应时期,在流水槽1首尾两端安装上防撞网6,再投放鱼苗到流水槽1中喂食养殖;在一段时间后鱼苗熟悉了流水槽1内的环境不再顶水撞网,这时即可将防撞网6拆卸,然后继续养殖鱼苗;

在鱼苗成熟需要捕获时,打开上网片42,将拦鱼网5从流水槽1尾端移动到首端,鱼群被拦鱼网5从流水槽1驱赶至赶鱼槽3中,关闭上网片42;

打开隔板一33和隔板二21,沿着滑轨32向捕鱼槽2方向移动赶鱼网31,鱼群被赶鱼网31从赶鱼槽3驱赶至捕鱼槽2中;关闭隔板一33与隔板二21,通过升降装置9将捕鱼槽2向上抬高,之后捕捞捕鱼槽2中的鱼,或者先把鱼养殖在捕鱼槽2中,方便客户查看挑选;

捕捞完成后通过升降装置9将捕鱼槽2恢复到被升高前的位置,并且将拦鱼网5和赶鱼网31恢复原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