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及应用该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0781发布日期:2018-06-15 20:2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及应用该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及应用该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



背景技术: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而对于棉田的施药,国内通常使用纯压力雾化喷雾机施药,从棉花冠层上方向下喷药,药液无法穿过棉叶稠密的冠层,因此,冠层中下部的药液沉积量很少,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且在棉田生产中,为了达到全自动机械化,在棉花收获之前需要打脱叶剂,由于脱叶剂价格昂贵,因此用药量需要严格控制,每亩棉田按需控制在30~35KG的用药量,而现有的纯压力雾化喷雾施药,难以达到用药量的控制;现采用稀释药液来控制每亩施药的用量,稀释后的脱叶剂严重影响脱叶效果,最后脱叶不干净,导致棉花收获后含杂质较多,大面积的棉田,一年下来损失数亿元,成本较高。

例如申请号为:20161072275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包括施药机机架(1)及设于所述施药机机架(1)上的风机(2)、药箱(3)、风机动力系统、药泵及喷雾机构(4),所述风机动力系统驱动所述风机(2)运行,所述药箱(3)与所述药泵连通,所述药泵与所述喷雾机构(4)通过喷雾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构(4)包括上层喷雾机构(41)及多组下层喷雾机构(42),所述上层喷雾机构(41)与所述药泵连通,所述下层喷雾机构(42)与所述药泵及所述风机(2)连通,每组所述下层喷雾机构(42)一侧设有分行器(5),相邻两组所述下层喷雾机构(42)之间连接有吊喷装置(6);该申请公开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采用多段式喷雾悬臂可折叠于机架本体两侧,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行走;但该技术方案中喷雾悬臂灵活度不够,在遇到棉花高低不等或者地面高低不平的情况时,不能够根据环境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再例如申请号为:20142076729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棉花喷雾机,包括喷雾机机架、药箱(1)、搅拌装置、溢流装置,所述药箱(1)输入端与搅拌装置和溢流装置均相连,所述药箱(1)输出端与喷雾机机架(11)通过药液管路相连,所述喷雾机机架(11)通过液压悬挂装置挂接在拖拉机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机机架(11)包括风幕(10)、喷杆(3)和喷头,所述风幕(10)中轴线上方设置有风机(2),所述风幕(10)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喷杆(3)相连,所述出风口内部设置有喷头;该申请根据需要在相应的位置设置引出风管,通过引出风管与喷雾机的喷筒连接,这样不会造成风力的浪费,同时引出风管输出的风力均衡,压力足够,保证了药液雾化和施药效果,但是该申请采用扇形喷头的风送式喷雾机进行送风,风雾通道较窄,特别是在叶片遮挡通道时,必然影响风雾的均匀施药效果,从而影响施药效果,且喷雾悬臂灵活度不够,在遇到棉花高低不等或者地面高低不平的情况时,不能够根据环境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成本高,施药面积窄,施药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高效通风,施药效率高,成本低,施药面积广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及应用该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包括直风幕和斜风幕,所述直风幕与所述斜风幕一体形成,所述直风幕与所述斜风幕之间设有伸缩缝,所述斜风幕可通过所述伸缩缝收缩至所述直风幕内,所述风幕下部等间距设有若干锥度出风管,所述锥度出风管与所述风幕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管包括连接腔和锥度管,所述连接腔与所述风幕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度管靠近所述连接腔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腔一端的直径。

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包括机架主体、喷雾悬臂、风机、药箱、风机动力系统、药泵和喷雾机构,所述风机与所述机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动力系统驱动所述风机运行,所述药箱与所述药泵连通,所述药泵与所述喷雾机构通过喷雾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两侧对称设有两风幕,所述直风幕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风幕靠近所述喷雾悬臂一侧均设有若干固定带,所述风幕通过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喷雾悬臂连接,所述固定带等间距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雾装置、吊喷装置和拖喷装置,所述喷雾装置与所述药泵及所述风机连通,所述喷雾装置一侧固定设有分行器,所述吊喷装置和所述拖喷装置均单独固定设置在两相邻所述喷雾装置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装置包括送风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送风装置通过所述快换锁固定连接在所述喷雾悬臂下方,所述送风装置设有N个,所述N个送风装置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喷雾悬臂的下方,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风机通过所述风幕连通,所述喷洒装置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方向,所述喷雾装置设置在所述分行器的呈圆弧形过度的“V”形腔开口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度管远离所述连接腔的一端与所述送风装置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吊喷装置和所述拖喷装置通过所述快换锁固定连接在两相邻所述喷雾装置之间的所述喷雾悬臂的下方,所述喷雾装置、所述吊喷装置和所述拖喷装置分别单独使用,用于棉花的不同生长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雾悬臂包括左悬臂和右悬臂,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均由三段可折叠悬臂组成,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相对于所述机架主体左右对称,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上,所述喷雾悬臂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并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之间设有悬臂连接座,所述悬臂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上,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与所述悬臂连接座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按钮为点动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依次由靠近所述悬臂连接座一侧至远离所述悬臂连接座一侧依次伸展或收缩,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上升或下降,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左悬臂和所述右悬臂左平衡调整或右平衡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及应用该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其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通过设置的直风幕和斜风幕,不仅可实现高压气流的流通,而且设计成与喷雾悬臂相适应倾斜坡度,不仅方便风幕的固定,而且增加了整体美感。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在锥度出风管与风幕的连接处设置的连接腔以及上宽下窄的形状锥度管,不仅有利于风幕中高压气流的的流出,而且将靠近喷雾装置一侧的锥度管为口径较小一侧,可以增加气流的强度,使进入喷雾装置的气流速度更大。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通过设置的左右对称且可伸展和收缩的左悬臂和右悬臂,不仅可以扩大农药的喷洒面积,而且能够对运作的机器产生平衡力。

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通过设置的控制喷雾悬臂活动的控制按钮,不仅可以调整左右悬臂的伸展和收缩,升高或降低喷雾悬臂实现对施药的棉花苗高度的适应,而且可以单独升高左悬臂或者右悬臂,进行平衡调节,防止在坡地或者高低不平的地面出现机器不平衡,致使机器歪倒的现象。

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通过将控制按钮设置成电动按钮,可以在对喷雾悬臂进行控制时,实现即按即动,即松即停的需要,使左悬臂和右悬臂缓慢展开至极限位置,防止出现因展开力道过大而对喷雾悬臂产生损坏。

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通过在喷雾悬臂上设置的喷雾装置、吊喷装置和拖喷装置,可在一台机器上同时实现对棉田内不同时期的棉苗进行施药,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通过在喷药装置上设置的分行器,可快速对棉花田的枝叶进行由下至上的,使施药范围更广,效率更高。

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容易安装,使用方便,不仅能同时实现对不同时期棉花苗的施药,而且能灵敏的变换喷雾悬臂的长短和高低,快速适应不同的施药面积,能高效通风,提高施药效率,具有调试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施药面积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分行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左侧视图。

图中:1、机架主体;2、风机;3、喷雾装置;4、药泵;5、右悬臂;6、快换锁;7、左悬臂;8、分行器;9、悬臂连接座;10、风机动力系统;11、药箱;12、斜风幕;13、直风幕;14、伸缩缝;15、锥度出风管;1501、锥度管;1502、连接腔;16、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披露了一种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如图4至图6所示,包括直风幕13和斜风幕12,所述直风幕13与所述斜风幕12一体形成,所述直风幕13与所述斜风幕12之间设有伸缩缝14,所述斜风幕12可通过所述伸缩缝14收缩至所述直风幕13内,所述风幕下部等间距设有若干锥度出风管15,所述锥度出风管15与所述风幕12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直风幕12和斜风幕13,不仅可实现高压气流的流通,而且设计成与喷雾悬臂相适应的倾斜坡度,不仅方便风幕的固定,而且增加了整体美感。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直风幕13垂直于风机的出风口设置,且与水平面平行,斜风幕12向下具有一定的倾斜角,且远离直风幕13一端的斜风幕12的直径小于靠近直风幕13一端的斜风幕12的直径,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减轻斜风幕12尾部的重力,而且能保证高压气流的速度不被降低,进一步的,斜风幕12与直风幕13一体形成,且在斜风幕12与直风幕13连接处同时设有伸缩缝14,当停止使用风幕时,斜风幕12可通过伸缩缝14收缩至直风幕13的内部,直风幕再进行收缩,并固定在风机2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出风管15包括连接腔1502和锥度管1501,所述连接腔1502与所述风幕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度管1501靠近所述连接腔1502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腔1502一端的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锥度出风管15与风幕的连接处设置的连接腔1502以及上宽下窄的形状锥度管1501,不仅有利于风幕中高压气流的的流出,而且将锥度管1501的出风口设置为口径较小一侧,可以增加气流的强度,使喷出的气流速度更大。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连接腔1502的主视图呈水滴状上窄下宽,可以方便气流的高速流动,同时锥度管1501设计成上宽下窄的形状,使高压气流从风幕通过锥度出风管15喷出时,气流的流向集中,且能保持较高的流速。

本实用新型中披露了一种应用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机架主体1、喷雾悬臂、风机2、药箱11、风机动力系统10、药泵4和喷雾机构,所述风机与所述机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风机动力系统10驱动所述风机2运行,所述药箱11与所述药泵4连通,所述药泵4与所述喷雾机构通过喷雾管路连通,所述风机2两侧对称设有两风幕,所述直风幕13与所述风机2固定连接,所述风幕靠近所述喷雾悬臂一侧均设有若干固定带16,所述风幕通过所述固定带16与所述喷雾悬臂连接,所述固定带16等间距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的高效通风的棉花专用施药机,容易安装,使用方便,不仅能同时实现对不同时期棉花苗的施药,而且能灵敏的变换喷雾悬臂的长短和高低,快速适应不同的施药面积,能高效通风,提高施药效率,具有调试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施药面积广等优点。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锥度出风管15对称设置在风机2的左右两侧,固定带16一端与风幕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喷雾悬臂上,进一步优选的,固定带16的密度大于锥度出风管15的密度,可使风幕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的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3所示,所述喷雾机构包括喷雾装置3、吊喷装置和拖喷装置,所述喷雾装置3与所述药泵4及所述风机2连通,所述喷雾装置3一侧固定设有分行器8,所述吊喷装置和所述拖喷装置均单独固定设置在两相邻所述喷雾装置3之间;所述喷雾装置3包括送风装置和喷洒装置,所述送风装置通过所述快换锁6固定连接在所述喷雾悬臂下方,所述送风装置设有N个,所述N个送风装置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喷雾悬臂的下方,所述送风装置与所述风机2通过所述风幕连通,所述喷洒装置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方向,所述喷雾装置3设置在所述分行器8的呈圆弧形过度的“V”形腔开口方向;所述锥度管1501远离所述连接腔1502的一端与所述送风装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雾装置3上设置的分行器8,可快速对棉花田的枝叶进行由下至上的,使施药范围更广,效率更高。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喷杆和喷头,所述喷杆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药泵4通过所述喷雾管路与所述喷杆连通,所述喷头设有六个,所述喷头两两平行,竖直方向分成两排;具体的,风机2通过风幕下方设置的锥度出风管15向送风装置通送高压气流,高压气流再经过送风风装置传送至喷洒装置后,进一步高压气流对喷洒在装置上喷头内高压液化喷出的药液进行二次雾化,使雾滴更加细而均匀;在雾化区域内,气流吹翻叶片,使其正反面均匀着药,能够提高施药效果,减少用药量,节约用药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吊喷装置和所述拖喷装置通过所述快换锁6固定连接在两相邻所述喷雾装置3之间的所述喷雾悬臂的下方;所述喷雾装置3、所述吊喷装置和所述拖喷装置分别单独使用,用于棉花的不同生长期;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喷雾悬臂上设置的喷雾装置3、吊喷装置和拖喷装置,可在一台机器上同时实现对棉田内不同时期的棉苗进行施药,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节约了生产成本。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在棉花成苗后期,采用喷雾装置3进行喷洒脱叶剂,同时与喷雾悬臂平行且位于喷雾装置3上方设置有输送导管,输送导管与药泵4连通,输送导管上设有若干与输送导管连通的喷洒器,喷洒器的喷头向下倾斜,在实施过程中,喷雾装置3对下方枝叶喷药以及由下向上的高压气流出自下而上对上方枝叶喷药,当棉花枝过过高时,可同时打开喷洒器由上向下进行喷药,从而对棉花进行全方位喷药;在棉花中苗期,可采用拖喷装置,可根据棉株高度调整拖喷装置上喷头的角度,进而对棉株进行全方位喷洒药液;在棉花幼苗期,可采用吊喷装置,竖直向下对棉株进行喷洒药液。

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喷雾悬臂包括左悬臂7和右悬臂5,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均由三段可折叠悬臂组成,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相对于所述机架主体1左右对称,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上,所述喷雾悬臂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并活,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之间设有悬臂连接座9,所述悬臂连接座9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上,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与所述悬臂连接座9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左右对称且可伸展和收缩的左悬臂7和右悬臂5,不仅可以扩大农药的喷洒面积,而且能够对运作的机器产生平衡力。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左悬臂7包括第一左悬臂、第二左悬臂和第三左悬臂,所述第一左悬臂和所述第二左悬臂之间设有第一左油缸,所述第二左悬臂和所述第三左悬臂之间设有第二左油缸,所述右悬臂5包括第一右悬臂、第二右悬臂和第三右悬臂,所述第一右悬臂和所述第二右悬臂之间设有第一右油缸,所述第二右悬臂和所述第三右悬臂之间设有第二右油缸,所述第一左悬臂和所述第一右悬臂与所述悬臂连接座9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左悬臂7上的第一左悬臂和第二左悬臂通过第一左油缸实现伸展和收缩,第二左悬臂和第三左悬臂通过第二左油缸实现伸展和收缩;右悬臂5上的第一右悬臂和第二右悬臂通过第一右油缸实现伸展和收缩,第二右悬臂和第三右悬臂通过第二右油缸实现伸展和收缩,左悬臂7和右悬臂5完全收缩后均位于机架主体1的两侧,使整个机器的处于最小的状态,左悬臂和右悬臂完全伸展后对称分布机架主体1的两侧,且呈微微向下倾斜的状态,可有利于中心的平衡。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左悬臂、第二左悬臂和第三左悬臂形状相同,尺寸大小依次是第一左悬臂大于第二右悬臂大于第三右悬臂,同样的,第一右悬臂、第二右悬臂和第三右悬臂形状相同,尺寸大小依次是第一右悬臂大于第二右悬臂大于第三右悬臂,这种设计的左、右悬臂尾部较轻,可防止左、右悬臂在完全展开后,因远离机架主体1的第三左悬臂和第三右悬臂过重,而导致左悬臂和右悬臂容易出现折损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按钮为点动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依次由靠近所述悬臂连接座9一侧至远离所述悬臂连接座9一侧依次伸展或收缩,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上升或下降,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左悬臂7和所述右悬臂5左平衡调整或右平衡调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控制喷雾悬臂活动的控制按钮,不仅可以调整左、右悬臂的伸展和收缩,升高或降低喷雾悬臂实现对施药的棉花苗高度的适应,而且可以单独升高左悬臂7或者右悬臂5,进行平衡调节,防止在坡地或者高低不平的地面出现机器不平衡,致使机器歪倒的现象。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此实施方式中,左悬臂7和右悬臂5与机架主体1之间均设有一大油缸,在实施过程中可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大油缸先展开,从而带动第一左悬臂和第一右悬臂展开,再控制第一左油缸展开、第一右油缸展开,此时带动第二左悬臂和第二右悬臂展开,最后第二左油缸展开、第二右油缸展开,此时带动第三左悬臂和第三右悬臂展开,同时,可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控制按钮使展开的左悬臂7和右悬臂5同时升高或降低,还通过调节控制按钮调节左悬臂7或者右悬臂5的倾斜角度,进而使机器在工作工程中,适应不同倾斜角度的地形;进一步的,控制按钮采用点动按钮,可以在对喷雾悬臂进行控制时,实现即按即动,即松即停的控制,使左悬臂和右悬臂缓慢展开至极限位置,或者左悬臂和右悬臂缓慢升高、降低和倾斜,使防止出现因展开力道过大而对喷雾悬臂产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棉花专用施药机风幕及应用该风幕的棉花专用施药机,不仅能同时实现对不同时期棉株的施药,而且能灵敏的变换喷雾悬臂的长短和高低,快速适应不同的施药面积,能高效通风,提高施药效率,具有调试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施药面积广,效率高等优点。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