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流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609发布日期:2018-07-10 20:50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喷流增氧机,尤其是一种可以提升养殖池的水中溶氧量的喷流增氧机。



背景技术:

养殖用水池通常畜养高密度的鱼虾贝类,而大量养殖物存活必须代谢大量的氧,若养殖池的水中溶氧低于一致死水溶氧(oxygen threshold),将导致养殖物窒息死亡,一般防治方式有:控制投喂量避免饵料过剩腐败而影响水质、限制畜养密度以减少耗氧量、定期除池底淤泥、更换新水及使用增氧机等,但面对含氧量突发性降低的状况,仅有使用增氧机可即时且有效地改善溶氧状况。

熟知的增氧机是水车式增氧机,藉由旋转叶片以拨动水面产生气泡,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惟水车打水所影响的范围受限于叶片周遭,且仅作用于池水表面,无法全面提升池水的溶氧量,亦无法搅动养殖池的底层循环。

另一熟知的增氧机是充气式增氧机,藉由空气压缩机使空气加压通过沉浸池底的风管,再由风管上的数个气孔排出气泡,气泡由池底上升过程中,部分气体可溶入水中并具有扰动池水的功效,依据风管的设置范围及空气压缩机的功率增加,可广域提升池水中的溶氧量,并增进池底与水面的对流循环,惟,空气压缩机的耗能巨大,且风管的架设及维护不易实施。

又上述增氧机的空气溶于水的比例低,多数气泡于浮上水面后散逸于大气中,且一旦增氧机停止作业,溶水空气含量将随时间消退,迫使增氧机必须长时间持续运转。

有鉴于此,熟知的增氧机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流增氧机,藉由高速水流夹带大量微小气泡,使气泡沿水流方向扩散、溶入,微小气泡可提高空气溶于水的比例。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流增氧机,可将药剂或营养液混入水流,于喷流过程中可大范围散布于池水中。

本实用新型的喷流增氧机,包含:一喷流元件,该喷流元件具有一喷流管及一盖体,该盖体结合于该喷流管的一端,该喷流管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加速空间,该喷流管的另一端设一流道口;一导流元件,该导流元件具有一导流管,该导流管的一入口端连通大气,另一出口端通过该盖体并穿伸于该加速空间,该出口端与该喷流管的该流道口之间形成一导流间隙;及一注入元件,该注入元件具有一第一注入管及一第二注入管,该第一注入管及该第二注入管各自穿透该喷流管的管壁且连通该加速空间,该第二注入管的内部设有一逆止阀。

据此,本实用新型的喷流增氧机,藉由压缩流道空间产生高速低压的水流,形成压力差而吸入空气与水流混合,形成含有大量微小气泡的水流,使气泡沿水流方向扩散、溶入,提高养殖池的空气溶于水的比例及范围;药剂或营养液通过具有逆止阀的注入管导入喷流管,可于喷流过程中大范围散布于池水中,节省工作的时间与人力;喷流的方向、位置及流量皆可调整,增氧工作同时产生循环功能以优化养殖水质,且无水下转动机构,可避免伤害养殖物。

其中,该盖体具有一导流孔及一第一结合部,该导流孔设于该盖体中心,该第一结合部环设于该导流孔的内缘。如此,该导流元件可穿过该导流孔进入该加速空间,具有限定该导流元件位置的功效。

其中,该加速空间于该流道口一端呈锥形空间,该加速空间截面积最小处连接该流道口。如此,流体可逐渐加速于流道口达最大值,具有提升流速及稳定降压的功效。

其中,该导流元件具有一调节件,该调节件是呈中空管状,该调节件的外缘环设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二结合部与该第一结合部结合。如此,该导流管藉由该调节件套接该喷流管,具有限定该导流管与该喷流管的相对位置的功效。

其中,该第一注入管偏离该喷流管的中心轴。如此,加压流体经该第一注入管进入该加速空间,可以形成一强制涡流沿该喷流管的管壁行进,具有使流体均匀往轴向扩散确实填满该加速空间的功效。

其中,该第一注入管倾斜穿透该喷流管,注入口偏向该流道口方向。如此,可形成往该流道口轴向前进的涡流,具有分散加压流体对该喷流管管壁的冲击的功效。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喷流增氧机,包含:一喷流元件,该喷流元件具有一喷流管及一盖体,该盖体结合于该喷流管的一端,该喷流管与该盖体之间形成一加速空间,该喷流管的另一端设一流道口;一导流元件,该导流元件具有一分流管,该分流管具有一入口端、一封闭端及数个通孔,该封闭端通过该盖体并穿伸于该加速空间,该封闭端与该喷流管的该流道口之间形成一导流间隙,该数个通孔环设于该分流管的管壁,连通该分流管内部与该加速空间;及一注入元件,该注入元件具有一第一注入管及一第二注入管,该第一注入管及该第二注入管各自穿透该喷流管的管壁且连通该加速空间,该第二注入管的内部设有一逆止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沿图2A-A线的剖面图。

图4:沿图2B-B线剖面的流体逆止示意图。

图5:沿图2B-B线的剖面流体顺行示意图。

图6:如图2所示的调整情形图。

图7:如图2所示的第一注入管另一设置情形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附图标记】

1 喷流元件

11 喷流管 111 流道口

12 盖体 121 导流孔

122 第一结合部 13 加速空间

2 导流元件

21 导流管 211 入口端

212 出口端

22 调节件 221 第二结合部

23 导流间隙 24 分流管

241 入口端 242 封闭端

243 通孔

3 注入元件

31 第一注入管 32 第二注入管

321 逆止阀

P1 第一加压系统 P2 第二加压系统

P3 第三加压系统 O 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喷流增氧机的第一实施例,该喷流增氧机包含一喷流元件1、一导流元件2及一注入元件3,该喷流元件1是中空管状可供该导流元件2穿伸并固定,该注入元件3穿设于该喷流元件1的管壁。

该喷流元件1具有一喷流管11及一盖体12,该盖体12结合于该喷流管11的一端,该喷流管11与该盖体12之间形成一加速空间13,该喷流管11的另一端设一流道口111,该加速空间13于该流道口111一端呈锥形空间,该加速空间13截面积最小处连接该流道口111;该盖体12中心设有一导流孔121,该导流孔121的内缘环设一第一结合部122。

该导流元件2的一端穿透该导流孔121再容置于该加速空间13,该导流元件2具有一导流管21及一调节件22,该导流管21及该调节件22是呈中空管状,该导流管21可活动地贴合套入该调节件22之中;该调节件22的外缘环设一第二结合部221,该第二结合部221可以与该盖体12的该第一结合部122相结合,该结合型态不限,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结合部122与该第二结合部221是以螺纹相结合。

请参照图2及图6,该导流管21一端是一入口端211可连通大气或一第一加压系统P1,该导流管21另一端是一出口端212套入该调节件22并穿伸入该喷流元件1内部的加速空间13,该出口端212与该喷流管11的该流道口111之间具有一导流间隙23;其中,该导流孔121的内缘与该调节件22的外缘较佳环绕为锥形空间,且结合方向端小于松脱方向端,又该导流孔121的锥形空间略小于该调节件22的锥形空间,则该调节件22可紧密套接于该导流孔121,使该调节件22的内径略缩而紧固该导流管21无法移动;当该调节件22与该导流孔121松脱时,该调节件22的内径略松,使该导流管21可滑动于该调节件22,以调整该导流管21与该流道口111的相对位置,可改变该导流间隙23的截面大小。

请参照图2及图3,该注入元件3具有一第一注入管31,该第一注入管31是呈中空管状,该第一注入管31的一端连通一第二加压系统P2,另一端穿透该喷流管11的管壁而连通该加速空间13,该第一注入管31较佳偏离该喷流管11的中心轴O,使该第二加压系统P2加压流体经该第一注入管31进入该加速空间13时,可以形成一强制涡流,则流体沿该喷流管11的管壁行进,可均匀往轴向扩散确实填满该加速空间13。

请参照图2、图4及图5,该注入元件3具有一第二注入管32,该第二注入管32是呈中空管状,该第二注入管32的一端连通一第三加压系统P3,另一端穿透该喷流管11的管壁而连通该加速空间13,该第二注入管32的内部设有一逆止阀321,使该第三加压系统P3加压流体经该第二注入管32进入该加速空间13,当该第二注入管32未连通该第三加压系统P3或该第三加压系统P3停止工作时,该逆止阀321可防止流体由该加速空间13逆流至该第二注入管32外。该第二注入管32可依需求投入药剂或营养液,配合由该第一注入管31的加压流体形成强制涡流,且使该药剂或营养液与该加压流体可以于该加速空间13内部混合。

请参照图2,据由前述本实用新型喷流增氧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该喷流元件1内部的该加速空间13可由该第一注入管31注满液体,及该导流管21的该入口端211导入空气,该出口端212穿伸于该加速空间13。因该盖体12及该导流元件2的封闭,及该第二加压系统P2的加压,该加速空间13内部的液体仅能由该流道口111与该导流管21之间的该导流间隙23流出,由质量连续性可知单位时间内的液体流量为定值,即液体流速与液体通过截面积的乘积为定值、互成反比,故相对最小截面积的该导流间隙23有相对最大的液体流速,又由柏努利定律(Bernoulli’s principle)可知任一水平流动流体压力最低处有最高流速,故紧邻该导流间隙23的该导流管21的该出口端212可得到一降低的压力,与该入口端211的大气压力产生一压力差,而推动空气通过该导流管21,与该导流间隙23流出的液体混合后,由该流道口111喷出溶入气体的喷流。

请参照图6,据由前述结构,当调整该导流管21以远离该流道口111时,是可以使该导流间隙23的截面积变大,则液体以相对较慢的流速通过该导流间隙23,使该出口端212的压力相对增加,该导流管21的该入口端211与该出口端212之间的压力差相对减少,导致通过该导流管21的空气流量下降,而通过该导流间隙23的液体流量不变,造成该流道口111的喷流的空气比例减少。

请参照图7,该注入元件3的该第一注入管31是以倾斜角度穿透该喷流管11的管壁,使流体经该第一注入管31进入该加速空间13时,流体具有一往该流道口111的流向分量,及一沿该喷流管11管壁的流向分量,如此,可以形成往该流道口111轴向前进的涡流,且分散加压流体对该喷流管11管壁的冲击。当流体未经加压为自然注入该喷流管11内,二流向分量使流体缺乏足够动能沿该喷流管11的管壁形成涡流,故此变更设计适用于该第二加压系统P2以高压加速流体注入。

请参照图8,其是本实用新型喷流增氧机的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大致上同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其主要差异在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具有一分流管24;本实施例的导流元件2具有一调节件22、一导流间隙23及一分流管24,该调节件22及该导流间隙23的结构大致上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故以下仅针对该分流管24进行详述。该分流管24设有一入口端241、一封闭端242及数个通孔243,该入口端241连通一第一加压系统P1,该分流管24另一端是形成该封闭端242,该分流管24穿设于该调节件22,且该封闭端242穿伸于该加速空间13,该封闭端242与该喷流管11的该流道口111之间形成该导流间隙23,该数个通孔243环设于该分流管24的管壁以连通该分流管24内部与该加速空间13。

当由该第一加压系统P1加压液体,该液体可以经由该数个通孔243进入该加速空间13;该第二加压系统P2加压气体经该第一注入管31进入该加速空间13;该第三加压系统P3加压药剂或营养液经该第二注入管32进入该加速空间13,使液体均匀喷散且充分混合空气及药剂或营养液,再由该流道口111喷出包含气体、具有功能性的喷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喷流增氧机,藉由压缩流道空间产生高速低压的水流,形成压力差而吸入空气与水流混合,形成含有大量微小气泡的水流,使气泡沿水流方向扩散、溶入,提高养殖池的空气溶水比例及范围。以及,药剂或营养液可以通过具有逆止阀的注入管导入喷流管,可于喷流过程中大范围散布于池水中,可以节省工作的时间与人力。又,该喷流的方向、位置及流量皆可调整,使增氧工作同时可以产生循环功能以优化养殖水质,且可以不必设置水下转动机构,是可以避免伤害养殖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